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前言
前言
明末,是一个自由,开放,残酷,战乱的年代。人人都想好好的活下去。都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世界似乎就是想让汉人多受一些磨难,多受一些困苦。
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汉人政权明朝经历了万历三大征后,早已经将张居正储存的家底挥霍一空。待到明朝辽东惨败,筋疲力尽的明朝只能坐视辽东女真人做大。
明熹宗朱由校时期,虽说魏忠贤霍乱朝政,但是辽东的乱局他可能看得比朱由校看得还要重要,因为他深深明白,自己的荣华富贵全都是依托在皇权之上的,如果明廷破灭,自己的荣华富贵就只是一场可笑的梦。
信王朱由检在克继大统的时候才十六周岁,依据明朝“圈养”藩王的政策,以及并没有受到储君教育的朱由检对待朝政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他能相信的只有来自信邸的一系列太监。
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信邸的太监自然要不遗余力的抹黑魏忠贤,朱由检信了这些太监,但又没有完全相信。从信邸太监口中说出的话自然会将已有的事实严重抹黑,但是朱由检不由得想起了王振,刘瑾等宦官乱政。他也在提防着眼前声泪俱下和魏忠贤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太监。
对于朝堂上的老狐狸们,他们自然对朱由检这个小娃娃喜欢得紧。就冲能这个小皇帝够按着朝廷大佬规划的路子一步一步来。别的不说,杀掉魏忠贤,铲除阉党未必没有东林党的身影。
大明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依照朱由检的性格未必不是一个守成之君。在朱由检政治一步步成熟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将辽东一点一点的收复。
只是巧的很啊!大明国发生的不只只是朝堂上的事,小冰河来了!
小冰河时期并不是某一个时间突然来临的,它是一点一点的渗透进来的,在嘉靖年间就已经稍微显露,只是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变得严重得多。
对于小冰河时期的破坏力是不能用民不聊生来形容的,因为民不聊生的意思是百姓没有办法生活。小冰河时期的明朝百姓是没有办法活着!赤地千里,易子而食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不知包含了多少绝望,多少眼泪,多少生命!
百姓要的很简单,就是活下去!当一个王朝完不成让百姓活下去的奢望时,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农民揭竿而起,推翻他!
明朝灭亡不是崇祯皇帝一个人的原因,历代的积弊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在内忧外患之中哪里凭借一人的力量就能完美解决呢?明朝灭亡的时候朱由检才三十三岁。三十二岁的张居正在徐阶举荐下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这个年纪张居正可谓是人生刚刚开始。可是朱由检的人生已经结束了。
庸而不昏的朱由检在王承恩的陪伴下到了煤山,据说朱由检临终前徘徊许久,感慨群臣中没人陪他,又自我安慰说群臣不知道自己行踪,然后才自缢。
政策,性格,天灾,人祸,多重因素下大明王朝轰然倒塌,南明继承的只是前明的窝里斗,和清朝比的不是谁好,而是比得谁烂。
待到清军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入关时,发现起义军以及大明南方未受到破坏成编制的军队不堪一击时,随即不再以明臣自居,膨胀的野心已经使这些蛮夷要尽数占据汉地。
剃发令政策的发布受到广大汉人抵制,纷纷抵抗清军,而面对汉人的抵抗,恼羞成怒的建奴干出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的血腥报复。
有骨气的汉人都被杀完了,剩下的汉人只能被迫接受满清的政策。
到了满清入主中原后,几个日本华族汇编成《华夷变态》一书,主要讲的是中国两次亡于夷狄,蒙元还能保留华夏衣冠,而满清之后衣冠无存,遍地腥膻。中国也就成了蛮夷之地,而在中国眼中的夷狄则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华变为夷,夷变为华。华夷变态是中华文明圈的崩溃。
满人的文明程度是远远低于有着千年积淀的中华文明的,对于比其更为先进的文明,他们并没有将其好好延续下去,而是选择将其扼杀。虽说文字狱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像清朝这种丧心病狂的文字狱实属罕见。原因无他,就是阉割中华文明。
清廷统治者并不愚昧,也不是昏庸。他们见识过火器的威力,他们害怕汉人凭借火器来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自然要限制火器的发展。康熙皇帝觉得科学这门学科就应该由皇室掌握,不应该在民间流传。他们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对中国带来很大的好处吗?他们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当百姓为生计疲于奔命而没心思想造反时,他们的心里有着很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汉人太多了!凭借数百万的满人是根本是斗不过团结一致的汉人的!
为了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不仅仅要从思想上禁锢汉人,而且还要奉行殖民统治,以汉制汉。用汉人的财富来供养他们满人。所以当慈禧太后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吧!
在这乱明中依旧有着爱着这片土地的人,我们也深深的爱着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