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浑河血战
自萨尔浒一战,明军大败后,辽东地区岌岌可危,万历皇帝朱翊钧于是罢免辽东经略杨镐,以熊廷弼代替。
这位文武双解元确实不错,招抚流民、营建城防,亲自带人抵御努尔哈赤,辽东地区开始逐渐安定下来。
奈何,熊廷弼能力虽强,但情商或者说政治能力很低,得罪了明末最坑的言官群体,姚宗文等人回朝后就在刚继位的天启皇帝朱由校面前大肆诋毁他,迫切的想要把熊廷弼罢免。
前文说过,熊廷弼是个暴脾气,面对言官的诋毁,一开始他还极力辩解,辩着辩着脾气一上来,老子不干了,爱咋咋地。
朱由校:……心累!
熊廷弼自请去职,顺带还把万历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还了回去,对此,朱由校也没啥办法,只能准奏。
随后,经过廷推,以大臣袁应泰代替熊廷弼为辽东经略……这是步毫无疑问的臭棋,明末三袁,袁可立、袁崇焕、袁应泰三人论及忠心,可能分不出,但论能力,袁应泰实在跟另外两人没得比。
袁应泰上任辽东不到一年时间,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丢失,袁应泰本人自杀殉国,辽河以东全部沦陷。
而在袁应泰任辽东经略的这段时间内,明朝朝堂上也没闲着,移宫案后,朱由校登基,以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以心腹太监魏进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说魏进忠可能部分人不认识,但说到另一个名字绝对让人熟悉,没错,他是魏忠贤,江湖人称……不,明朝时称九千岁!
客氏、魏忠贤两人联合,阉党就此开始出现,新一轮的党争开始了,阉党对线东林党。
东林党不愧是政治斗争熟练的团体,在客氏进封奉圣夫人、魏忠贤进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时就意识到,不能让这俩人联合。
东林党首先将矛头对准客氏,依托旧例,让朱由校把客氏赶出宫去,朱由校很听话,立刻赶走了客氏……当天又召回来了。
理由是自己一刻也离不开乳母,很好,这个理由非常强大,生母已逝、养母被赶去养老,现在就剩的乳母照顾自己,你们还要赶人吗?
东林党瞬间无话可说……才怪!
皇帝不听忠臣谏言,将乳母再次召回宫中,后果就是谣言四起,说客奶妈子淫乱后宫,跟朱由校两人有一腿。
呐,万奶妈子万贞儿与成化皇帝可以确认是污蔑,但客氏……她确实是奶妈,而且,她长得非常美艳,这就是问题。
少年皇帝遇上美艳奶妈,两人还一刻不离,这本身就引人瞩目,流言再一推波助澜……正如黄泥巴掉进裤裆,不是也是了。
不然,皇帝难道还能证明自己跟奶妈没关系吗?如何证明
【你怎么证明你是你已故老爹的亲儿子?】
客氏很美,皇帝离不开她,怎么办呢?
答案很简单,找个更美的人送到皇帝身边就是了,于是乎,史上五大艳后之一,懿安皇后张嫣登场。
古代有四大美女,这几乎是人所共知,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人还有另外的称呼,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除了貂蝉是个假人外,另外三人确是一等一的超级大美女。
而四大美女之外,就是五大艳后了,春秋郑国公主夏姬,据说因美貌亡一国、两卿,无法言喻的美了属于是。
第二个,三国甄宓,江湖人称洛神,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说得就是她,据传《洛神赋》就是她小叔子曹植写她的,虽然很扯。
第三个,北齐高洋的皇后李祖娥,这个也是非常漂亮,结局也是一如既往的惨,高洋死后被高湛强行霸占,亲儿子还被高湛杀了,最后出家当尼姑。
第四个,隋朝杨广的皇后萧氏,漂亮是很漂亮的,惨也是一如既往的惨,但关于六位帝皇玩啥的……很扯,因为杨广死的时候她已经五十多了,除非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可汗、李世民这些人真的老幼不忌,不然不太可能会发生啥。
最后就是张嫣了,明朝皇后这个群体中,出名的很多,比如马皇后、徐皇后、张太皇太后,但以美貌出名的,她是第一。
张嫣的美也几乎是最被认可的,因为这是全国海选出来的美女,是先从全国适龄少女中选出五千人,再过八关,层层选拔,最后选出的皇后……奈何,天启皇帝爱木工不爱美女呢!←_←
都说明朝皇帝出情种,比如洪武、永乐、成化、弘治,但显然,这些情种里并不包括大将军朱厚照、老道士朱厚熜、白银皇帝朱载坖、三大案首朱常洛、木匠皇帝朱由校。
因为他们对美女并没有多少喜欢……朱载坖、朱常洛你俩一边去,而是更专注于自己的爱好,打仗、修仙、木工。
很不幸,张嫣碰上的刚好就是不爱美女的其中之一,对于朱由校来说,有跟美女腻歪的时间,还不如多刨两块木头。
嬴政:……
刘邦:……
刘彻:……
曹操:暴殄天物啊!
