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阳极则衰,阴极生阳
姜乙年纪虽小,但却细心而聪慧,安置好二人之后,又一转身来到岩洞外面,将掘出的土石分散撒在远处,之后将附近的痕迹尽可能地清理了一遍,这才从远处拾了些枯枝干草,小心地返回了洞中。
回到洞中之时,见二人还是没有醒转,姜乙只能先将拾来的枯枝干草简单地铺成了三个草席。
再扶起二人小心躺好,这才终于是松了口气。
看着中年人呼吸平稳,但是眉头依然深深的皱着,似乎极为痛苦一般。
姜乙伸手摸向其手臂经脉处,运功探查了片刻,觉察到这白衣中年人体内真气运转并无不妥。
只是奇怪的是,他体内原本的真气,似乎慢慢的全都被自己的那一缕阴寒的真气给吞噬炼化掉了,随着两股真气渐渐融合在一处,这中年人的真气远转似乎也更顺畅了一些,体内的真气甚至还变得更浑厚了一些。
姜乙奇道:“这大叔体内的真气运行,好像并无差错,怎么许久也醒不过来?”
姜乙哪知他体内的真气本就源自通臂灵猿,寻常之人修炼真气,少则三五年,多则数十年才能够打通关窍,运转真气形成小周天。
而且一般人修炼的真气,多夹杂着自身浊气,更需要反复淬炼数年之久,才能有所精进。
通臂灵猿本是上古四灵猴之一,集日月天地之精华,体内灵炁本就由鸿蒙元炁演化而来,无形无尽,浩然至大。
当初通臂以自己的灵炁为引,助姜乙走阳跷,通五穴,过三关,故而姜乙体内不止是周天已成,真气亦是纯正无极,日后若勤加修炼,修炼到圆满境界亦不会有太多阻碍。
哪知姜乙骤遭打击之下体内气血逆行,真气便也在体内又分成阴阳二龙争斗不休。
时日若长,待阴阳二龙气候已成,仍是难逃其害,而这白衣中年人体内运行的,乃是姜乙那一缕阴寒真气。
此时虽不致攻伐心脉,但是在经脉之间运转不息,却正像是人赤身行于冰雪之中,冰寒已极,导致气血凝滞不行,昏睡不醒便是像那冬眠了的蛇一般。
折腾了半日,此时已近日暮时分,想到自己先前给丁叔留言道,入夜之前定会返回,可是如今这二人均是昏迷不醒,自己又不能丢下他们就这样离去。
何况那些玄夜的刺客究竟在哪里也还未得知,自己该如何替母亲报仇,也得向这二人好好打探一番。
想到这里,姜乙只能在附近摘了些野果,将采摘的果子放在洞中的角落之后,姜乙又闪身出了岩洞,在一旁修炼了起来。
姜乙想到日间收获,只有将体内的真气尽可能地消耗掉,盘踞在胸前的一阴、一阳二龙才能不再反复冲突自身的经脉,安静下来。
月辉星煜,在这莽莽群山之中,万籁俱寂,只有一个衣着单薄,身材瘦弱的少年在不停地修炼着拳法,只见少年双臂上时而涌现出淡蓝色的光泽,时而包裹着淡淡的红芒,虽然身材瘦小,但是每出一拳,都刚猛霸道,仿佛这瘦小的身躯之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一般。
姜乙将通臂所传那五式拳法交替反复使出,这五式拳法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暗合五行变化,虽然只有简单的五个招式,但是似乎每个招式都给人一种包罗万千、变化无穷的感觉。
姜乙时而脚下生风,双拳快如雷霆,噼噼啪啪地在空中激起一阵阵的音爆之声。
时而脚步缓慢,双拳蓄势而发,似乎是在以一种极其缓慢的方式将自身的真气压缩到了极致,之后再行击出。
练了一会,姜乙只觉得胸前的阴龙不但没有像白天那样蛰伏下去,反而有一丝蠢蠢欲动的感觉。
少年刚刚踏入修炼路途,又怎会知晓,这阴龙得月辉星光而壮大,加上此时少年不停地演练拳法,体内真气鼓荡,这阴龙更好似如鱼得水,如龙入海一般。
又练了不知道多久,姜乙只觉得自己越练,就愈发感觉这阴龙有顺着胸前冲突而上之势,初时尚能压制,待练的久了,神思渐入忘我之境之时,突然感到一股寒冷的气流从胸前膻中位置冲突而上,突破璇玑,直直地贯入脑海之中。
姜乙赶忙停下动作,盘膝坐倒,此时发现之前淤塞在膻中的阴寒真气已然冲破阻碍,上行到了百会穴处。
这百会穴却不像膻中大穴那样,使得真气淤塞不前,仔细体察之下,发现这百会穴随着这股阴寒的真气冲突鼓荡之间,似乎是有呼吸一般,也在一下一下地突突跳动着,似乎是会呼吸的活物一般。
随着这股阴寒的真气顺着百会穴缓缓流下,逐渐又经过玉枕,直达夹脊关所在,与背后蛰伏的阳龙汇聚在了一处。
姜乙脑海中突然“轰”的一声。
胸前的阴龙与背后的阳龙终于又汇聚在了一处,背后那蛰伏着的阳龙仿佛突然间苏醒了一般,姜乙只觉得一股股灼热的真气从身后不停地向肩井处汇聚,继而散入双臂之中,在双臂之中行走一周后,复又冲入先前阴龙盘踞的胸前膻中大穴。
姜乙哪知体内这真气本是圆融无极,甫遇意外而始分阴阳,盘膝入定是为静,方才演练拳脚是为动。道法有云:“动而生阳,阳极则衰,静而生阴,阴极生阳,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自从双臂间的灼热真气源源不断地汇入胸前膻中大穴后,姜乙只觉得胸前寒凉淤塞之感大减,阴阳相济之下,周身无比的舒畅,自从先前走火入魔以来,从未有过的畅快感觉传遍全身。
姜乙也不敢怠慢,赶紧依着记忆中,通臂前辈传的真气运行路线,调运周身真气,继续行功不辍。
随着阴阳二龙相辅相济,体内真气终于又交汇成了一股,之前淤塞的膻中、期门、神阙等诸多穴窍,也终于被一一冲开,这股真气也顺势而下,直入丹田之中,于丹田之处盘旋交融,逐渐凝结成了一汪水潭。
只见这水潭一半蓝色,一半赤色。蓝色正是那阴龙所化,赤色则是背后阳龙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