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晋国
晋国能称为“国”,国中也不乏能人异士。谭玘能推算出来的问题,晋国人同样能预料到,甚至比梁朝更聪明的人料想的还周到。
晋国能人没料想到雪灾,但在雪灾形成之后亡羊补牢,做了足够多的补救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提前抢劫梁朝。
往年晋人骚扰梁人,多数为青黄不接的时候,且还是不管什么抢了就跑。不跑会被逮住打死啊,他们又不傻。
所以时间久了,晋人和梁人也形成了默契,即梁人为了求平安,会主动提供一些粮食,以“赈灾”的名义让晋人拿走。而晋人也少一些杀戮,尽量在抢劫时不伤梁人的性命。非是他们不愿意伤梁人,而是打仗是双方面的,晋人也会有死伤的,不是说只有梁人被伤被杀。
但是今年雪灾,这种表面的和谐共处恐怕没法维持了,晋人如果不抢到足够多的粮食,他们的牛羊、他们的战马、他们的子孙都有可能饿死。恐怕等不到春天爆发瘟疫,他们就绝种了。
人口没了何谈国家。在生死存亡之际,晋皇帝听从朝中能人的建议,决定破釜沉舟,举全国之力背水一战,打进梁朝的关卡,抢夺梁朝的田地、粮食、掠虏梁人,以求晋人的活路。
挨着晋国南京道西京道的梁国河北东路西路河东路,是一马平川广阔无垠的平原,不仅是梁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梁人的聚集地之一,拥有稠密的人口。可以这样说,梁国这三路地方所拥有的,正是晋人目前所欠缺的。
这样的一块风水宝地,晋人如果能够啃上一口,不说可以解决生存问题,至少能应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瘟疫和一年的粮食欠收问题。同时也能转嫁春天有可能爆发瘟疫的风险,使晋人尽可能损失最少的人口。
一场战争损失的人口,和雪灾、瘟疫、粮荒损失的人口相比,晋皇帝还是能算出来这笔帐合算不合算的。
不说晋人如何纠集兵力的,来说一段梁国和
晋国的历史。
梁建国初期,梁太宗借着其兄梁太祖的余威,曾试图把晋人赶出如今的晋国西京道南京道。
西京道南京道是晋国最后的平坦之地,这两道再往北是真正的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无人烟。晋人的祖先,就来自那里。
晋人的祖先是游牧民族,趁中原大乱时加入了逐鹿中原的南下大部队,见识了中原的繁华。
晋人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人口交融后,一部分人适应了中原人的生活方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掌握了农耕技术,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农耕文化的认同。
当然,什么都是双方共同的改变。与此同时,中原农耕人口也在此交融过程中逐渐接触,并了解到了晋人的游牧文化,致使南京道西京道形成了农牧兼具的文化特色。
这两道的民风刚强,民即为兵,兵均为勇,勇武善战者,纯中原人的梁太宗水土不服,失败了。
这也就是当年杨家的杨令公杨大郎杨二郎杨三郎战死的那场战争。
梁人失败,双方坐下来谈条件。梁人以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为代价,求的和平。同时还约定,晋边地发生饥荒,梁朝也要派人在边境赈济。
盟约签订后,晋人也的确遵守约定,和梁人和平相处了百年。
眼下,一场大雪打破了百年的平静,晋人为了生存,毅然决然南下抢劫梁人。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本就是这世界生存的法则。晋人百年来对西京道南京道的经营,使这两道彻底转变为农牧相结合的经济模式,为晋人带来了广阔的农耕土地,以及大量的农耕人口和先进的农耕技术。
两道以北的广阔草原和游牧经济,给晋人提供了强大的骑兵资源,再加上两道地区的农耕经济,晋人的经济模式变得更为灵活。
其经济实力也不断提高,军事上的补给也更为充足,战车、兵器等各种军事装备逐步得到完善,使原本就彪悍的晋人骑兵如
虎添翼。
两道成为晋人最具多元化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类似于梁城的存在。
而梁国这边的情况呢?
不说了,留着下次再说,不然会被气死的。
回过头来说梁帝为何派容国公去北地。
梁文官们也是推算出来晋国可能遇到了灾难,在边关还没有报警的情况下,先派出一队人马去边关安抚晋人,防止晋人狗急跳墙,骚扰梁百姓。
对,梁文官们想的就是“安抚”(赈灾),按照之前两国缔结的盟约,梁国出粮出帛帮晋国救灾。
唉,不得不说,百年来梁人的日子过的太安谧了,安谧的让他们忘记了还有世间还有战争这一说。
不替古人担忧。
赈灾原本是用不到容国公这个武将的,像这种耍嘴皮的事当然还是文官出面比较合适啊。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有位文官提出来容国公沈太尉不止一次参与过赈灾,这次对晋人的赈灾事宜,还是沈太尉领导着做比较合适。
这位文官认为:其一,沈太尉久经赈灾现场,对赈灾事宜比较熟悉,流程管理上比其他人更合适。其二,晋人野蛮凶残,有位武将出面,双方接触时也好镇住他们,省的他们狮子大开口,要起来粮食无数。
文人们把赈灾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想到了,唯独没有想到晋人不仅要梁人的粮食,还要梁人的人和命!
这就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别。筆趣庫
一群没有去过两国边境的文人,凭借邸报上的那点知识,凭空想象出来一场赈灾活动。
作为武将的容国公是如何想的呢?
容国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当场就指出来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晋皇帝面对国内将要面临的灾难,有可能会用战争来转嫁国内的矛盾,已达到度过灾难期的目的。
朝廷上只有一个武将容国公,对应的文官有几百个。结果不用说,没人听容国公的,甚至连梁帝都有点觉得沈太尉危言耸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