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论成化朝四处征战的底气
打建州、征西南……朱见深表示挺忙,成化朝的武将大概挺乐呵,因为立功的机会太多了!
自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派兵彻底扫平云南,同时令沐英镇守后,西南渐渐安定。
当然,这安定只是表面,暗地里明朝能完全控制的地方其实并不多,多数还是要靠当地土司治理,毕竟,西南这片地方,尤其是云南,独立太久了。
从唐朝时期南诏崛起开始,到宋代,大理国承继,元朝虽然灭了大理,但段氏依旧当着土皇帝,元朝对云南的掌控显然并不深。
到朱元璋灭云南梁王后,深感这片地方控制难度之大,于是大量迁移汉人进入云南,同行的还有不少军户。
现在云南人寻根探源,基本都会提到一个地方——南京柳树湾,缘由就在于洪武大移民。
移民汉人入云南的同时,朱元璋还将原来云南地区的人迁移到山东等地,以汉化少民。
其次,一把火几乎烧光了南诏、大理等政权的文字、史料,断了少民根本,再加上改土归流,一代代下来才有之后的永历小朝廷以云贵为根本。
言归正传!
明朝成化年间,西南都掌蛮作乱…作乱的原因跟明朝的改土归流很有关系,官员不懂处理少民事务,造成了官民矛盾、民族矛盾。
朱见深登基之初,听说西南叛乱,本来是打算直接出兵的,但大臣周洪谟反对,建议招抚。
朱见深听取意见,准备在当地重新设立土司,让少民首领都掌蛮来协助明朝管理当地。
万万没想到的是,朝廷想法很美好,现实操作却很骨感。
负责招抚事宜的都御史汪浩设计诱骗少民首领进见,砍了270多人,直接造成民族矛盾激化。
没说的,你把人首领都杀了,人肯定是要报复的,于是战争开启。
战争初期,都掌蛮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连续歼灭贵州、四川的多路明军,攻破多座城池。
于是,成化三年,朱见深以程信、李瑾为统帅,调集大军围剿都掌蛮,至于这大军具体多少……有说十八万,有说二十万的,反正不具体。
成化四年,战争结束,明军获胜,都掌蛮遭受重创,一直到万历朝也没再发生大规模暴乱。
至于为什么只到万历朝,因为万历朝西南土司又搞事了,播州杨氏,七百年大族,一朝团灭,即万历三大征!
话说为什么明朝土木堡之后,不过十来年,朱见深就再次雄起,四处征战嘞?
四个点,一是景泰朝把朱祁镇搞出来的烂摊子收拾了大半,没多少遗留问题,朱见深需要解决的,仅仅只是天顺朝的烂摊子。
二是朱见深拿细水长流的开中法换了短暂辉煌。
朱元璋设立的开中法,要求商人运输物资到边境换取盐引,拿到食盐的售卖权。
由此,将朝廷的财政压力转移到商人身上,同时保证边军的稳定供血。
然后,朱祁镇打了个土木堡,开中法没坏,边军先让他搞坏了。
朱见深登基后,面临诸多烂摊子,急需用钱,他比崇祯聪明些,知道一味加征百姓税收只会让自己的敌人越来越多。
于是,他盯上了开中法,告诉商人不用再拿物资换盐引了,拿钱就行,多少钱换多少盐引。
有这好事,商人们自然是兴奋的,很快,无数金银流入国库,朱见深才有那个财力南征北战。
成化后期,眼见战神留下的烂摊子基本被自己收拾得差不多了,北边的蒙古、女真,南边的流民、瑶族、西南土司也让自己打服了,国家大体承平。
于是,朱见深堕落了,开始享受,但他依旧没有放过开中法,反而拿这盐引公然赏赐王公贵族,直接造成边军系统崩坏。
到弘治朝就更坑了,明君朱佑樘直接废除开中法,让商人们用白银换盐引,于是,边军的血条直接让他断了。
接下来的正德想要打仗,都得自己带着银子去边境,发了粮饷才能让边军跟着他打蒙古。
嘉靖朝更惨,卫所军户制度基本已经凉凉,于是只能搞募兵制,著名的戚家军就是这时候诞生的,同时期还有俞家军等。
三是重启马政,这个是宣德朝和正统朝共同的锅。
永乐朝后,急于休养生息的朱瞻基直接下令削减战马的培养,导致马政渐渐崩坏,至于战神……还是土木堡,一次性报废四万骑兵,战马就更多了。
于是马政彻底崩坏,景泰都没救回来,摊子就留到了朱见深的成化朝。
为此,朱见深登基后设立了纳马赎罪,将纳马赎罪正式归于司法条例,有罪过不要紧,只要不是杀头的罪,大多数罪行是可以拿战马抵消罪责的。
那家伙,跟议罪银有点仿佛,违法的人自然高兴,由此战马再次被大量养殖,成化朝数出边塞,跟马政的好转显然有很大关系。
毕竟,你去草原打仗,不可能全靠步卒、靠火炮,你的战马跑不过别人,结果只能是……
蒙古:我是个斗者,现在正在被大明朝廷的斗帝追杀,但我丝毫不慌,因为,他的马没我的快!~( ̄▽ ̄~)~
另一个就是军队的整顿了。
还是战神的锅,土木堡之后,景泰朱祁钰和于谦两人建立了十团营制度,调整了三大营精锐丧失后的京营惨状。
然而,这一切努力在夺门之变,战神复位后宣告终结。
战神朱祁镇,据说不光废了十团营等等制度,连朱祁钰派去赈灾的事他也要横插一脚。
明明赈灾的官员、军队、粮食已经到达灾区,但战神为了证明自己比弟弟牛掰,于是又给全召回朝廷,重新派人。
一来一回,据说死了数以万计的灾民,战神……只能说不愧是战神,干的事永远出乎人性!
言归正传!
天顺八年,朱祁镇嘎嘣后,朱见深一上任就立刻整顿军队,最终确立了十二团营制度。
将京营四十万军队划分为一等精锐团营、次等候补军队,有老弱病残的,相互填补,同时清查军中劳役状况。
当然了,十二团营制度毕竟治标不治本,相比于洪武的铁血治军,永乐的三大营,十二团营就显得不是很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