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原主一家
张荷花看到小闺女连忙拉她坐下,把鹌鹑蛋收好,“哪有什么不能吃的?娘给你收起来,晚点给你补身体。”
而原主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和五哥都错愕地看着她,尽管他们兄弟几个从小到大在父母的影响下,都习惯性疼妹妹,但是对妹妹的性格也是了如指掌的,完全没想到一向吃独食的妹妹会把自己摸的鸟蛋上交。
原主大嫂二嫂则是热切期盼地看着那一堆鸟蛋,听到婆婆又要收起来在心里失望地叹气,早该知道就是这样的,何必升起期盼。
而原主的两个小侄子,则是盯着桌上唯一一碗鸡蛋羹流口水,小小年龄都知道这鸡蛋羹是姑姑的,可是口水有自己的想法。
林晗伊忽略大家的目光,只对着林大山羞涩一笑,甜甜地喊了一声:“爹。”
就顺势坐在张荷花旁边,默默观察原主的一大家子。
原主有五个哥哥,大哥林大江二十五岁、二哥林二河二十三岁、三哥林三湖二十岁、四哥林小海和三哥是双胞胎今年二十岁、五哥林晗鑫和原主是龙凤胎,也是十八岁,沾了原主的光,得了个像样的名字。
而大哥二哥已经娶妻,大嫂张柳,是张荷花娘家拐了好几个弯的亲戚,嫁给大哥两年才生下林家长孙林大毛,同年二嫂李翠生下林家二孙林二毛,也就是桌子上那两个偷偷流口水的三岁娃娃。
林大山心里甜滋滋地,既为小闺女好好地回来了,也为小闺女对自己甜甜地喊爹,“好了,人都齐了,先吃饭吧。”
现在是一九六八年,小柳村在偏南方的山里,因村里河边一片柳树而得名,离镇上和县里都远,村里只有三十多户人家,都姓林,大家都是一个祖宗,团结的很。
很多政策传达地慢,早几年吃大锅饭小柳村村长就看不得村民忍饥挨饿了,收到什么自留地的消息也没听明白,就回来叫大家把院子扩大点,在里面种啥都是自己家的。
你说上面来人查怎么办?首先领导得翻山越岭走几十里路来,车是不行的,过不来,其次方言和普通话的沟通很难,你解释半天估计村里人也听不明白。
之前就有小干事颠颠地来查了,气喘吁吁地来,气呼呼地走,沟通太困难,村长的普通话还是自己摸索的,听得一知半解,小干事说什么村长都应,他一走没读过书的村长还是理解不了什么自留地只能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也就不管了,爱咋咋地。
所以小柳村虽然偏远但大家生活其实不错,至少能吃饱饭,就像原主家现在的早饭,桌上有半稠的小米粥管够,小咸菜管够,每人一个拳头大玉米面野菜窝窝头,至于鸡蛋那是她这个小女儿的。
不管什么时候鸡蛋都是稀罕物,原主家养了十几只鸡,攒的鸡蛋一年要去镇上几次换钱买盐的,其他人想吃很难。
等大家开饭,林晗伊看着面前的鸡蛋羹皱眉,她没什么食欲,实在是连吃两顿鸡蛋有点腻,而空间里还有好吃的皮蛋瘦肉粥等着。
“大毛二毛,姑姑问你们一加一等于几?你们要是回答对了,姑姑就把鸡蛋羹给你们分点。”
三岁多的大毛二毛听不懂,只是听到鸡蛋羹看着林晗伊流口水,“吃吃,小姑姑,鸡蛋大毛吃。”
二毛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鹦鹉学舌,“二毛也吃。”
林晗伊忽略内心的不适,学着原主的口气,说着昨晚好不容易学会的方言,“切,两个小笨蛋,这鸡蛋给你们吃点,补补脑吧,连一加一都不知道是多少,哈哈哈。”
林家哥哥们对视一眼:对,这才是小妹,有内味了,吃饭前的温柔小妹不过是自己错觉。
林家嫂嫂握紧了筷子:明明是给自己孩子吃好吃的,可为什么说的话就那么欠呢?
