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三百七十三章 修路神器!

第三百七十三章 修路神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柳铭淇这几天可是尝到了当皇帝的滋味。

    家里三个不同风味的老婆,每天晚上都让他乐不思蜀。

    要不是心中还琢磨着需要让大康彻底崛起,站立在世界之巅,他还真想关着门就和老婆们没羞没躁的过日子了。

    难怪那么多人喜欢当皇帝。

    皇帝除了权力大,老婆也多啊。

    荒银一点的,数千宫女都能随便上,这辈子不知道会钻多少个洞。

    这里插一句话,现代人斥责帝辛是暴君,荒银无道,谥号为“纣”。

    但人家才两个儿子,一代贤王周文王却有一百个儿子。

    而且看看史书上面写着武王伐纣的各种理由,你就会深刻的感受到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我们现代看起来许多是优点的东西,却成为了伐纣的理由,真是可笑啊!

    柳铭淇这辈子肯定成不了纣王,他有三个老婆,两个即将入房的侍女小妾,最多再加上一个正妃也就足够了。

    莫说柳铭璟号称花丛小浪子。

    那也是因为他年轻力壮。

    你让他试一试四五十岁还这么干?

    早就成人干了。

    所以柳铭淇也警惕自己不能沉迷于温柔乡之中……咳咳,不过还是有蜜月期的嘛,过了春节再说吧!

    当然了,他也不是白天就开始和老婆们探讨人生大道。

    除了李素姬之外,两个老婆都有事情。

    素老板要忙着照看生意,霜姐姐要忙着做她的实验。

    话说巫夜霜果然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如果不是因为破瓜和新婚,她成亲之后的第二天就想回到实验室干活儿。

    对于这事儿,裕王妃还有点不大满意。

    柳铭淇倒是不在意。

    因为少年白天也有事情要做。

    理科生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习惯做计划。

    不像是文科生那样,随心所欲,基本上是随性而至,俗称为感性。

    实际上做事情,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就最好。

    应有了计划来做步骤,有了目标而去努力的话,便会更容易奋斗一些。

    早在确定要征服南诏,进一步征服中南半岛,把它们纳入自家的国土之内后,柳铭淇便开始了详细的考量。

    之前战斗的事情是一方面。

    战斗了之后怎么样让他们融入到大康的体系内,也是一方面。

    比如说文化教育,全都要用中原的学说。

    嗯,这也是废话。

    像中南半岛的骠国、逻国、黎国等等小国,全都是奉行的儒家文化。

    他们还都不想要法家文化,因为那样对他们的君权有阻碍。

    只要是传统一样,统治方法差不多,那就不是问题。

    加大教育力度,多多让那些土人感受到成为天朝上国居民的快乐,三五十年之后,他们就能成为忠实的大康子民。

    在教化人心这方面,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中原王朝,这是从古至今的真理。

    但是呢,想要达成这一目标,那就得实现中原地区和南诏、中南半岛的交通彻底畅通。

    前面说了,中原到中南半岛,是有一条河名为澜沧江,也就是湄公河与之相连接的。

    但只有河道却绝对不行,必须要有陆地通道才可以。

    柳铭淇之前便想过,一定要开山、焚林、凿道,将那些妨碍的地形尽量给清除掉,使得两地之间有着良好的交通,才可以保证联系,保证物资的进出,保证平叛和威慑。

    其中修路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强大的公路网能把一个个城镇给联系起来,这样交通便利了,一切也就都妥当了。

    不过修路还没有那么简单。

    考虑到复杂的地形,还有无处不在的雨林等等,柳铭淇只能是决定提前拿出自己的神器——水泥。

    去年冬天的时候,苗炎修缮御街道路的时候,使用的是三合土,这还是霜姐姐参与研发的东西。

    在有些时候,比如修缮道路、城墙修补等等方面,慢工出细活的地方,三合土还是很有用处的。

    但如果要比修建迅速,而且是大规模同时修建,那水泥道路绝对要优胜一筹。

    大康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去一直在南诏和中南半岛消耗,所以能一两年全部搞定,那就是最好。