高欢:心痛到无法呼吸!
朱温:玛德……好气!
朱元璋:你们仨是不是想曝尸荒野
朱棣:三个老色鬼,别地骚去!
李世民:哈哈哈,怼他们就对了!
雍正:就得这么治他几个!
所以这就很迷,一边说朱由校荒淫,跟乳母客氏腻在一块,一边又说这家伙超喜欢木工哪个真,哪个假?
哦,对了,还有说朱由校是个文盲,喜欢太监的……也就是男同,代表人物高小姐,是个太监。
说他爱美女吧,本身他老婆就是个超级大美女,也没听说俩人有多恩爱不是?
说他爱太监吧,除了那个高小姐外,也没其他出名的漂亮太监。
要说他爱木工吧……传世作品何在?
传闻非常之多,证据却少得可怜,也因此,这天启一朝也让人很难看个明白。
回归记载,说的是客氏与魏忠贤狼狈为奸,反击东林党人,两人联手擅权弄政,厂卫横行。
但同时,朱由校即位后,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六部,东林党势力空前膨胀,号称“众正盈朝”!
代表人物有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孙承宗、袁可立等人,都在天启朝担任重要职务。
至于泰昌朝还在朝廷活跃的浙党领袖方从哲等人,已经被排挤出去了,东林势大,容不下其他党派。
想当官,东林党优先,至于其他的,抱歉,没位置,再有能力也不行。
也因此,大量其他党派人员集体团聚到魏忠贤身边,跟着九千岁一起打击报复东林党人,也就是俗称的阉党。
朝堂上斗得热热闹闹,关外却是横尸遍野……什么盗将行
天启元年三月,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再次率军攻打辽东重镇,这次他攻陷了沈阳,明朝总兵尤世功、贺世贤战死。
沈阳即将失陷,辽东危急,于是朝廷调拨陈策、童仲揆、戚金、秦邦屏等人率浙兵、土司兵前往助战。
这就是浑河血战,参战双方分别是明朝浙兵,传说中最后的戚家军,石柱土司兵,江湖人称白杆兵,敌对方为后金八旗兵。
天启元年,让努尔哈赤忌惮的熊蛮子熊廷弼离开了,接替的只是个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袁应泰。
绝佳战机就在眼前,以努尔哈赤的精明岂能看不到,于是他领着八旗兵又来了,于天启元年三月直逼沈阳,猛攻城池。
辽东告急,沈阳即将陷落,明朝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急征精兵赶赴辽东援助。
白杆兵、戚家军就是在这时接到调令,奉命驰援辽东。
戚家军源于戚继光,这个应该不用多说,其创造的逆天战损比,也一直让人仰望。
至于白杆兵,源于明末名将秦良玉,这是位女将,也是唯一一个被记载在王朝将相传中的女将。
许多人谈及唯一两个字容易抠字眼,随即谈起商朝妇好、唐朝平阳公主,但问题是,那两位也不在王朝将相列传不是?
