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百炼成钢 > 第86章 水木清华 金色年华

第86章 水木清华 金色年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2013年7月26日至8月2日,我第一次来到北京,进入清华大学,参加一期先进女职工素质提升研修班。能前来参加的人,感到非常荣耀和激动。

    我是以先进女工的身份参加学习的。这个荣誉的获得,与张祥没有关系,是工会系统的推荐。

    在我和张祥十年的共事中,我在他手下,没有评过一次先进,口头提议都没有。甚至在我开部门会,我就工作提出建议时,他都显出“你算老几”的表情。哎,我跟这么不投缘的人,居然能走过十年的光阴。

    因为我得于进入清华大学进修,在父系和母系家族都引起了高度关注,大家都在为我感到高兴。

    而此行,也成为了我最近十年,最高光的时候。

    我写了这样的一篇学习体会:

    怀着一颗感恩和敬仰的心,我从遥远的广州,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第一站到达的就是清华大学——我国的最高学府。进了校门,我就开始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京城的上空,云蒸霞蔚;清华的校园,幽静繁茂。这块洒满先人汗水的土地,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这块血脉鲜活的土地,该有多少先贤的脚步走过?古有奋志芸窗者,追求金榜题名;今有清华苦读学子,只图报效国家。红砖教堂、苍翠雪松,诉说着清华的百年砥砺,安抚着我们红尘滚滚的心;玫瑰争芳、杨柳婆娑,鼓励我们汲取知识的琼浆。

    曾经,以为奋斗只属于青春;曾经,以为年过四十,就可以放慢前进的脚步。但是,曾经的想法,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生转变。为期五天的学习,安排了九次讲座。内容从当前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到企业战略管理,从清华的人文精神到卓越女性心理品质的提升等,内容丰富,课件新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名牌大学的教授,满腹经纶,妙语连珠,在课堂上播撒雨露阳光,让嫩苗茁壮成长,让老树再发新枝;田彩凤教授,两个小时不喝一滴水,动情地给我们讲述清华的人文历史,告诉我们老清华人的奉献与良知的坚守;所有的培训,都告诉我们,中国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创新!所有的讲述,都激励我们,青春可以落幕,但生命不止,我们就要自强不息!

    这次进修,是短期的集中培训,中国最高学府的人文环境、知名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暂时的没有后顾之忧,瞬间点燃了我们学习的激情。

    这一年,我是四十二岁,处于人生的秋天,堪称金色年华。而我,仿佛在此地得到重生,又回到了十八岁的青葱岁月里,找回了那段时间的金色年华。

    短短五天的学习,漫长人生的一瞬间,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已进入到我的心灵深处,我在此受到的鼓舞和感悟将伴随我的下半生,让我受益终身。

    在学习期间,我和一位爱好旅游的同事,利用中午或晚上的空余时间,到附近的景点去转了一下,有天晚上还打的去了灯光下的鸟巢,当时感觉特别快乐。

    我还抽了一个晚上,去看望了我住在五道口的三姨一家。

    在2011年5月,我表弟一家,曾邀请六个亲人,从荆州到北京家中做客,前后折腾了十来天,当时我娘也去了,我小姨背着一岁的孙女也去了,大伙兴高采烈的,每天都在找景点玩,找美食吃。我娘说,记得那次爬香山看红叶,她一路背着水上山,给小姨一口气就喝掉了一瓶,把她心疼的很。她说,我不是心疼小姨,是心疼我背得累,她不省着点喝,哈哈。

    表弟有一套房子还在供,还要赡养父母,经济压力也很大的,还记得接老家的亲人去玩,包车票和吃住玩,是很重亲情的人了。所以,我哪怕再爱旅游,我也要少去一个景点,去探望他们一家子。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我是吃了饭过去的,大家坐下来,聊天吃水果就好。

    在此之前,我已经在清华附近的宾馆住了四天了,我一直以为,去我三姨家,是一件交通不易的事情。

    在此之前的一个中午,我和同事打的,被那个司机使劲聊天,把相机忘在了车上,当我们打了一圈电话,让他把相机送回时,前后也就二十分钟,他却找我要了一百元,说是影响了他拉客。我当时急着上课,没有空跟他计较,只好破财消灾。

    自此,我不想打的士了。去三姨家,我选择了坐公交车。

    没想到,公交车就是一路往下开,过了五六站路,往左一拐,我就看到了三姨带着她的儿子媳妇孙子,在站台上迎接我。他们同样的笑容,让我想到了那句体坛用过的广告词:北京欢迎你!

    按照荆州的风俗,我手上拎着水果,当作气氛组,再从包里掏一个红包给表弟的四岁儿子,这个亲人相见的仪式感就算皆大欢喜了。

    我一直好奇北京的房价高,而我表弟家有两套房,我这次来,看的是其中的一套。表弟两口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待遇非常好,年收入至少是我和叶白的三四倍。可是我在他家里一看,跟荆州老家的家居布置没什么两样。

    我的家里,是每个细节都要讲究的。我是处女座,不管经济条件如何,对于家居布置,穿衣打扮,是非常上心的。如果家里有贵客来,那是提前一周就要打扫布置,还要摆放鲜花在家里。

    表弟笑着说:“一方面,我爸妈喜欢什么样,就布置成什么样,他们不喜欢太讲究,第二方面,像我们这样的人,工作特别忙,已经不追求吃和穿了,有吃有睡的就行,还有家具和摆设,觉得简朴、舒服就好。”

    确实,表弟的头发乱成了鸡窝,脚下踩着一双塑料拖鞋,很旧了。表弟媳也是一身休闲装,素面朝天,头发扎了一个清水马尾。当时的他们,都是三十六岁。走在街上,谁也看不出,这是两个博士生。

    我说,这和广州本地人差不多,越有钱的人,越低调,就是那刚富起来的人,生怕别人不知道,才要挂大金链子,穿名牌,喊着要出国旅游,开眼界。

    三姨有六十三岁了,也是不失农民本色,大声说话,穿着旧衣服,走路遇到东西,就抬一脚踢走。

    我又仔细看了他们房子的户型,真的好简单,没有我们年初在南沙看的两个楼盘讲究,他们的小区景观,也是素朴陈旧的,没有园林和水果,感觉就是用来走路的。

    他们还有一套房子,给了随弟媳进城的岳父母在住。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事实,就是儿女读书争气,能从农村到大城市工作,确实能完成社会阶层的跨越。我表弟两口子,都是农民的后代,可是他们通过读书,进入到了科研人员的行列,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安居乐业,并把双方父母都接了来养老。

    我想,我的四十二岁,哪算金色年华啊,他们的三十六岁,才是闪闪发光。

    我的本意,是学习结束,去爬一下长城,但工作第一,我只好在第一时间返程了。

    一直到2015年5月,我才圆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