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寒门首辅 > 第518章 柳妙真

第518章 柳妙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东君,好事,大好事啊!”

    廉州府,知府幕僚喻卷秋,兴致勃勃的拿了一份邸报,直奔知府后衙。

    “喻先生,何事这么高兴啊?”

    廉州知府柳妙真看了他一眼,手捧着三才杯,轻轻地刮着上面的茶沫。

    “东君,您看这。”

    喻卷秋见柳妙真这样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连忙将手中邸报放到了他的面前,“您看,朝廷刚发的邸报,上面写着,朝廷现空缺户部尚书一人、礼部尚书一人,为了公平公正,选出对朝廷有利、对江山社稷有利的人才,将在五月下旬,皇极殿举行人才选拔考试,所有五品以上官员皆可参加。”

    “这么直白的话,肯定是假的。”柳妙真头也不抬的说道。

    “不是假的,哎呀。”

    见到他这副模样,喻卷秋心中着急的很,只拍着邸报说道:“这可是朝廷刚发现的邸报,怎么可能是假的?

    您嫌弃这话直白,那这上面还有顾首辅写的诗哪,我给您念念。”

    不待柳妙真回答,他清清嗓子,念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您听听,除了顾首辅,还有谁能写出这样的诗词来?新朝新气象,自从顾首辅上位后,朝堂变化很大。

    他不但大兴水利,推广农桑,更是整顿朝纲,剑斩奸臣,这几年,他连续三年大开恩科,给朝廷带来了不少人才,听说他如今朝堂上,多了很多新鲜血液,行事再不像从前那样,处处要讲人情了!”

    “呵呵,这些你也信。”柳妙真却是摇头,“他就是再怎么整顿朝纲,再怎么改革,难道还能改革到我们这偏僻之地来么?咱们治下的小老百姓,还不是该怎样就怎样。”

    “哪里啊,咱们治下的小老百姓,因为跟岭南那边通商,现在也富裕了不少呢,还有顾首辅推广的番薯,产量很高,现在饥饿的百姓越来越少了。”

    喻卷秋见到柳妙真还是这副不为所动的模样,急得直将他手中的茶杯给夺了下来,放到了桌子上,“东君,您今年已经四十八了,再不争取一把,您这半生,就真的蹉跎于此了!”

    “这几年来,您一直这样,这怎么行啊,您当年,可是咱们江南道有名的大才子!”

    喻卷秋说道:“以前朝廷不作为,您随波逐流,那也就罢了,可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顾首辅励精图治,他如今整顿朝堂,身边正需要人手,您应该去帮他,而不是冷眼旁观!”

    “卷秋,你说我冷眼旁观,这几年朝堂大开恩科,你怎么又不去试试?”

    “东君,我跟在您身边有十八年了,我知道您的才华,我相信我跟着您,能有一番好未来,就当我这些年,一直将宝压在您的身上,您就试试吧!”

    喻卷秋拱手,恳求道。

    “你确定这消息是真的?”柳妙真心中一动。

    “真的不能再真。”

    “唉,就算是真消息,现在已经五月了,我们也赶不上了。”

    身在官场的人,就算是再怎么心灰意冷,只要有了机会,谁不想要再进一步呢?

    更何况,柳妙真原来也是个有抱负的青年,只是因为心性高洁,不愿意同流合污,他即便是惊才绝艳,却也处处被人打压,蹉跎二十余年,才被人打发到廉州这偏荒之地来当知府。

    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心已经淡了,开始修起佛来。

    他本是书香门第出身,父母都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佳人,只是小时候,因为家里出了一些变故,家人为了避祸,将他放在庵堂里,男做女养,藏了一段时间,也因此,他得了个法号,妙真。

    等他被家人接回,他已经十五岁了,他一直不肯改名,就用了妙真这个名字,或许是家学渊源,又或许是被藏在庵堂的那些日子里,他只能靠书本打发时间,所以他才学过人,入私塾不过短短三年时间,就考中秀才,接下来更是一路过关斩将,直到最后金榜题名。

