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修路妲己姚金宝
乔玉看着余小姨一溜小跑的背影,也是哭笑不得。
她从冰箱里拿出了昨天晚上带回来的肉馅儿,简单做了个炸酱,一会儿余小姨回来,下了面条拌上就能吃。
就是一直到七点二十,乔玉都没见人回来。
但她一点儿都不着急,直接烧水开始下面。
果然,七点半还没到,外头就闹哄哄的。
乔玉刚好把两碗面条盛出来,往外头一看,余小姨先回来了。
回来后连面条都顾不上吃,跟乔玉打了声招呼,就把堂屋的小方桌搬了出去。
然后又回头来搬电视。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辉子妈她们也都拿着小板凳来了。
余小姨这才端着面条,坐到了人群最前头,属于她的小板凳上。
趁着电视剧主题曲响起来的时候,乔玉问来看电视剧的乡亲们:“吃了没?吃没加一口?”
大家连忙摆手:“吃了吃了,五点就吃了,这是收拾才收拾到这么晚的。”
说着,就再也不理会乔玉,一个个专心看起电视剧来了。
乔玉也端着面条,到院门口找了个角落,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了起来。
乔玉对电视剧这些没什么太大的兴趣。
可能也是受现代手机短视频的影响,她不习惯花这么多时间慢慢看完片头片尾和广告,然后慢慢等电视剧更新。
不过闲下来的时候她也愿意跟村里人一块儿看一看,感觉这样的时刻很悠闲很幸福。
……
因为都是村里自己找的人,有经验的师傅不多,所以修路的进度不怎么快。
慢慢修了两个月,姚金宝找信用社贷了剩下的预算缺口。
结果信用社的人还主动建议姚金宝把路灯也一起算上。
“你们村通了电又修了路,以后这个路灯肯定是要的,与其后面返工重做,还不如直接一次搞定呢!”
信用社的人乐呵呵地道:“你可以去县里申请一下,要是能申请下来,县里给拨预算的话,电费不用全你们给。”
姚金宝心动了,又召开村民开了大会。
不过这一回村民反对的居多。
在大多数村民看来,修路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搞养殖,不搞养殖的也要去镇上、县里“打工”。
这路太难走了,一下雨就泥泞,着实有些烦人。
但是这路灯就没撒子必要了嘛。
没路灯你不会白天走吗?
只有乔玉他们这一撮人想要路灯。
有路灯的地方,就让人觉得安全。
好在这一回姚金宝硬气,他说要一块儿通就一块儿通。
反正这钱挂在村子账上,慢慢还都行。
姚金宝的这态度让乔玉大为倾慕,觉得他颇有几分老支书的气度。
但是吧……
乔玉同时也有些汗颜。
她算是明白她之前查历史资料的时候,为什么有些村子会有许多遗留账目,有的甚至高达上百万了……
这还得看村支书的魄力啊。
姚金宝一意孤行,村里人也没办法,毕竟现在还是村支书一言堂的时候呢,老百姓除了听话,也没什么别的能做的。
姚金宝又贷了款。
乔玉也跟着跑前跑后,帮忙买了不少需要的物料。
紧赶慢赶的,入冬前还是只修了个轮廓出来。
虽然没灌水泥,但是现在路基本已经平了,通行顺畅了许多。
不过就是拖拉机这样的大车不能上去,还没夯实压路,现在都是石子砂砾碎砖块铺平的。
拖拉机一压,怕是不行。
乔玉这期间通过方锦文和郑玉林的介绍,给买了不少水泥来。
她本来还想着去现代买水泥的,反正现代的钱放着也没啥用。
结果去现代了解了一圈,发现不行。
现代用的都是快干水泥,一天半天就能干的那种。
跟老家现在通用的普通水泥不同。
两个混在一起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反应,乔玉没办法,只能放弃。
不过好在方锦文和郑玉林他们的关系多,还是给乔玉拿到了一个不错的价。
乔玉现在手里动不动出去大几千上万块,也不是什么事儿了。
这批水泥,乔玉出两成,村里出八成,她既捐了款,又不显山不露水的,反而太平。
下雪之后就不能动工了,姚家村的人只能默默等待,翘首以盼春天的到来。
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未完工的道路,在这会儿也已经算得上是好路了。
过年期间,十里八乡去镇上的,都愿意借姚家村的一段路走亲戚。
姚金宝如今也是个不要脸的村支书了。
拿着姚家村守路的人登记的名单,大年初三就挨个村子上门去找人家的村支书要钱去了。
“这路还没修好呢,就给我碾坏了,我们重修不要钱啊?”
“再说了,你能保证修好了之后你们村的人不从这儿过?”
“我也不跟你说别的,我就问你以后你们村娶媳妇儿,接新媳妇儿走山路还是走我们村修的这条大路?”
姚金宝大约是得了老支书的单独辅导,在村里还有几分姚家后辈的憨厚。
出了村子,那叫一个无赖。
附近的村子,连本来自己有路的大芦沟,都被他给烦了个透。
大芦沟不愿意给这个钱。
姚金宝就问:“你敢担保将来你们村这条路不扩建吗?”
大芦沟的村支书乐了:“你这话说的,就是因为要扩建,所以才不用从你们村走啊!”
姚金宝笑眯眯的:“你说的那是扩建之后的事儿,就你们村到镇上这条路,以后要修成大路的话,得多长时间?”
姚金宝的老狐狸模样露出来了,笑得十分奸诈:“我都不用说之后,就那几个月,大卡车进不进来?你们砖窑厂上下几百个工人,还上不上班?烧不烧窑?”
说到最后,姚金宝更是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你宁可叫砖窑厂停工,也不愿意给我们村赞助这么一点点钱吗?”
大芦沟的村支书眼皮跳了跳:“那你说要多少?”
“不多,五千吧。”
“五千!”大芦沟的村支书不止眼皮,人都快要跳起来了,“你也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