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秦始皇,打钱! > 第10章 第一卷:邯郸为质——天下易主

第10章 第一卷:邯郸为质——天下易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邯郸之战乃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历经的最大惨败,经此一役秦国兵力大损,不得不改变战略,从雄兵灭国,转成远交近攻的策略。邦交上愈加重视联盟燕齐,麻痹楚国;而兵锋主要针对三晋。

    但是邯郸之战刺激的不光光是秦王,而激励了列国国君的神经。其中楚王为甚,楚王暗叹平原君合纵攻秦之略并非空谈,懊恼自己虽然是四国合纵之长,但是春申君率领的楚师却被信陵君的光芒所掩盖,有意再度合纵攻秦。春申君黄歇很是惭愧,便附和楚王,愿意再度攻秦,并提出了挟天子之名伐暴秦的策略。

    周天子虽在,但是已然名存实亡。周王朝全境不如秦国一个郡,且已经分封成东西两周,周天子更是没有立足之地,依靠西周公封邑勉强苟活,纵观周全境,易攻难守,城池不足40座,兵力不足,且毫无军械战备可言。

    但是周天子没有雄才伟略,却刚愎自用。听到楚王5国伐秦的提议,很是兴奋。他看出秦朝有意打通三川,意图攻周。兵法有云,先发制人。楚王的合纵攻秦正合其意,于是不顾王臣劝阻,命令西周公拼凑6000甲士参与合纵。周王有心合纵,但是却不肯自己破费,竟然想出了向富商借贷的法子拼凑军饷和粮饷。并且在周王国铸造一座高台,名曰:避债台,终日躲在其上,后为世人耻笑。

    楚王看周王应允,立刻派使者遍访诸国促成合纵。想来四国攻秦刚刚成功,秦国惨败,激励列国,秦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应该会得到各国支持,况且这次还有周天子参与号召,合纵势在必行,而且必然成功。

    但是楚王忽略了秦国的实力,秦王早就洞悉楚王的合纵之策。早就游说诸国,诸国表面上应允楚王,实则各怀鬼胎。

    等到合纵之期到达,秦国国门之外,除了楚燕两国和6000前来凑数的周天子人马,再无他国到达。而秦国派雄兵10万,出函谷关与联军对峙,并不交战,而是日夜操练。秦军军容严整,兵械齐全,让春申君和楚国大将景阳心中不由胆寒,加上三晋兵马迟迟未到。眼看粮草将尽,不得已退兵回国。

    此番合纵之所以没打成,范雎率领的秦国外交使团功不可没,到处游说诸国,并重金收买诸国重臣,楚国、燕国虽出兵,但是朝内要求退兵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军政不在一条心,这仗还怎么打?三晋朝野更是俱秦不及,没有了信陵君这样德高望重的人号召,三晋谁敢出兵?

    信陵君倒是有心参与合纵,但是他客居邯郸,赵王虽然重视,对他礼遇有加,但是他毕竟是魏国公子,不敢给他实权。而魏国国君对信陵君的胆大妄为一直气得牙根痒痒,信陵君根本和魏国说不上话了。至于韩国,向来风吹吹两边倒,如果合纵联军攻破函谷关,韩国或可出兵分一杯羹,但是一看魏赵两国按兵不动,韩国早已被秦军打怕了,哪敢再轻言对秦国用兵呢?

    当然此事也改变了秦王对诸国的印象。楚国,向来对秦阴晴不定,长平之战后,民间就有传闻,将来天下非秦莫楚。楚国现在是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大国,秦王对他鼓动合纵并不意外。但是现在想收拾楚国还不是时机。

    秦昭襄王和嬴政很像,向来喜欢有仇必报。楚国动不了,那剩下的还有燕赵,燕国距离太远,虽然两面三刀,一面和秦谈同盟,一面出兵支持合纵固然可恶,但是秦王现在眼光放在三晋,劳师远征燕国反而会给楚国和三晋机会从背后捅秦国一刀。

    但是此次合纵虽然没有成,但是这种公然和秦国作对的事情一定要好好整治一下,不然哪天还会有什么合纵出来。秦王想着杀鸡儆猴,既然楚国、燕国暂时动不了,那就只能拿周天子开刀了!可怜周天子现在还被手执债券的富商“包围”在避债台,对灭国之祸浑然不觉。

    其实早在楚燕周三国联军陈兵函谷关前时,秦昭襄王就知道这一战肯定是打不起来的,已经拿定主意要拿周天子开刀了。这也是范雎的意思,周王朝气数已尽,秦国经历邯郸大败急需要一场胜利激励秦国军民。灭周取而代之,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他命令嬴樛率兵十万与联军对峙时,命令张唐领兵攻陷阳城,打开秦军入三川之通道。等到三国退兵,嬴樛的十万大军与张唐在阳城合兵一处,取道阳城直扑周天子的洛邑。

    周天子大惊失色,眼下洛邑兵粮两缺,秦军虎狼之师来势汹汹,洛邑又是一马平川之地易攻难守,就算向天下诸侯求援也来不及了。他懊恼当初听信楚王的合纵之策,不但未成债台高筑也就算了;反而惹来秦国报复,招致杀身之祸,眼看周氏宗庙就要毁在自己手里了!

