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秦始皇,打钱! > 第5章 第七卷:孤家寡人——泰山封禅(下)

第5章 第七卷:孤家寡人——泰山封禅(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如果说扫灭六国,是以武力在战场上征服诸侯,一统天下;那对于诸子百家的斗争,便是一场思想上的征服,战场上的征服只是片面的,嬴政知晓自己赢得了六国,可以得到天下,但是这江山却是不稳固的,若要自己打下来的大秦江山如百官山呼的那般千秋万世,就必须从思想上征服天下,将万民的思想也征服,这才是真正的一统天下。而这场不亚于六国战场的思想上的征服,便要由这封禅大典开始了。

    嬴政来到齐鲁除了拉拢诸子百家之外,还有一个目的,便是落实一件事——兴建大秦水师。李斯对严清所说的秦国将要兴建水师一事并非空穴来风。秦军远在西陲,不善水战,如四海归一,按说海上并无外敌需要抵御,齐国亡国之际倒是有一些小股残余势力乘船逃离,但是为了这些小鱼小虾,而组建一支水师未免得不偿失吧。

    嬴政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寻找一个人,为了那个人他几乎把整个大秦都翻过来找了,但是这么多年了,依旧没有他的踪迹,嬴政开始想,如此一个大活人,若是在秦国国土之内恐怕早应该找到了,不可能到现在还全无踪迹,所以嬴政怀疑,姬冰或许逃离了大秦国境,但是若是从陆路逃离大秦先不说秦国关卡森严,姬冰带着念馨目标如此明显,况且姬冰又是如此耀眼夺目的容貌,不可能不会引起旁人注意,若是从陆路出关,恐怕早就被边防守军发现了,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剩下的便只有出海了,茫茫大海,谁也不可能发现她的行踪。

    故而嬴政想要组建一支庞大的水师,出海寻找,至于名头早已想好了,齐国多年来一直流传在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不少渔夫亲眼目睹过此番景象,甚至见过岛上有白衣仙子来回穿梭,据传岛上有长生不老之药,但凡登上仙岛,便可向仙人求取长生之道。

    嬴政从来不相信什么世上会有长生不老之方,也不相信世上会有什么仙人,但是自己的寻仙皇榜下发之后,提供线索之人多集中于齐鲁之地,所说线索也大抵如此,都是有关这个传说的。嬴政并不想要什么长生不老药,但是这个传说中的白衣仙子让嬴政为之一震,那些渔夫朦朦胧胧中看到的海上仙岛上白衣仙子,会不会是隐居在海中小岛上的姬冰或是念馨呢?

    嬴政索性以寻仙之名开始筹措组建一支庞大的水师,并任用了阴阳家名士徐福负责此事,徐福乃是炼丹大家,为世人称道,用其做掩护再合适不过了,谁都会任务始皇帝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方,便不会有人怀疑自己实际上是在寻找一个女人了。

    其实嬴政刻意隐瞒自己在寻找姬冰之事,并非完全顾及皇家颜面,只要能找到姬冰他怎会在乎那些所谓的颜面,他是害怕,自己扫灭六国,杀人无数,普天之下恨不得食己肉,饮己血的人数不胜数,然而他们不是自己的对手,也不敢向自己拔剑,但是姬冰则不同了。若是他们知道自己如此在乎一个女子,而这女子带着自己的女儿竟然外逃在市井之中,相信到时候寻找姬冰的人便不仅仅是自己了,还有自己的敌人!

    嬴政不想姬冰受到伤害,变成自己的敌人威胁自己的筹码。因此哪怕受尽天下人唾骂他也无所谓了,只要能找到姬冰,他不在乎当一个为求长生不老之方,劳民伤财的昏君。

    嬴政銮驾来到邹峄山之时,齐鲁之地所有郡县的官吏以及名士站满了沿途数十里的官道,好生热闹。

    “赵高,朕吩咐李斯办的事情办得如何了?”嬴政问道。

    “启禀陛下,丞相已然将儒家五派的大儒都请到了,而除了墨家之外,诸子百家也都派代表来了。”赵高禀报道。

    嬴政点了点头,似乎一切在他的意料之中。自己确实给李斯出了一道难题,但是若是这点事他都办不好,这秦朝丞相之职他也不用再做下去了。不过嬴政也知道李斯办此事必然用了一些手段,如果自己没猜错,儒家五位大儒是被李斯威胁着来到此处迎接自己的,而其他诸子百家的代表,嬴政只能笑笑了,那些根本不能称为代表,如果没猜错当中有近一半的人都是自己学派之中的三流角色,根本不足以代表自己所在的学派。