    在这种情况下,柳铭淇早早的开始了做水泥的准备。

    水泥这东西其实构成很简单,石灰石、粘土、石膏,混合搅拌的时候加入适量的小块鹅卵石,增加固化坚硬程度。

    如果再讲究一点就加入打磨好的铁矿粉。

    以前最开始的时候,使用的是火山灰,实际上石灰石就可以了,而石灰石的取材明显要方便于火山灰。

    石灰岩这种东西,我们全国都有分布,是很常见的东西。

    恰好距离京畿地区最近的陕西,便是全国储存量最多的省份,差不多占据了百分之十。

    剩下的就是粘土。

    粘土这东西我们华夏人更加熟悉,景德镇便是最好的粘土出产地,于是有了畅销全球的瑰宝——瓷器。

    当然做水泥的粘土用不着那么好。

    除开了景德镇,京畿地区下面的湖北丹江口那边,就有非常大的粘土矿,这个已经足够水泥使用了。

    至于石膏就更简单了,因为比例并不大,就京畿地区的石膏矿便足以用了。

    在他还坐着船只从东北返回帝京府的时候,他便已经写了书信给老妈,请她找人去陕西购买大量的石灰石,丹江口购买大量的粘土,再在京畿地区购买大量的石膏矿。

    铁矿粉稍微麻烦一点,因为铁矿这是管制产品,可京畿地区也是著名的铁矿聚集地,以裕王府的身份地位,自然可以得到。

    等到柳铭淇回来的时候,水泥工厂的土地已经购置完毕,一口气买了两千亩不适合耕种的土地。

    由于裕王府有钢铁工坊了,融化铁矿石等等都需要高炉,所以这个技术也不稀奇,搭建钢铁工坊的时候,水利工厂里面也已经架起了一个个水泥窑。

    水泥窑的尺寸和大小都是柳铭淇给的。

    实际上水泥的制作也简单。

    将这些原材料磨成粉后,进入水泥窑里面煅烧成熟料,按照一定比例把这些干粉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水泥。

    在使用的时候,直接用河沙来调和,便可以马上使用。

    这个时代的水泥倒不用扎铁架成型,然后用水泥灌浇进去——未来的农村修的村村通,便是这样的做法。

    因为行走在马路上的不是一辆辆的汽车,而只是一些运输物资的马车而已。

    马车的承重量远远小于汽车,这种纯的水泥地面就可以。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更不是为了节约成本。

    而是如果有人知道了这些道路底下全是铁架子,分分钟就能把这些水泥路给破坏掉,挖出里面的铁出来,拿去融了做铁锅、铁锹、铁犁……等等物品。

    到时候柳铭淇才会欲哭无泪。

    为什么他们会知道?

    废话!

    这么天远地远的,你难道在大康找工人去修路?

    肯定就地解决啊!

    又能快速的完成任务,又能亲善本地老百姓,给他们活儿干,有饭吃,那就不容易造反嘛!

    你让他们修路,他们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么?

    所以还是就纯的水泥路就好了!

    这样维修起来也很方便,随时都能修缮处理。

    路基下面浇灌了水泥,周边可是寸草不生的,正好也可以防止雨林的进一步扩散。

    ……

    最近几天,柳铭淇白天便来到了这里,监督着瓷器工人们烧熟料。

    这些工人都是之前烧窑做瓷器的,让他们来做这些活儿,简直是轻松之极。

    要不是因为这是裕王世子亲自吩咐的东西,他们还根本不会上心,甚至会觉得侮辱他们的专业。

    本来就是。

    这样的煅烧熟料,稍微培训个十天半个月的人就能处理好,要他们这种熟练工人来干什么?

    而且烧制成的各种熟料也不像是什么好东西。

    裕王世子就让大家把这些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好,装入布口袋里面堆放好就行。

    不知不觉已经做了上千袋,也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殊不知,这些人觉得自己做得很快,但在柳铭淇眼里却是太慢了。

    一条c30标准的混凝土路面,做平均十米宽、三十厘米厚的一公里道路,需要整整三千立方的混凝土。

    一立方c30的混凝土便需要460公斤的425mpa水泥、500公斤河沙、1326公斤石头以及192公斤的水。

    意思是一公里便需要一千三百八十吨的水泥。

    现在一袋水泥五十斤,意思是二万七千六百袋水泥,才够修一公里道路的。

    整个南诏多大?

    整个中南半岛多大?

    依照这个产量,一百年之后公路能不能覆盖整个区域都不知道!

    更别说大康境内也需要大量的水泥路。

    所以啊!

    现在的产量扩大一千倍,可能都还不够用。

    可想而知这是多么花钱的一个事情。

    但你转过来想一想。

    虽然是花了天文数字一样的钱财,但却能彻底稳下整个中南半岛,对于后世子孙却是极好的!

    对柳铭淇的现实意义也有好处嘛。

    工厂规模大大的扩张,霜姐姐说的那二十万青壮中剩下的,不就有了工作的去处吗?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水泥厂需要的工人可就多了去了呢。

    ……

    发现建筑力学真有意思,前两天萧山一个女的不就把承重墙给打了么?

    那么小一个地方的承重墙,居然害得一栋楼都成了危楼,啧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