    当年拿到状元时,他不过二十五岁,那时候,正是春风得意马急蹄,一日看遍长安花。

    只可惜,并不是学问好,有才学,就能当大官的。

    他不会说好话,不会贿赂人,也不结党营私,所以,这些年来,他从京中,调到外地,一路越调越远,直到最后,来到了这偏荒之地。

    这些年来,他已经别无所求了,就这样吧,这大月朝没救了。

    可没想到,今日,师爷却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顾长留的名声,即便是他身处这偏荒之地,他也听说过。

    听说他大兴水利,听说他惩治贪官,更听说他改革税法,得罪天下权贵的事。

    刚听到他做得这些事时,他有些不敢置信,直到朝廷邸报上明确写了,以后的税收标准,他才相信。

    只是,难道他就不怕死吗?莫说是得罪天下权贵了,他当初只是不肯曲意奉承,就被人贬谪到这鬼地方来。

    可他,却是做了他不敢做的事情。

    老实说,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等着看,看他到底什么时候死,看他这个新税法,到底能实行多久。

    可没想到,他没听到他死的消息,却听到了朝廷发邸报,说要选拔户部尚书跟礼部尚书。

    户部尚书是何等重要的位置?历来都是朝臣推荐,皇帝任免,讲得是资历、人脉、政绩,还能靠考试选拔的吗?

    他当然不信了。

    可见到师爷说的这么言辞恳切,他也想要去试一试。

    只是他到底距离京师太远了,从他这里到京师,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如何能赶得到。

    “唉……”

    他叹息一声,越发心灰意冷,罢了罢了,他这一辈子,怕是只能这样了。

    “东君,您别这样,好歹我们试一试啊。”

    见到他这样,喻卷秋知道他是又要放弃了,只连忙道:“听说粤东巡抚在明远县开了水运,咱们可以直接从明远县那边坐船到海津,然后再骑马,或许能赶到。”

    “可万一还是赶不上呢?”

    “哎呀,您就别万一了,事在人为,您不试试,怎么知道就不行呢?”

    喻卷秋语气重了些,“这些年来,您就是这般不争不抢的心态,才落到如此地步啊。这次朝廷选拔,是我们一次大好的机会,哪怕是最终不成,咱们努力过了,至少就不会后悔!”

    “好,既然你这样说,那本官就试一试!”

    柳妙真终于下定了决心。

    ……

    “这就是明远县?”

    一条黑灰色的的马路,足足有三丈宽,可供四辆马车,并驾齐驱。

    道路两旁,满是摆摊叫卖的小贩,他们的摊位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物品,鳞次栉比。

    更远处,还栽种了各种奇珍异草,远远看过去,姹紫嫣红一片,美丽而又不失生机勃勃。

    再看两旁行走的百姓,衣衫整洁,其中间或有身穿绫罗绸缎的商人走过,更有奇装异服,金发碧眼的异域来客。

    柳妙真跟喻卷秋二人,从马车上下来,身后跟着两个挑着行李的老仆,看着眼前的情况,柳妙真一时之间,竟被眼前的繁华迷了眼。

    在他的想象中,明远县,偏荒之地,那跟他所在的廉州没有任何区别,可现在置身其中,他才发现,明远县比他想象中的要更加繁华。

    甚至,便是京城,也看不到如此好景致,既繁华、又雅致。

    “让一让,前面的车马就让一让~”

    随着这声音,一阵“叮铃叮铃”的声音从两人身后传来,两人连忙走到一旁,那载着众人过来的商队,也连忙牵着马避让。

    “几位客官,咱们平安车队就将几位送到这了,诚惠车钱二两银子。”

    一个身穿蓝色短衫的车夫走下来,拿着一个本子,身上斜挎着一个奇怪的布包,找两人收钱。

    喻卷秋痛快地付了钱,看着面前的车夫问道:“那些人做什么的?他们身后那大车里,装的是什么动物啊?如此庞大。”

    “那是白犀牛。”

    车夫笑着同两人解释道:“听说马上就是陛下十三岁的生辰了,这些番邦人想要送上祥瑞去京城,若得陛下欢喜,指不定还能面见咱们的皇帝陛下呢。”

    “原来是这样。”

    喻卷秋点头,继续朝前看去,只见那车队里装的,除了犀牛之外,还有白熊、白狮、白虎等等凶猛异兽,当然,也有一些鸟儿,又色泽鲜艳的孔雀,还有巨大的白枭,更有凶猛而又艳丽的大鹦鹉。

