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女人的半条命
“天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下雨,这什么破运气!”前面骑车的何氏郁闷的骂道。
“下雨就不能骑车赶路了!”周氏也很郁闷。
前面没有棚子,只有车厢有棚子,所以下雨的时候继续骑车就会被淋,只能进车厢里躲雨。
“没事,现在不是还没有下雨吗,你们继续骑,等下雨了就随便找个地方停下,来后面躲雨。”木紫蓉说道。
周氏和木桃红有眼神交流了一下,又看了眼何氏,何氏点了头,三人就答应了。
可能是以前她们经常吵架,甚至是打架,都已经习惯了,所以吵完打完后,照样能在一起处,可以正常交流,甚至是合作,这也是木紫蓉让她们一起骑车,她们没有反对,要换人的原因。
如木老太所说,没过多久乌云就全部过来了,天上乌压压的一下,电闪雷鸣的,同时还刮起了大风,随时会下雨,木紫蓉赶紧让木桃红她们随便背风的地方停下,回到车厢里来。
虽讨厌木桃红她们,但木紫蓉并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不会想着趁机报复她们,让她们淋会雨。
木桃红她们回到车厢没多久,就下起了大雨,木家人此时无不庆幸木紫蓉弄了这辆人车力来,车厢还有车棚,不然这里连个躲处都没有,她们只能淋成落汤鸡,这么大的雨准淋病。
“也不知这雨会下多久?”何氏望着外面的倾盆大雨,皱眉说道。
众人摇头,没人知道。
“如果这雨一直下,一直不停怎么办?”沈秋娘很担心。
夏天的雨下起来是很大的,之前会发生水灾就是因为雨特别的大,下起来就是几天不停。
“不用担心,总会有停的时候,反正我们有这车厢躲雨,吃的也有,如果它下到明天才停,我们今晚就在车厢里吃晚饭,在这车厢里睡觉。”木紫蓉安慰母亲,她倒是想得开。
“幸好蓉蓉你弄来了这车,不然如果雨一直下,真的明天才停,我们就惨了。”木老太无比庆幸的道,看着二孙女的眼神中满是欣慰和感激。
真是幸好有二孙女呀!
雨越下雨大,没有很快会停的迹象,木家人就这么坐着感觉挺无聊的,就开始各自做各自的事。
赵氏拿出没做完的鞋做了起来,那鞋是男人的鞋,看样子是要做给木承康的,木志鸿和木秋儿帮她理有些乱了的线团。
何氏则拿出破衣服缝补起来,和赵氏一样,她也带了针线。
虽然当时在林子里急着逃命,木紫蓉和男人们都让少带东西,只能要用的,但女人嘛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针线,所以她们都拿了针线。
大房家也是,周氏和木桃红也带了针线,她们母女拿出才开始做没多久的鞋垫做了起来,还让木绿夏和木秋儿跟着学。
木老太也没有闲着,拿出一块漂亮的布来,随即又掏出针线在布上绣了起来。
只有沈秋娘和木紫蓉没有带针线,她们看着周围一帮做针线活的女人,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秋娘、蓉蓉,你们闲着没事干,也做点针线活。”木老太注意到二儿媳妇和二孙女都空着手,什么也没有做,就说道。
“我们没有带针线。”木紫蓉老实说道。
木老太微微蹙起了眉头,“你们怎么没有带针线?”
“针线可是女人的半条命,无论去哪里都要带着的,你们怎么能不带针线!”何氏像发现了什么惊奇的大事一样,夸张的叫嚷了起来。
“木紫蓉,我记得你的女红一向不行,你一向不喜欢做针线活,你是不是故意没带针线的?”木桃红抬起头来,插嘴说道。
“沈秋娘,你咋管教女儿的,你不带针线也就算了,怎么能让木紫蓉也不带,你不知道这未出嫁的姑娘,一定要让她随时带着针线好学女红吗!像你女儿这样女红不行,不喜欢做针线活,很难嫁出去的!”
周氏也叫嚷了起来,竟教育起了沈秋娘。
木紫蓉白了周氏和木桃红,还有何氏一大眼,“我们的事不用你们管,我嫁不嫁得出去不劳你们操心。”
“就是!”木老太开口帮木紫蓉说话了。
“蓉蓉这么有本事,怎么会嫁不出去,一定一帮好男人争抢着娶!”木老太看着二孙女笑道。
“是吗!”木桃红一脸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老婆子真眼瞎,竟说木紫蓉一帮好男人抢着娶,她呸!
男人们争抢着娶的对象怎么会是木紫蓉,肯定是她木桃红。
自己可是比木紫蓉强多了,自己的女红那可是村里数一数儿的,十个木紫蓉也比不上。
男人娶妻,除了看重容貌,还很看重女红。
“说起来咱们木家的女人,除了紫蓉的女红不行,别的女红都不差,我们到了漓城,也许能以此为生。”赵氏突然插话说道。
众人的目光立即向赵氏看去,何氏问赵氏:“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纳着鞋底突然想到咱们现在没了男人,到了漓城后就得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可以靠女红为生,像做鞋、绣手帕之类的去卖,挣钱养活自己。”赵氏说道。
“老四媳妇,没想到我们想到一起去了,之前我就想着到了南方安定下来后,可以靠女红为生,绣手帕之类的去卖。”沈秋娘笑道。
“桃红,你觉得她们这主意怎么样?”周氏对赵氏她的想法动了心,向女儿看去。
“我觉得不错。”木桃红颔首。“可以试一试。”
“我觉得不行。”没想到木紫蓉竟摇头,出声反对了。
众人都皱起眉头,木老太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蓉蓉,你为什么觉得不行?”
“现在是战时,前线在打仗,这国内肯定是人心惶惶,有钱也不敢用,怕北狄人会打败前线士兵突然侵略自己的家园,想着要捏紧了钱逃难的时候用,鞋、手帕这些不是必须要的东西肯定不好卖。”木紫蓉解释道。
闻言,众人都点了头,觉得她说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