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英雄总是蒙冤死
【也正是因为不愿给王振送礼,于谦被诬陷下狱,随后因为山西、河南两省百姓、官吏、藩王极力求情于谦方才被释放出狱,继续为官。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瓦剌太师也先领兵犯境,大兵压境,而北京城中缺兵少将的情况下,不少官员提议南迁避祸,是于谦力排众议,坚请固守,与孙太后拥立铖王朱祁钰登基,稳定人心,是为明代宗。
同时整顿兵备,部署要害,率大军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亲自督战,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持朱祁镇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让也先无隙可趁】
朱棣:御驾亲征被俘,丢人呐!
朱元璋:就这水平也就跟宋室徽钦二帝一样,实在丢咱的脸。
赵佶朱元璋:你礼貌吗?
赵桓朱元璋:这是父皇的锅,朕不背。
【北京保卫战,他以文臣之身肩抗一国之重,说大些,没有这一战之威,没有这一文人,明朝可能传不到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
可惜,好人难长命,一战后,明朝与瓦剌和议,朱祁镇被放回,尊太上皇,幽禁南宫,于谦则继续备战,加强边防,忧国忘身,但他性格太过刚直,招致众人嫉恨。
天顺元年,代宗朱祁钰病重,加上子嗣早夭,朝廷不稳,因此石享、徐有贞等谋划助朱祁镇复位,更有孙太后默许,成功发动“夺门之变”
这一政变后,朱祁镇复位,朱祁钰不久病死,死后不许葬入皇陵,也不许以皇帝身份入葬】
朱元璋:混账东西,忘了是谁给他收拾烂摊子了!
朱棣:……
朱棣欲言又止,幽禁南宫,皇陵不许入,皇帝身份不被承认,这兄弟俩一个比一个狠,也真是够可以的。
【朱祁镇复辟后,石享、徐有贞等诬陷于谦“更立东宫,“谋立襄王子”虽然朱祁镇曾说“于谦实有功!”但当徐有贞说道,“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时,也是毫不犹豫痛下杀手。
确定要杀于谦后,几人马不停蹄搜集证据,可惜找来找去毫无所得,无奈,只能随意捏造了一个罪名,便是“谋立襄王子!”
可惜这个罪名站不住脚,没有实质证据,也由此,徐有贞说出了这个全史第二臭名昭著的罪名“意有之”虽无显迹,意有之!
这话什么意思呢?意为:虽然没有实质的罪证,但是却有这个意思】
朱元璋:好一个“意有之”无耻之尤!
朱棣:莫须有杀了岳飞,意有之杀了于谦,真是……
评论倒是发出去了,可惜关键的莫须有,岳飞几字全成了xxx。
康熙:说你朱家盛产奸臣可不是冤枉你们。
嬴政:嗤,何其可笑的罪名,这得是有多无耻。
【明天顺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北京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经拼死守护的城池前,得到了最后的结局–斩决!
史载:于谦死而天下冤之!但鲜有人知,于谦死后有教谕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文武大臣也该全部处死,更有甚者,一千户上书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刊印全国。
仿佛,这座城池并不曾发生战乱,所有人都齐齐忘记了有这么一个人曾经率军抵御敌寇,护住了这满城生灵】
嬴政:一群混账东西!
孔丘:记仇而忘恩,逐利而忘义!
【于谦死后,其儿女被发配戍边,一直到成化年间方才被赦免,锦衣卫到他家中抄家,却发现一代朝廷重臣,少保家中除书籍、皇帝御赐的东西外,别无他物,家无余财。
真是老鼠见了崩溃,锦衣卫看了流泪!成化初年,朱见深登基,于谦方才被平反,同时,朱祁钰也被恢复帝号,入葬皇陵。
至弘治朝,于谦被追谥肃愍,万历朝改谥忠肃,也是于忠肃的由来,后世祭祀不绝,清朝曾有人赞颂道: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明史》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纵观于少保一生,清正廉洁,政绩斐然,为百姓所敬,力保北京抵御瓦剌,军功卓著,仰无愧天,俯无愧地,为官无愧于民。
他是英雄,更是民族的英雄,他重社稷,轻君王,爱的是天下万民,而不是一朝皇帝,假设北京不能保全,瓦剌南下,又将增添多少杀孽?
意难平者,恨于谦为国为民不得善终,英雄为何总是蒙冤而死!】
张飞:确实意难平,俺想做英雄,可这样的英雄还是算了,无论后世如何受推崇,死得终究太过憋屈。
夏侯渊:嘿嘿!不是死得憋不憋屈,是你张翼德做不到人家那样。
张飞夏侯渊:俺做不到难道你能行?总是嘴臭。
夏侯渊:你……
刘备张飞:行了,少说两句。
曹操夏侯渊:你也别净惹事儿。
朱元璋:惜乎于谦未生于本朝,不然必不致有这等下场。
乾隆朱元璋:开什么玩笑,就你那个杀性,于谦能不能活到原来那个年龄都是问题。
朱元璋乾隆:不会说话少说话,你看咱杀的有几个不是贪官污吏?
乾隆朱元璋:官不官的先不说,你就说你杀了多少功臣吧!
朱元璋:……
杀了一半功臣这要怎么说?总不能告诉人自己只杀了一半吧!没这么傻的!杀多少那也是杀,辩不了。
朱元璋乾隆:小子你等咱查清你是谁,再和你论个高下。
乾隆朱元璋:奉陪到底,朕这十全老人岂是浪得虚名?
朱棣乾隆:你也配和父皇比?
康熙乾隆:孙子低调,爷爷还在这呢!
乾隆:???
总感觉您在骂我,但仔细想想又是事实,这要咋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