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朱元璋苦恼,皇子们郁闷
教室内,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过了好半响,朱标方才一脸疲惫地开口道:
“走吧,我等先回去想想这件事应该怎么解决。”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未来有可能导致大明朝亡国的,居然会是眼前这毫不起眼的皇室宗亲制度!
而且即便是现在知道了问题的所在,他也想不到一个能够不被其他皇帝反对的解决方案。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彼此之间,相互对视一眼,没有说话,但是也都从其他几个兄弟眼中看到了对方的意思。
他们不是想要反对太子朱标,即便他们联合起来也动摇不了太子朱标的地位。
他们想要的只是为后世子孙争取一个好的待遇而已。
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一众藩王的立场一致!利益一致!决定一致!
至于朱棣虽然有点想要留下来,看看能不能从吴小宝身上学会那个什么“定量推演法”的测天机神技。
但是看到自己几个兄长都迈步而出,他也不好独自留下来,只能暂且跟着一起离去。
在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人离开之后,朱元璋方才从暗室之中走出。
“毛骧!”
“臣在!”
“给朕再加十倍人手看护着他!不得惊扰他,但同样更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记住,是任何人!!!”
朱元璋语气森然,这一刻在他心中,吴小宝的重要性几乎提升到最高!甚至仅在太子朱标之下!!!
“是!”
毛骧一脸恭谨的应下,同时在心中也将吴小宝的地位直接提高到等同诸皇子的程度。
皇宫内,朱元璋和马皇后正在吃饭,作为穷苦人家出身的皇帝与皇后,习惯了勤俭节约。
所以即便是贵为皇帝与皇后,他们两人平常吃一顿饭也不过六、七道菜,一、两道汤足矣。
只不过今日的朱元璋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即便是吃饭也是没声没气的。
若是往日朱元璋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会和马皇后说说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又或者是诸皇子皇孙的事情给马皇后解解闷之类的。
“今日怎么这般安静?!!”
马皇后放下碗筷,有些诧异地看着朱元璋笑道。
平时这个时候朱元璋应该已经絮絮叨叨地和她说起一大堆话了,结果今天却是比苍蝇都安静。
“唉。”
朱元璋同样放下碗筷,欲言又止,长叹口气。
“这是怎么了?!!”
马皇后眼中诧异之色更甚,这个样子的朱元璋可是很少见呀。
若是遇到什么贪官污吏之事,那么朱元璋肯定是怒气冲冲的模样。
若是遇到太子、皇子皇孙们不理解他的苦心,又或者是胡作非为的话,那么朱元璋肯定是恨其不长进的模样。
若是遇到百姓遭遇了什么天灾人祸,民生艰难之事,那么朱元璋肯定是一副愁苦、哀叹的模样。
可以说,最了解朱元璋的非马皇后莫属了。
当然,这也和朱元璋从不在马皇后面前掩饰有关。
只不过今日这一副眉头紧皱,犹豫不定,仿佛思绪不开的模样倒是比较少见的。
“你们都下去,没朕的命令,任何人也不得进来!”
朱元璋挥了挥手,直接斥退左右服侍的宫女太监。
待到左右侍女皆退下之后,朱元璋方才重重叹息一声道:
“唉,妹子,你说咱设置的皇室宗亲俸禄制度是不是错了?!!”
随后朱元璋便将从吴小宝那里听来的大明短则两百年、长则三百年将要亡国的事情说了出来。
其中推演的凭据、经过,一一详尽可见,简直就像是让人如同亲眼窥视到了两、三百年之后大明即将亡国的未来一般!
即便是马皇后听了也不禁面露震惊之色。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天命、对于未来之事,不说能否真的看破。
即便是真的有人看破了天命未来,在谈及之时,言语之间也多是遮遮掩掩,模糊不清。
又何曾有过像吴小宝的定量推演那般,清楚直白地说明某一项政策、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
“你也是知道的,咱是穷怕了,也饿怕了啊。”
“咱爹娘当年就是饿死的呀!”
“所以在咱当上天子之后,咱就想着不管怎么着,至少也要保证以后咱们老朱家的后裔衣食无忧,再无饥饿之忧,所以咱才制定了这个皇室宗亲俸禄制度。”
“结果,结果,结果谁能想到这个制度在两、三百年之后会拖垮咱大明呢?!!”
“唉”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偶尔闲暇之时,他也会想过未来大明会不会有灭亡的一天。
关于这个问题,他也想过很多答案,比如后世子孙不孝,比如遭逢外敌,比如遭遇天灾人祸等等。
往往想到这里,他的心底就会涌现出一股无穷的动力,让他再度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想要努力为后世子孙做好一切能够做的事情。
这样即便未来大明真的有亡国的那一天,也可以来的晚一些。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未来导致大明亡国的不是其他的原因。
居然只是他单纯为了保证后世朱家子孙衣食无忧的皇室宗亲俸禄制度!
换句话说,就是他自己导致的大明未来亡国!!!
这才是让朱元璋真正难以接受的事情!
马皇后沉吟一会后,开口道:
“既然是生的太多,导致日后的大明供养不起的话,那么日后便只供养嫡世长子如何?!!”
“这样如今的藩王有多少,未来的藩王便依然同样只有多少。”
“如此一来,由始至终都只供养十几、二十个藩王的话,这样的应当不会拖垮大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