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归途
杨祯和昌明走出关押唐尧文的房间,天已经黑了。
两个人在共同经历了这么多以后,百感交集,相对无言。
沉默还是由杨祯打破了。“明先生,我什么时候返京比较合适呢?”
“等薛猛回来,殿下就出发吧。”昌明也没什么兴致。
“连夜就走?”杨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圣旨都下了,殿下在陇右的事都已经了了。再说了,现在天气炎热,殿下此时不走,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昌明给的这个理由是实在是不可辩驳的理由。
杨祯点点头,表示接受了昌明的意见。“行,我连夜就走。明先生终于能摆脱我了。可惜我回京城以后还要把我的本来面目暴露给更多的人。”
“刚才你讲的故事就不错啊,昌某一直在想谁会给殿下讲这样的故事。讲故事也就罢了,殿下还能背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时百年身这样的诗,真是出乎昌某的意料。这首诗是谁写的?”昌明终于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杨祯不知道,他讲的这个故事是明朝时候才有的,这句诗也是明朝时候才有的。这一个不小心就引用了前人的诗句,这有点项少龙的意思了。不过他和项少龙不同的地方是,他没办法把前人的诗句据为己有。“明先生,你是了解我的,我是个善于学习的人。我自己当然是没什么才华的,但是我就是善于学习,拿来主义嘛,对不对。那句老话怎么说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嘛。这个故事不就是我这个愚者的一得么?”
昌明听着杨祯这一段,什么拿来主义就感觉这个殿下又开始说胡话了。结果没想到他还又拽了一句文,一下没忍住,噗嗤地笑了出来。“昌某说殿下胖,殿下竟然就这么喘起来了。”
杨祯没想到自己都没有把别人的版权据为己有,还不能得到昌明的称赞,有些不舒服。“明先生,我是没什么本事,但是我还听说过那么一个成语,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下次见面,我一定会让明先生刮目相看的。我一定,一定,一定要让明先生刮目相看。”
“殿下是做大事的人,这个昌某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其实那些寻章摘句不过是腐儒所为,殿下不必效仿书生,舞文弄墨的,这都是小道。殿下不需要妄自菲薄。再说了,昌某人也曾经断言过,只要殿下愿意,中个进士还是没有问题的。”昌明再次给予了杨祯最渴求的认可。
昌明的认可一直以来都是杨祯强心剂,让他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未来。“遇到明先生真的是三生有幸啊。”
昌明还没说话,薛猛就来了。
薛猛向杨祯和昌明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搞定了唐尧文。
昌明问道:“薛统领,殿下离京多时,现在又有圣旨召回殿下。依昌某的意思,薛统领是不是护送着殿下连夜回京?”有些事不仅要做,还得说。没有人比薛猛更适合听这个话了。
薛猛倒是没想到昌明提出这样的要求,他又看了看杨祯,用眼神询问杨祯是不是要连夜启程。
“天气太热了,趁着晚上清凉,咱们就出发吧。咱们在陇右的事都已经完结了,早点回京也是好事。”杨祯也表示同意昌明连夜启程的意见。
“既然殿下和昌大人已经决定了,末将这就去准备。”
“我不坐车了,骑马吧。还快一点。”
薛猛还是非常有效率的,毕竟是御前侍卫,基本上能到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就这样,在这个炎热的夏夜,杨祯离开了陇右。他不知道的是,他和陇右的缘分还远不止于此。这次来陇右仅仅是蜻蜓点水而已,再次来到陇右一定会给他不一样的感受。
回去的路上,杨祯想到了来时看到的天鹅座,但是在这个夜晚,他没有看到天鹅座。他不仅仅是没看到天鹅座,他连月亮也看不见。
杨祯突然发现,这回去的路不如来时的路亮啊,他突然想起一个成语,叫前途无亮。他不知道京城还有什么样的难题在等着他,他只希望能给他安排一点富裕的地方,比如江淮,至少还能享受享受。这陇右,鸟不拉屎的地方,他在陇右是一顿饱饭都没吃啊。没吃饱饭倒还罢了,还tmd增加了吃糠麸的经验,他想到糠麸就要做噩梦了。
杨祯还在思考未来,雨就下起来了。
几个月没有下雨的陇右,终于下雨了。
对陇右的老百姓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雨,而是未来,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