    不过嬴政也不打算吹毛求疵细究李斯的小手段了,毕竟他也不容易,能搞出这样的阵势。况且自己的目的已然达到了,只要有足够的声势,给天下人一种诸子百家已然臣服自己的假象便够了,诸子百家之间原本有门派之间,彼此主张各有不同,甚至敌对,不可能真的同心同德聚在一起讨论如何与大秦为敌,只要他们见其他学派都归顺了大秦,人云亦云的心态便会作祟,那些原本与大秦为敌意志并不坚定的学派定然会倒向大秦一边。

    况且儒家的五位大儒在诸子百家之中的名望可非同凡响,而今他们都站到了自己身边,对那些想要与自己为敌的小门小派而言,精神上的震慑不言而喻。

    “离李斯和儒家那五个门主还有百丈之处停下车辇。”嬴政吩咐道。

    “诺~”赵高知道始皇帝要干什么,既然此行是为了收买人心,就要表现出对诸子百家足够的尊重,不坐车辇以始皇帝之尊步行去见诸子百家的各位门主,这份荣耀算是给足他们面子了。

    嬴政下车辇庄重地缓步上前,沿途官吏和诸子百家的弟子纷纷下跪行礼。

    “微臣李斯,携诸子百家诸位门主,叩见始皇帝陛下,愿吾皇万福金安,寿与天齐。”李斯恭敬地带头行礼道。

    “参见始皇帝陛下”诸子百家的名士纷纷下跪行礼,其余人脸色还算和善,但是儒家的几位门主行礼之时的表情却似乎极不情愿,显然让嬴政猜对了,是李斯用了一些手段,逼迫他们来此的。

    “诸位卿家平身。”嬴政威严看着这些诸子百家的名士。

    “谢始皇帝陛下隆恩。”

    “这五位相比便是儒家五大门主吧,当世最受世人尊敬的五位儒家圣贤?”嬴政问道。

    “正是。”李斯回答道。

    “原本是六位,不过有一位被他的得意门生活活气死了罢了。”严清倨傲地冷冷讽刺道,眼神不屑而又鄙夷地看着李斯。

    嬴政知道严清所说的便是当时鸿儒荀子,李斯的授业恩师。李斯杀了同门师弟,荀子爱徒韩非的消息传到稷下学宫,年过耄耋之年的荀子听到这个噩耗,当场口吐鲜血晕厥过去,次日便辞世了。

    “阁下说的是鸿儒荀子先生吧,哎~可惜啊,荀子早前游历天下到秦国之时,朕还没出世,未见荀子,与其促膝长谈,可谓平生第一憾事。”嬴政假意不知道荀子为何而死,故作忧伤地说道。

    严清脸色铁青,但是为了儒家的存亡又不敢当众发作,不然他恐怕早就破口大骂了。

    “今日寡人与儒家和诸子百家的名士在此相聚甚欢,不如立碑纪念吧。”嬴政笑着对赵高吩咐道,“就在此处立碑吧。”

    “诺~”赵高领命道。

    “接下来便是去泰山祭天了吧?”嬴政问李斯道。

    “微臣已经先行为陛下打点好一切了,泰山祭坛已然修筑完成,只等陛下光临了。”李斯回禀道。

    “朕初登帝位之时,你曾进言让朕号泰皇,如今朕登泰山祭天,不可谓不巧啊,看来寡人承继帝位,乃是天意。”嬴政笑道。

    “若要承天意,必先顺天意,若倒行逆施,残暴不仁,必遭天谴,何来天命所归。”严清实在忍不住秦始皇如此大放厥词的样子,不顾身后几位师兄弟劝阻冷言讥讽道。

    “多谢严先生指点,寡人谨记教诲。”嬴政心中很生气,但是脸上却依旧和颜悦色的样子,仿佛严清说得不是自己,还做出虚心受教的样子。

    严清见嬴政如此,心中也只能骂其脸皮太厚,一国之君竟然如此无耻,简直就是一个市井无赖嘛。不过他可能不知道,嬴政早年确实就是混迹市井的一个无赖,而且是当年邯郸城中谁看到都要绕着走的小无赖。