    他当即打算出逃三晋,但是却被西周公拦住了,西周公是个有远见的人,从这番合纵没有人响应,他就看出大周王朝气数将尽了,周王朝在列国中已经没有威信可言了。

    他对周天子说,“昔日就有太史预言,周秦500年合,现在算来时间已经到了。现在秦国国富民强,六国则不居安思危,反而自相攻伐,自损国力。假以时日,三晋也将归秦,陛下好歹是周朝天子,丢失洛邑,宗庙被秦军占领已经是奇耻大辱了。如果陛下逃到三晋,秦军破三晋后,陛下难道想再次受辱吗?”

    周天子思量再三,他并不怕受辱,而怕的是死。他觉得西周公说得有几分道理,如今降秦,或许还有生机,秦王看着自己投降的份上或许不会杀了自己。但是如果自己脱逃,弃祖宗宗庙于不顾,不但宗庙不能保全,他日在三晋把自己俘获,必然死无葬生之地。

    而且周天子也想到了,三晋未必比秦国靠谱。自己号召天下合纵抗秦,三晋无一国出兵,如果秦国兵锋指向三晋,逼三晋交出自己,三晋可能为了自己这个名存实亡的亡国之君而得罪秦国吗?

    “也罢!逃与不逃寡人都是秦国的掌中玩物了!寡人投降吧!”周天子无奈地宣布道。

    三日后向秦军大将嬴樛先上洛邑户籍、地图,自缚投降,愿意去咸阳向秦王谢罪。自此八百余年的周室王朝彻底结束了。秦王也答应保全周氏宗庙,但也同样决定迁九鼎于咸阳,把象征天下九州的九鼎迁到咸阳,暗示天下秦国取而代之成为天子的志向。

    没想到被打怕的韩王第一个以臣子之礼入秦祝贺,而其他诸国也分别派遣使臣恭贺秦王。美中不足的是九鼎之中只有八鼎安然到了咸阳,豫州之鼎却在横渡泗水时沉入河底不见踪影,秦王只得让巧匠仿造豫州之鼎给诸侯使臣观赏。

    邯郸城内,两个孩童同席而坐,一起悠闲地品茗看书。

    嬴政看得兵书战法多了,逐渐对诸国之间的征伐有了兴趣,开始关注现在天下的局势,他突然问燕丹,“姬丹,你听说前阵子的合纵攻秦了吗?”

    “知道。”姬丹神色如常,但是心中却不由一惊,因为那件事情很敏感,自己托姬冰好不容易说服嬴政让秦王和燕国结盟,但是燕王太不会审时度势了,贸然答应周天子的合纵计划,以至于合纵之事不但没有成功,秦燕之间反而再生间隙,实在得不偿失,白费了自己的一番苦心。

    即便是要兵锋指向秦国参与合纵,也要看天下大势啊,眼下最有能力号召合纵的信陵君客居邯郸,手中毫无实权,而赵国长平惨败国力不济,韩魏两国俱秦不已,怎敢攻秦。这时候参与合纵能有效果就怪了!就凭一个名存实亡的周天子号令就贸然出兵,真是糊涂!

    “听说燕国也参与合纵攻秦了?”嬴政笑嘻嘻地问姬丹,并没有什么不悦之色。

    燕丹很是尴尬,秦燕差点交战,而自己和秦国公子却同席读书,他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责怪自己吗?

    燕丹依然不动声色,“我太祖父也是没有办法,朝中反对合纵的大有人在,但是周天子和我燕王室同属姬姓,周天子发话,我太祖父也没办法,只能应付着出兵。”

    燕丹尽量轻描淡写把事情说成燕国是无辜被逼的,省的嬴政起疑,到时候和他太祖父说点什么,给燕国惹来兵祸。

    “我才不管他们两个老头子之间的事情呢,我担心的是以后。万一你做了燕王,我做了秦王,到时候你派兵打我怎么办?当时我们的誓言里可没有这条。”嬴政苦恼地说道。

    “我从来不想这么远的事情。”燕丹有意回避问题。

    燕丹有时候觉得嬴政真的傻得可爱,天下诸侯谁不想称霸天下,现在秦国强势自然四处攻伐无人敢惹,如果燕国得到契机,一朝崛起,到时候和秦国兵戎相见肯定是免不了的,嬴政这个小屁孩竟然把两人交情和国家攻伐联系起来了。到时候难不成因为这幼年结义,让两国将士在战场上互相放水不成?

    燕丹不是没有想过,嬴政确实待自己不错,如果真像他说的,遇到这种状况。燕丹会考虑嬴政——不过是在灭掉秦国之后!他可以考虑留下嬴政的命,给他一块封邑过日子,这样应该也算对得起他了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