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姚家村第一支创业小分队
陈乔玉先把这几天的事儿记上,一个是柴爱花最先发起,拉了陈乔玉和英子入伙。
二个是英子回去之后弄到了粮食,现在用量少,用的是英子家自己的。
金二婶听英子说是拿去陈乔玉家学做烧饼用的,二话不说就给了二十斤:“不急着还,你们能学个手艺,要多谢人家永华媳妇儿和乔玉。”
她知道自己闺女这性子,贪玩儿,不操心,乔玉要是不说做,英子肯定想不起来做。
梅干菜也是英子自己晒的,她平时不下地,就在家做饭洗衣服晒干菜,能弄来不少。
猪油渣是柴爱花从娘家弄来的,装在一个小罐子里:“这么放着能放一两个月,要吃的时候用干净的筷子夹一点出来就行。”
陈乔玉这边光出个地方,显得有些不厚道,于是她就拿了一条新毛巾,去找姚太婆换了三十个鸡蛋。
她说二十个就够了,姚太婆摸了摸毛巾,不屑道:“我不占你便宜,你这毛巾用的棉花好,软和,洗了也不发硬。”
说三十个就三十个,硬给。
陈乔玉心里哪儿能不知道啊,姚太婆就是这么一个嘴硬心软的人。
于是她承诺:“等我做出烧饼来了送来给您尝尝。”
姚太婆嫌弃:“我才不吃你的。”
陈乔玉把这些都记下来了,连张永华和姚大勇耽搁半天的时间去镇上打探行情,看有没有人卖烧饼,有没有人愿意换,哪儿人多,哪儿最好别去免得被人抓,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连青杨看了都说好:“这样记着好,连我都知道去哪儿了,以后我要帮手也不会走错地方,给你们惹麻烦。”
陈乔玉本来还担心在自家厨房做会不会有风险的,谁知道柴爱花说了:“这烧饼要现做的才好吃,咱们直接用铁桶炉子做,别回头在灶上做习惯了,去外头不适应了。”
于是大家就把铁桶炉子放在了院子里,靠西厢房这边,不耽误东厢房的钟斯年进出活动。
铁桶也是柴爱花的娘家人送来的,陈乔玉给本子上记着:“铁桶炉子一个,三十五元。”
也算进成本里。
还有板车,板车倒是青杨给出的力,他之前去砖窑厂捡砖头,认识了几个大哥,人家自己拿门板做板车,有这手艺。
陈乔玉就按照之前在工地上看到的运盒饭的小推车的样式,画了个低点儿的板车,拿给青杨看。
然后三个人又凑了十几块钱买木头,请人家打了个板车。
柴爱花看了之后高兴不已:“你这个车比一般的板车矮,很适合推我们的烧饼炉子啊!”
农村常用的板车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本身是为了取放东西方便,不用经常弯腰。
但陈乔玉他们这个烧饼炉子本身就高,然后又准备专车专用,一般不拿下来,所以倒是不用做那么高的。
陈乔玉还让人在这把手这边多加了几块板子,变成了一个没有门的小橱,能放些杂物。
柴爱云说:“我回头让我嫂子帮忙缝个布帘子,四角都系带的那种,这样推车的时候可以把东西兜住,不怕东西掉出来。”
“是是,这样就更好了。”
大家齐心奋斗,事情推进得很快。
胡麻割完了,她们的手艺也练出来了。
队里没安排活的那天,正好姚大勇要去镇上供销社送鸭蛋,几人合计,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
于是一行人这天就早早起来,收拾准备好。
多亏了那个车子上的小橱柜,面粉、油盐、鸭蛋都能放进去,旁边还有钩子能够挂个揉面的板子。
之所以是鸭蛋,是姚大勇听说陈乔玉她们要做烧饼卖之后,就让英子试试用鸭蛋代替鸡蛋。
“今年粮食丰产,鸭子吃得也好,鸭蛋下的总有多的,卖给别人不如卖给你们,跟金宝说一声,能便宜不少。”
柴爱花带着大家伙儿试了一回,鸭蛋能成,而且用鸭蛋和的面还更筋道,烤出来的烧饼皮更酥。
便宜好用还不愁来处,陈乔玉他们当即就把鸡蛋换成了鸭蛋。
包饼子用的就是玉米叶子,不费事儿,去村里转一圈,家家户户都能拿出一两麻袋来,大家伙儿平时就习惯用这个引火点灶。
陈乔玉之前换了几盒火柴,自己用的还有多,又不怕以后买不着,就用火柴跟人换。
一盒火柴就能换一麻袋,村里人都乐意换,反正农村用来引火的东西多着呢,能换一盒火柴就是节约一毛钱。
还有人挺不好意思的:“乔玉你要这么多玉米皮干啥?家里引火用不了多少,你自己拿就行。”
陈乔玉也不说破,只笑道:“老宅里好多东西都没有,多要点儿玉米叶子,铺床搓绳都用得上。”
人家一想,也是,当初分家陈乔玉跟陈青杨总共就带了一口箱子走,自然是啥都没有。
横竖客套过了,人家也就高高兴兴收下了火柴:“二回还要的话只管来拿!”
人家也不说换不换的事儿,但陈乔玉办事有样子,人家压根不怕陈乔玉坑他们。
就这么的七零八碎,大家一块儿使劲儿,很像样子了。
……
姚家村到镇上有二十多里地,早上天不亮几个人就出发了。
姚大勇跟英子一人背了一个箩筐,里面是用稻草垫着的鸭蛋,加起来足足的三百一十个。
“多的十个是队里算的损耗,有时候路上磕了碰了碎了,或者供销社那边挑个头什么的,所以每回都多十个。”姚大勇解释道。
“要是到时候交货顺利,多的你们就拿去用,不用跟人说。”
大家一听,很是高兴,十个鸭蛋不少钱呢,能省一点是一点。
张永华跟陈青杨推着那个自己改造的小板车,吭哧吭哧往前推,陈乔玉跟柴爱花轮流帮忙。
山路坑坑洼洼的,每次颠簸一下几个人的心里就是一颤,生怕东西给颠坏了。
陈乔玉看着,心里就很感慨——现代那边连要拆掉的村子里都是水泥铺的路,可平整了,还能走车。
他们这路是村里去镇上的主路,说起来也是修过的,但三步一个坑,五步一个洞的,着实不好走。
陈乔玉心想,什么时候他们这路也能跟现代一样好就好了。
好在人多,大家互相提醒着,有说有笑的,也不觉得路途长。
就是偶尔看到三蹦子从他们身边蹦突突地过去,大家心里都有点儿羡慕——要是铁桶炉子能够用车拉就好了,也就不费这个劲儿了。
结果张永华冒出来一句:“咱都有车拉了还要去镇上卖烧饼吗?那也太惨了点儿吧。”
柴爱花在他胳膊上拧了一把:“钱还没挣上你就飘了!有车咋啦?有车就不挣钱了?没钱你加油都加不起!”
张永华疼得又叫又笑:“我错了我错了!”
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的,好歹算是到了镇上。
他们几个当中只有张永华结婚的时候买了个马蹄表,这会儿也带上了。
柴爱花从小橱柜里掏出来一看:“都快八点了,咱们赶紧的,说不定还能赶上镇上的人吃早饭。”
几人一听,赶紧按照在家里排练了无数回的分工,手脚并用地把摊子给支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