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除了渣,啥都好
自新末大乱到天下再度一统,历时近20载,其间战乱连年,大灾大旱不断,百姓伤亡惨重,十余二三……
刘秀创建的王朝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为了使饱经战乱的中原大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刘秀果断选择息兵养民。
例如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时,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趁匈奴内部生乱,实力衰弱之际发兵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
这要换了杨广之流,可能就答应了,兴冲冲去打仗,但显然刘秀不是杨广,好大喜功也跟他不沾边,所以他拒绝了,坚持发展民生。
杨广:被踩的人换了?哦,换朕了!
杨坚杨广:你就不说点啥?
李世民:亡国之君,他有那个脸说吗?
杨广:“……”
我忍!
刘秀非常勤政,应该说成为明君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勤政,再加上强大的政治能力,才能成为明君。
刘秀也不例外,朝廷初立,百废待兴,他要做的事很多,所以勤政是基础,总结一句话,时间很紧,任务很重。
他多次发布释放奴隶和禁止残害奴隶的诏书,让从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隶的问题得到改善,也让战乱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他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百姓卖身为奴的现象得到减少,发放粮食赈济百姓,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罢免贪官污吏,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极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重点说说整顿吏治这一块啊,刘秀表现得非常严苛,当然,是对官吏的严苛。有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集团奢侈腐化的积弊,刘秀上位以后即大力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吏,选拔贤能为地方官吏。
他对地方官吏要求非常严格,赏罚都从重处置,有功者重赏,有过则重罚,经过他一番整顿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的美誉。
对官吏严苛,这事儿只能说有利有弊,利处自然是官场风气为一一变,贪官污吏逐渐退场,至于弊处……
同样是因为严苛,导致了一些高官因为一些小过错而受到严惩,例如大司徒伏湛因为没有报告河南尹和司隶校尉在高庙争执的事而被罢官。
大司徒韩歆因为多次直言进谏而被罢官,最终受责自杀,大司徒戴涉因为举荐的太仓令犯罪而受到牵连死于狱中。
大司空宋弘因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弹劾上党太守而被罢官,大司空朱浮因卖弄国恩而被罢官。
三公贵卿,战战兢兢,高官显贵,小心翼翼,以上种种,不得不说确实是刘秀的过错。
但你如果联系他的另一个目的,即中央集权的话,那你会发现,他专门打击的就是三公高官。
同样是因为西汉出现的问题,即三公权重,所以刘秀渐渐将三公权柄下移,虽然设立了三公的位置,但一切行政大权都被他划归给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
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分掌各项政务,其下设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
至此,天下事皆禀尚书台,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三公,至此彻底成为备胎,虽位高,权力却小,也就能给皇帝递些建议,干着参谋的事儿。
所以,前后联系一下,你就会发现,秀儿之所以打击三公,处置伏湛、韩歆、戴涉、宋弘、朱浮,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夺权。
这就像朱元璋废丞相一样,都要先让丞相犯错,啥?你说没犯错咋整?那嘴长你身上,别人犯没犯错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
秀儿只是没有老朱这么狠,老朱废个丞相,砍人无数,至于秀儿,手上虽沾了官员的血,但是很少。
朱元璋:秀儿确实厉害!
刘秀:重八,你别太过分?
朱棣:叫你一声秀儿不可以吗?
刘彻:老四,欺我大汉无人?
嬴政朱元璋:老朱,人都叫你重八了,这你能忍?怼死他!
康熙刘秀:朱家的真没礼貌,换了朕可不忍他,必须怼回去!
两朝互怼,加两朝拱火,晋、隋、唐、宋、元表示这瓜很赞!
再说裁撤官吏,合并郡县这一点,这就跟杨坚干的事儿一样,都是将那些多余的官职撤消,无用的废物点心清理出体制之外。
另外,由于西汉郡国并行加上推恩令的缘故,一些封国小得可怜,你说这封国是个县吧,但其对标的是郡,说是郡呢,又没一个郡大。
总结一句话,地盘就一点点,官员却有亿点点,地不多人多,人多事还多,净添麻烦。
要还是西汉那一系当皇帝,可能捏着鼻子忍了,但刘秀忍不了,他最看重的只有南阳宗室,至于其他的,除了一个亲戚的名头还有什么联系?
一旨令下,给朕削他,哦不,给朕合并郡县,清理废物,至于宗室,没出五服的养着,出了五服,该干嘛干嘛去,这天下姓刘的可多了,又不个个都是朕的亲戚!
此外,施行度田制,抑制豪强兼并土地,这是个人认为秀哥除了统一天下外干得最猛的一件事儿。
人人都知道刘秀起家靠的就是河北豪强世家的大力支持,比如上谷、渔阳两地太守,比如真定王刘杨这样名为刘姓宗室,实为地方豪强的人物。
当时河北集团的将领主要就有吴汉、耿弇、寇恂、景丹、王梁、盖延、耿纯、任光、李忠、邳彤、万修、刘植等十二人,无不是战功卓越的大将,且当时的皇后郭圣通也是出身河北,势大难治。
此外,邓禹、朱佑、贾复、刘隆、岑彭、杜茂、陈俊、马武、马成,云台二十八的其中九位出身南阳集团。
冯异、祭遵、铫期、臧宫、坚镡、王霸、傅俊,云台二十八将之七出身颖川集团。
这些人都是跟着秀哥打天下的有功之臣,且还都是打仗贼猛的那种,奈何这些多数出自豪强之家,与地方势力联系很深。
所以,开国之后,秀哥一方面给他们封侯赐金,分封列侯三百多位,给足了面子和地位。
一方面却是迅速解除兵权,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仅有寥寥几位如邓禹、贾复依旧享有参政之权。
一切行动都很顺利,将领们都很乖觉,一个个老实听命,看到这里,秀哥满意点头,接下来,该发大招了,比如—度田制。
简单来说这个制度就是要丈量田亩,清查人口,登记造册!
