第22章 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
随着左营炮台的失守,清军在战场的形势急转直下。
很快,副左营炮台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再也无力抵抗,继而失陷。至此大沽口北岸两座炮台,守军将士近千名,全部英勇殉难。
上午7时,敌舰开花炮弹落入南岸清军副营的弹药库,弹药全部被毁。8时许,副左营弹药库亦被敌炮击中。守军营盘起火后,敌舰3艘驶向燕子窝,迫近中营主炮台。主炮台因大炮位置过高,对迫近之敌无法回击。罗荣光命营官李忠成率兵用南营门小炮还击,击伤敌舰一艘。其余敌舰只得后撤。上午9时,炮台弹药已尽,副将韩照琦负重伤,兵勇伤亡很大,敌陆战队从海神庙船场登陆,截断了南岸炮台守军退路。裕禄的援军始终未发。
这时南营炮台只剩下了不到300个兵勇,炮台弹药也已用尽,联军陆战队已从海神庙船厂开始登陆,阵地危如累卵。
早在洋人舰队刚刚集结在大沽口外的时候,总兵罗荣光就知道自己和手下几千号官兵面临的绝对会是一场恶仗,于是派人星夜赶去直隶总督裕禄那里求援,而裕禄这边得报后也信誓旦旦表示,让罗总兵放心,援兵随后就到。
可是直到几座炮台相继失陷,裕禄许诺的援兵连毛都没见到一根。
“援军呢?裕禄的援军呢?!”
罗荣光冲着身边的人大声喊道,其实他的心里也很清楚,这援军是不可能会出现的了。此时此刻,他仿佛预见了这场战事的结局。
眼看炮台三面被围,罗荣光纵身上马跑回衙门,他把家眷妻儿都集中到了后堂说道:
“如今炮台失守已经是早晚的事了,裕禄的援兵也迟迟未到,这洋人很快就能攻到这里,他们绝不会放过你们,当初我把你们从老家接来就是为了给将士们做个表率,大沽口在,我罗荣光在,大沽口失,我全家皆葬身于此地!”
这时罗荣光十岁的独子罗飞对着父亲开口说道:
“爹爹,我跟你一起上炮台杀洋鬼子!”
罗荣光弯下腰摸了摸他的脑袋说:
“好儿子,爹爹已经写信给小站袁总兵,你这就去他那里,好好学点本领,将来替你爹娘,替我们死难的同胞报仇。”
当下便命身边一名亲兵拽着小罗飞奔走而去。
见二人走远,罗荣光抽出腰刀砍向妻子
夫人你先走一步,为夫再去杀几个洋鬼子后就来寻你……
大沽口南炮台,也是阵地上仅剩的一座炮台,弹药已经全部打完了,眼下罗荣光身边只剩下了十余名士兵和七八条步枪。
十分钟前,他们再次成功的打退了联军的第n次进攻后,罗荣光立刻命令手下跑到前面尽可能的去多拣回一些敌人丢下的枪支弹药。
“弟兄们,这炮台就是我们的死地,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你们怕不怕?”
“跟着罗军门,不怕!”众士兵齐声高喊。
“好,那我们就再干翻他几个洋鬼子!”
“干他!干他!”
与此同时,斯坦科维奇中尉和他的部队正窝在炮台下方三百米的灌木丛中。
他摸出怀里的伏特加闷了一大口,长长的喷出一口酒气。
此时这只北极熊心中也无比郁闷。都说这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平时连枪都端不稳,可真到了战场上一交手,自己却发现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
炮台上的清军手里也不是拿的烧火棍,枪法奇准无比,要不是自己身手敏捷,估计自己也和之前身边被爆了头的弟兄一样早早去见了上帝。
人,全靠自己的理想支撑才能活着,就像时之晴想成为番茄大神一样,斯坦科维奇中尉的理想就是能有朝一日将北京紫禁城里的那些珍宝据为己有,然后自己在圣彼得堡大教堂的隔壁来一家中国古玩专卖店。可惜他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个崇高而伟大的理想,他即将踏上黄泉路。
现在割韭菜一大队日本和割韭菜二大队英国的士兵已经跟了上来,这次可不能再做冤大头了,斯坦科维奇决定跟在他们屁股后再往上冲。
罗荣光发现炮台下方,一队洋鬼子又再次摸了上来。
看来他们这是要发起总攻了,罗荣光也不再犹豫,招呼着士兵们迅速准备战斗,同时自己也抄起了手中的步枪。
无奈这波洋鬼子人数众多,自己也就七八杆枪了,即便在撂倒十几个后,依然还是没能挡住潮水般的洋兵冲上了炮台。
“弟兄们,杀啊!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他大喝一声,抽出腰刀冲入了敌阵……
半个时辰后,大沽口南炮台终于重新归于了沉寂,地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清军和洋兵的尸体。
斯坦科维奇中尉带着手下的士兵在打扫战场,他下令手下仔细检查炮台上的每一个角落,但凡碰到还有口气的就补上一刺刀。
就这样一路补刀,他来到了罗荣光的面前。
眼前的罗荣光闭着眼斜靠在炮塔下,腰刀已经砍卷了刀刃,浑身上下已经数不清留下了多少伤口,一条胳膊还泊泊地往外淌血,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
斯坦科维奇鄙夷地掩袖捂住鼻子,伸手想拿走那把象征着无限荣耀的指挥腰刀。
就在这瞬间,罗荣光猛地睁开了双眼一下扑倒了斯坦科维奇,随即两人扭抱着翻下了炮台。
“轰”
随着一声巨响,一代名将,壮烈殉国。
罗荣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1833)出生在乾城县(今吉首)鸦溪村,晚清名将。罗荣光任天津总兵镇守京津门户之大沽口炮台长达24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军大多不堪一击。罗荣光却以67岁高龄率领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卫大沽口炮台。后因兵力悬殊,弹尽援绝,壮烈殉国,保持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之歌!
致敬!英雄!今日之中华,不负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