    它们被装在巨大的鸟笼里,缓缓朝那海岸边驶去。

    “哎,车夫。”

    跟喻卷秋的关注点不同,柳妙真则是看着地下宽大的马路,问道:“你们这路是用什么东西铺就的?看着似石非石,好生奇怪。”

    “这个东西叫水泥,也是咱们的顾首辅发明的。”

    车夫脸上带着自豪,“顾首辅来到岭南,给我们岭南带来了番薯,让我们百姓免于饥寒,又发明的水泥,开了海市,给我们岭南百姓带来了好日子。”

    “水泥?什么叫水泥?”

    “水泥就是水泥啊。”

    车夫看着这两个客官,虽然他们衣着非凡,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物,但在明远县海市这一块,大人物他也见得多了,倒也不觉得稀奇,更何况,大人物哪有他赚钱来得痛快,便向两人做了个揖,“两位贵客,小的还有事,就不多作陪了。”

    “哎……”

    还是一旁的喻卷秋,将柳妙真对这水泥感兴趣,便从荷包里拿出了一块碎银子来,扔给车夫,“车夫小哥,还请多说两句,我们东君对这水泥很好奇。”

    “嗨,这水泥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用一些石灰石、粘土,磨成粉末,再烧成熟料,然后加入一些废矿渣,全部都磨碎,就是水泥了,用的时候,再加水,铺成路面后,要养护三个月,就可以啦。”

    车夫说道:“据上面的大人说,这种路面可以使用好多年的。”

    “是嘛,真是神奇。”

    柳妙真蹲下来,摸了下脚下的水泥路,抬头问道:“你可知道,这是哪种矿渣做的?”

    “不知道哦,这水泥都是由专门的人调配好的。”车夫答道。

    “那你怎么知道他的成分?”柳妙真又问道。

    “我有亲戚在水泥厂做事啊,我当然知道了。”

    车夫答道:“这水泥虽然使,但是却不好做,做起来灰尘大,我们这,但凡违法乱纪的人,听说全部都抓到水泥厂去做苦力了。”

    “那你亲戚也犯了事?”

    “那您可别乱说,我亲戚在里头是当的管事。”

    车夫一抬下巴,神色有些自豪,“现在这水泥好多地方都需要,用处大,我亲戚在水泥厂可赚钱了,听说科技院的人还在发明更好用的水泥,到时候,大家都能有水泥用,盖房子也更简单了。”

    是的,顾长留发明的这种水泥法,叫做土法烧水泥,做出来的水泥使用后,还需要再养护几个月,不如现代化水泥,不过他到底不是这条道上的人,要发明出真正的水泥,就要看他科技院的那些人了。

    “什么是科技院?”柳妙真又敏锐地问道。

    “科技院啊。”车夫挠挠头,憨厚地笑了两声,“我得去拉客啦,下次再跟您细说。”

    喻卷秋再次递过钱财,车夫接过银钱,这才继续说道:“科技院就是科技院,里面是一群工匠,专门制作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除了科技院之外,我们还有农业院,农业院都是一群擅长种植的农民,他们的责任就是想法子让田里的农作物长得更好。”

    “原来如此,这科技院跟农业院,都是顾大人让设立的吗?”柳妙真问道。

    “那当然是了,除了顾大人,谁还会在乎下九流的工匠跟咱庄稼汉呢。”车夫说着,怕他们还要拉着他细问,小跑着到马路边,去赶车去了。

    他拉着马车才刚走过,立马就有一些罩着下半边脸的老妇人走向前来,提着个簸箕跟水桶,将路面打扫的干干净净。

    “哎,顾大人真是大才啊。”

    柳妙真说道:“我原先对他有诸多误解,觉得他亦是沽名钓誉之辈,可今天,看到这明远县的发展,听到这车夫的话,我才相信,他真的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官。”

    “东君,您说的没错,不过,我们现在得赶紧去赶船了,否则若是错过这一趟,又得耽搁一天。”喻卷秋则是说道。

    “好,那咱们登船!”

    看到明远县的这一路,柳妙真对顾长留充满了好奇,很想要见他一面,所以对于接下来的考试,他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