三岁孩子懂什么?手痒,想打人。
林晗伊说着给大毛二毛碗里一人挖了一大勺,不管大家惊掉下巴的表情,又给林大山和张荷花一人挖了一大勺,矫揉造作道:“爹,娘,什么时候吃肉啊,鸡蛋都吃腻了,你们帮我吃点。”
看着碗里只剩下一点的鸡蛋羹,林晗伊又分给了大毛二毛,只舀了半碗小米粥喝。
林大山和张荷花选择性忽略林晗伊的表情和那句吃鸡蛋吃腻了,只高兴闺女孝顺懂事了,“唉,还是宝儿孝敬,想吃肉啊,中午让你娘给你杀只鸡炖了吃。”
张荷花点点头没有意见,“有只大公鸡养好久了,有营养的很,大江等下帮娘把鸡杀了,娘给炖上。”
林家哥哥们脸上附和,内心呐喊:对,我们不孝顺,我们赚工分、打猎、收拾自留地、摘野果、捞鱼比不得一口鸡蛋羹呗。
林家嫂嫂们脸上感谢内心吐槽:我们收拾家务,赚工分,挖野菜比不得我们养的鸡下的蛋呗。
但是要吃肉了,林大江也很高兴,兴冲冲应道:“唉,放心吧娘,保管办好。”
其他人也很激动,虽然鸡腿是妹妹的,但是好歹能分口肉不是。
吃过早饭,林大哥留下来杀鸡,除了张荷花,林晗伊和大毛二毛,其他人都慢悠悠上工去了,说是上工,其实也就拔拔草,捉捉虫,现在离夏收还差几天,大家都在养身体做准备。
村长也看的不严,实际上是自留地的粮食加上队里随便分点粮食,小柳村的大家都能吃饱。
上面说什么工分制,村长没读过书自己都搞不明白,就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计数,谁偷懒了村里人都会一起声讨,导致大家不敢偷奸耍滑。
而原主家之所以是极品,就是因为她家干活不积极,嘴皮子功夫厉害,除了村长能管着点,别人家他们都不服的,那一家六个壮劳力可不是盖的,往哪儿一站就很有气势。
而原主之所以是极品,就是因为她好吃懒做,特别会哄父母开心,从小到大基本上没干过什么活,林家老两口在她小的时候还送她去镇里上小学,托人关系让她住在亲戚家吃饭。
结果原主懒得只坚持了两年就坚持不下去了,基本上啥也没学到。
原主五哥很羡慕她有这个机会,每次原主回来都会问原主学了什么,原主记不住多少,又不想丢脸,装的高深莫测,每次把自己肚子里的一点墨水分好几次教给几个哥哥,搞得几个哥哥对她特别感激。
林晗伊越想越想叹息,这个村子的教育水平实在是低,村里连知青都没来过,只下放了一对受教育的夫妻。
当时村里没有牛,村长急得搞不明白为啥非要住牛棚,村里买不起牛啊,上面也没分过牛。
只得叫上村里唯一读过书的原主去和那对夫妻沟通,村长以为原主好歹上过学,普通话应该比自己好。
其实原主的普通话也就那样,太复杂的也搞不明白人家说的啥,但不妨碍她装b,装模作样听了一通,用方言告诉村长随便住就行,没牛棚就算了。
村长深信不疑,松了口气,让村里人帮忙盖了两间茅草屋给他们住。
那两位老人心情非常复杂,这劳改好像跟想象的不一样,但也没办法,就那么住下来了。
之后别说拉出来教育了,村里人遇到他们就躲开,看着那一身书卷气就觉得好高大上,又不敢靠近,每天分的活还是最轻松的。
两位老人:“……”
后面那小干事来了,对这两个老人的待遇十分不满,和村长吵了一架,村长叽里呱啦搞不明白,反正就一句话,买不起牛,没牛棚。
那小干事气的后来想给小柳村交公粮使绊子,但是每次去交公粮,村长就带着一堆来城里换生活用品的汉子,粮食带的不够就不够,多得没有。
带的多得话对方要是想贪了,村长和一堆汉子就站在粮站门口拿着称一遍一遍称,用方言夹着普通话双手比划着和人理论,反正不把多的还回来就不走。
说又说不通,让他离开他又不走,就那么一次粮站的人再也不敢招惹小柳村的人。
林晗伊叹口气,小柳村这可真的是,神奇啊!
说他们愚昧吧,他们没干过什么坏事,说他们开明吧,村里住着两个大佬也不去请教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