还有谈花木兰的……木兰有没有真人有点难说,但一定不姓花,因为花姓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徐青藤给加的姓。
木兰是否有真人一直有争议,但很大程度上这人不可能姓花,因为木兰的姓有五个版本,一说姓朱,一说姓韩、一说就姓木兰、一说姓魏、最后才是姓花。
说回秦良玉,这是位川妹子,身高在一米八以上……我得仰头看女将军,通诗书、擅骑射,嫁与石柱土司马千乘。
白杆兵就是秦良玉为马千乘所训练出的一支强兵,在万历二十六年的播州之役,平定杨应龙一战中,夫妻俩首次率白杆兵参战,连破七寨,战功为南川路第一。
援辽之战,秦良玉遣哥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带着数千白杆兵前往,自己则筹备粮草,保障后勤。
很大程度上,白杆兵参战都是自带军粮,但也是因此,石柱土司最后陪着明朝一起灰飞烟灭了。
说回正题,援辽之战,白杆兵是和戚家军一起来的,听说沈阳城已被后金攻占后,总兵陈策下令还师,不准备再打。
但手下将领很激动,表示不打仗俺们来这干嘛,旅游吗?陈策没辙,于是带着白杆兵、戚家军与后金开战。
两支军队分为两营,白杆兵在秦邦屏的率领小下先行渡河,在桥北立营。
童仲揆、陈策、戚金则带着戚家军在桥南立营。
白杆兵在前,自然先行遇上八旗兵,八旗骁骑的冲锋很厉害,人数也比白杆兵多,但白杆兵组织严明,使用的又是上带长刃下配有铁环的奇怪兵器,跟明军平常使用的兵器不一样,让八旗兵很不习惯。
打头的精锐红巴牙喇军经过一番恶战被白杆兵击败,当场退缩回城,让八旗上下异常震惊。
骑兵没冲破白杆兵列阵,努尔哈赤于是连忙遣步兵配合骑兵攻击,然而白杆兵死战不退,顶着八旗步骑猛攻,硬是毙敌数千,打得八旗铁骑纷纷坠马。
后金军参领西佛先、佐领席尔泰、格朗当场阵亡。
白杆兵奋勇血战,先后击败后金正白旗,正黄旗,击斩落马者二三千人!——说法源于清朝谷应泰的《明史记事本末》记载。
白杆兵营寨久攻不破,让努尔哈赤非常头疼,关键时刻,汉奸李永芳找到被俘的明军炮手,亲自解开捆绑,悬赏千金,用火炮来攻击白杆兵。
由此,白杆兵全军覆没,主将秦邦屏、参将吴文杰、守备雷安民等人全部力战而死。
问题来了,白杆兵鏖战八旗兵的时候戚家军在干嘛呢答案是他们在看戏,两支军队不合,一方有难,互不支援,最终导致了惨剧发生。
另外,时任辽东经略袁应泰手握重兵也没有出兵救援,眼睁睁看着白杆兵、戚家军前后全军覆没,就是不救。
白杆兵集体阵亡后,后金八旗开始将目光看向了桥南的戚家军。
戚家军布阵于浑河五里之外,列置战车枪炮,掘壕安营,用秫秸为栅,外涂泥巴,后金八旗消灭白杆兵后,迅速渡河把戚家军团团包围。
后金八旗消灭白杆兵后,得以集中兵力攻打戚家军营寨,陈策、童仲揆、戚金等将领沉着应战,积极布阵。
先以火器射击,杀伤相枕,火药用完后,两军开始短兵相接。
战斗很激烈,戚家军的步兵没有弓、撒袋,他们持三尺长的竹竿枪和腰刀,披甲胄,外套一层厚棉,刀、箭不入。
在夜幕时分与八旗兵交战,一度胜负未分,但随着后金增援部队加入,戚家军逐渐溃败。
后金一边则是前后损失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彦、雅木布里、西尔泰、郎格、敦布达哈、木布、禄汪格等将领。
至于辽东的兵马,在总兵朱万良、姜弼的率领下,三万援兵,走到白塔铺后,就观望不战。
只派了一千兵马为哨探,遇到了后金的将领雅松,雅松被吓得望风而逃,明军见此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后金左翼兵营前。
努尔哈赤闻报非常生气,这又不是白杆兵、戚家军,你怕个屁,于是遣贝勒皇太极率军出战……交战之后,明军的表现让皇太极瞬间安定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差劲。
三万明军,被皇太极带着几千兵马追杀,一路败逃,损失惨重。
彼时还在跟八旗兵鏖战的戚家军眼见敌人越来越多,连忙派人向袁应泰求救。
奈何这家伙已经被吓破了胆,以后金兵强大,派兵也扭转不了战局为由,拒不答应出兵。
援兵断绝,陈策、童仲癸、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校共120多人集体殉国,戚家军也随之湮没于浑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