    到了泰山,嬴政携诸子百家的各位名士登台,嬴政将一则祭文交给严清,恭敬地说道,“有劳严先生宣读祭文。”

    平素宣读祭文的差事是当朝丞相的职责,但是今番嬴政祭天是为了笼络诸子百家,李斯宣读祭文,和儒家掌门严清宣读祭文,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严清若是宣读了祭文便是表示儒家彻底地臣服,对天下想要结盟和秦国为敌的诸子百家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严清迟疑了一下,接过祭文,展开那张玉帛,扫了一眼,脸色愈加铁青,铁骨铮铮地冷冷道,“我绝不可能念这样的祭文,儒家任何人也绝对不会念,即便是儒家被你踏平,儒家弟子也绝对不能颠倒是非黑白,违心地念这样的祭文。”

    严清愤怒地把祭文扔出,李斯赶忙一个箭步接住了祭文,祭文才没有掉到地上。谁也没想到严清这把老骨头竟然如此硬,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竟然还不肯屈服。

    “陛下,是否”李斯面含杀意地看着严清,询问道。

    “不必了。”嬴政懂赵高的意思,严清固然可恶,但是眼下还不是杀他的时候,“严先生年迈,想必是乏了,来人送严先生回稷下学宫休息吧。”

    “可大王,这祭文”李斯当初设计着就是让儒家的严清宣读这则祭文,这样才能起到最佳效果,严清不肯念,始皇帝也不能放他走啊,难不成再找一个三流学派的掌门念这祭文?

    “严清先生知道朕要祭天,亲笔书写了这祭文,儒家对寡人的忠心可见一斑,他不是已经亲手将祭文交给你了吗?那就你念吧。”嬴政冷笑着看着严清说道。

    “老夫何时为你写的祭文!你”

    “这祭文字字珠玑,寡人看了极为满意,今日便命人刻成碑文,立在这泰山,供后人观摩严先生的文采吧。”嬴政阴冷地盯着严清,不等严清开口辩驳,“严先生今日乏了,赶紧送回去吧。”

    不得不佩服嬴政的应变能力,这祭文明明是打算让严清宣读,他不肯念,还重重地扔了,好在李斯接住了,这一动作竟然变成了严清亲手将自己“书写”的祭文交给李斯。

    严清是儒家最硬的骨头了,其余儒家门主和学子虽心有不满,但却不敢像严清一般骂出来,都低下了头站在原处也不敢离去,静静地看着嬴政一手策划的泰山封禅祭天仪式一步步进行下去

    不久之后,由儒家严清亲手撰写的祭文碑便立在了泰山: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ps: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嬴政此举已然刺激了儒家之人,嬴政也知道若是如此下去,自己在儒家这些儒生心目中便只是一个无赖了,要让儒家效忠自己为自己所用,决不能让他们对大秦留下如此的印象。

    恰逢从泰山祭坛下山的路上,天降大雨,嬴政与李斯等人躲无可躲,见山路旁有棵参天古树,便到树下避雨。雨过天晴,嬴政突然灵机一动,抚了抚这棵大树,十分高兴地说道,“忠臣啊忠臣,今日若无你,朕便要被这天雨所淋了,卿护驾有功,朕一向赏罚分明,今朕便封你为‘五大夫’(ps:秦国爵位)。”

    秦始皇封一棵树为五大夫?众人惊愕,殊不知嬴政此举乃是在收买诸子百家的人心,对一棵树尚且如此,以此彰显始皇帝对臣子赏罚分明的圣明,此事过后,诸子百家愿意入秦为官的果然剧增,当中当然也包括儒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