可这个制度一出,所有豪强都怒了,姓刘的不道德啊,你老老实实当你的皇帝,我们没事儿兼并兼并土地,大家和和气气的多好,你查什么户口?量什么田亩?
豪强世家很愤怒,作为豪强世家,谁家还没有点儿隐田、隐户了,大家不都是心照不宣的吗?
鞭打百家奴,醉卧百姓女的日子多快活,泥腿子嘛,贱命一条,跟草一样,死一茬又长一茬,永远割不完的。
以前他们都这么干的,皇帝知道但没管,直到王莽那二愣子,上来就动蛋糕,于是王莽凉了,现在你刘秀又想来试试?
豪强世家很愤怒,所以后果很严重,豪强世家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兵祸再度蔓延,尤其是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说白了所谓贼匪就是这些世家豪强,利益足够时,他们是维护安定的能人,至于利益不够,杀些人让出利益也就够了。
至于战乱会死人?抱歉,那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自家能活舒服就行了,管他万民生死,与我何干?
一时间,这个新生的王朝处处起烽烟,时时有伤亡,见此,秀哥很平静,这个结果他早料到了,所以他才会收归兵权。
说白了单一的豪强世家他不怕,他怕的是手下大将跟着造反,两相联合,那结果……要命。
面对各地的反抗,秀哥实行了剿抚并用的手段,一方面遣使去到郡国,宣扬政令,让百姓知道国家政令究竟是什么,让被鼓动的百姓回归乡野。
另一方面,将乱军首领迁往他郡,赋田授廪,切断他们与老巢的联系,换句话说就是直接切了豪强世家的基本盘,给了豪强世家最严重的打击。
一番手段实施后,豪强世家安静了,没办法,打不过嘛,只能受点儿委屈咯,这不是怂,这叫从心,然后就出现了牛马牧于野,邑门不闭的大好局面了。
要不说豪强世家都是贱皮子呢?你不把他打疼,他就不知道怕,而打疼之后,恭喜你,收获了无数孙子,乖得不能再乖的孙子。
此后,度田制成为了东汉的定制,因各项政策措施的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为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明章之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所以,以后别说秀哥没动豪强世家,人只是没动干净,且秀哥还在的时候,你见哪个豪强,哪个世家敢蹦跶?真当秀哥碾不死他?
总结一句话,开国皇帝,从无弱者,哪怕是晋武帝司马炎那等贵三代,也跟弱者没关系,他只是后期堕落。
司马炎:正吃瓜呢,又聊到朕了,能不能给个好评,每次这样说朕很尴尬哎!
杨坚司马炎:好评?太康之治还不错,不过羊车巡幸、八王之乱更出名,你想要哪个好评?
刘裕司马炎:好评啊?朕想想,哦,对了,你儿子不错,傻得很可爱,另外你大晋有俩皇帝去北方作客了,多才多艺,舞跳得不错,所以人没了……
朱棣司马炎:好评?哦!听说你那俩儿媳挺“贤惠”的,嗯,一个闲一个会,合称“贤惠”闲的那个天天宠幸美男,帮你儿子戴帽子,会的那个帮异族皇帝生了仨儿子,仨儿子哦,厉害吧?
李世民司马炎:哇哦!仨儿子啊,可惜不是你儿子的,唉~
司马炎:卧槽,怼这么狠,朕招谁惹谁了?
曹操:哈哈哈~这瓜吃得……真舒坦!
曹丕:爽~
曹叡:奏乐~
赵佶:憨货,还要好评,这不找骂吗?
赵匡胤赵佶:你给劳资缩回去,我大宋要再被骂,劳资以后见你一次削你一次!
赵佶:哦,明白。
赵桓:父皇也是傻……
赵匡胤赵桓:还有你跟赵构,缩回去,别露头。
赵桓:是是是,太祖爷别动气,我这就消失。
赵构:我也没说话啊,干嘛拉上我?
咳,话题继续,因一系列利民政策的实施,到刘秀统治的末期,人口数量已再度达到了两千多万,比新朝末年增长了一倍还多,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
最后说说秀儿的后宫,秀儿那句娶妻当得阴丽华俺们都知道,昆阳战后次年,秀儿便如愿娶了阴氏为正室。
但仅仅一年不到,秀儿为巩固与真定王刘杨的联盟,再娶刘扬外甥女郭圣通为正室亦宠之。
呐!看不出来,秀儿还是个多情种,两个女人他都爱,这一点上,秀儿跟流氓,哦不,刘邦算是一脉相承。
随后,郭圣通和阴丽华共为刘秀生下五子,到秀儿称帝即位之后,两女并为贵人,无高低之分。
建武二年,因为阴氏家族不如郭氏,加上阴丽华看得明白,主动辞后,郭圣通因而被立为皇后,其所生长子刘彊被立为皇太子。
秀儿因此甚感有愧于阴丽华,益加宠遇,至建武十七年,秀儿废了郭圣通,改立阴丽华为后。
至建武十九年,秀儿又以阴丽华长子东海王刘阳,聪敏有人君之度,加上皇太子刘彊主动上表辞位……唔~挺聪明,不主动上表的话,可能就是被动让位的结果了。
秀儿于是废刘彊为东海王,改立刘阳为皇太子,并为其更名刘庄,即日后的汉明帝。
不得不说,秀儿属实有点渣,但除了渣之外,也实在没什么其他过错了,总评,这是一个气运、能力双重爆表的男人。
公元57年,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
刺史及两千石高官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不久,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