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采买(今日加更~)
铁定报官,恳请官老爷抓了这个“登徒子”!
最后谢杏儿磨不过他,还是答应让他跟着一起了。
再者谢杏儿昨天也隐约感觉出来了,张嬷嬷对于自己订下这门婚事有些不太赞同,但可能碍着什么原因也没明说……
所以谢杏儿就想着,也正好趁此机会让张嬷嬷帮着考较考较他!
不过虽然答应了让他同行,但谢杏儿还是语气严肃的警告他,绝对不能在外人和长辈面前,做些不合时宜或者礼数不周的事!
否则……
这话还没说完,林松就连忙打断了她。
语气真挚的保证:“你放心!我肯定乖乖的!”
谢杏儿只睨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二人隔着半臂距离一路相携去李府,林松的背上还背着那个背篓。
谢杏儿照常跟看门的程大娘问过好之后就去寻张嬷嬷了。
谢杏儿来得时间刚刚好,张娘子正吩咐好其他下人做事,出了管事院子就见她在自己屋前等着。
“来了来了,可等得久了?”张娘子一见她的身影就问了起来。
谢杏儿原在出神想着什么事儿,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她进来。
听了她的问讯声才回过神,笑着回了一句:“我也刚来,今日要麻烦张嬷嬷了!”
“这算什么!不碍事儿的!”她挥挥手示意不必如此客气,然后又道,“正好我事都安排好了,这就去吧!”
谢杏儿乖巧应了声“好”,然后亦步亦趋的跟着她出府了。
两人一路闲谈,步履不停的走着,没一会儿就到后角门了。
却没想一跨出门,就见墙边站着一个年轻人,他背上还背着一个背篓。
“……这是?”张娘子见那年轻人听到声音径直转头看向谢杏儿,于是有些了然但又不确定的问。
“张嬷嬷,这就是和我定亲的林松……”
谢杏儿在张嬷嬷试探的眼神中,有些不自然的回了这句话。
然后又在林松无声的眼神催促中继续介绍道:“林大哥,这是府中的管事嬷嬷张嬷嬷。她与干娘是多年交情的姐妹,对我多有照顾!”
“见过张嬷嬷!”林松听了她的介绍干脆利落的应声。
反倒是站在谢杏儿身旁的张嬷嬷,眼神有些探究的扫视着他。
过了好一会才回道:“你就是林松?”
“正是小子。”林松拱手点头应是。
“过两日就要下聘了?”张嬷嬷又问。
“正是!”他答。
“家中长辈同意?”
“家中长辈俱觉欣喜,一应物件都已准备妥当!”
“……”
“……”
“……”
两人一问一答,过了快一刻钟的时间,终于才停下话头。
就这一会儿功夫,张娘子就把他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
不但知晓了他家中情况,各人性格大约如何,婚事置办如何,对这场婚事觉得如何,对谢杏儿印象如何都有了初步了解。
然后在心里默默的点了点头,暗道暂且看来还算不错……
不过面上并未露出分毫,反而依旧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林松见状有些担忧的看向谢杏儿,一边心里胡思乱想道:自己应该没说错什么话吧?怎么这张嬷嬷对自己不太满意的样子!
一旁的谢杏儿心也有些提了起来,就怕是自己信错了人,怕自己道行浅,没看出他的不妥之处。
有心想问问张嬷嬷觉得他如何,但此时显然不是好时机。
三人的氛围安静了片刻,正待谢杏儿有意打破这略有些尴尬的场景时,才又听到张嬷嬷的声音——
“走吧!”
于是二人听话的跟在她身后往街上走去。
渝州郡是大庆国十郡之一,其繁华程度自然是上水县没法比的。
单单说婚嫁一事,便有整整一条街的经营这些事儿的铺子。
张娘子一路带着二人直奔那条街而去,那条街离李府很是有一段距离,于是几人走了快半个时辰才到。
此时谢杏儿微微有些喘气,不由得心里暗道——
怪不得那些富贵人家出行都要坐马车呢!
即便只是一些小有薄产的人家也都时兴买骡车驴车或牛车……
这州府这么大,光走路的话腿都得折!
其实这是谢杏儿第一次逛渝州郡的街道,虽然她曾在此地生活了十年,可那时候日日都是守着府中那灶台前的‘一亩三分地’!
再者即便得闲同几个小姐妹一道出府闲逛,几人也是就近在李府附近的几条街看看。
哪有空走过这么长的路……
谢杏儿看到张嬷嬷进了铺子,连忙甩开脑子里那些闲杂的想法跟了进去。
“夫人家中要办什么喜事?”那掌柜一看到有人跨门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算盘满脸笑意的迎了上去。
问了也不等她回话,接着道:“我们这婚嫁、乔迁、登科,或是家中有新生孩童满月、百天、抓周,或是笈笄冠礼等都是承接的!各类物品器具也齐全!均有出售!”
张娘子闻声点点头,但并未回话,而是先看了看铺子里的各色物品,才回道:“嫁女所需……”
然后掌柜的就邀请几人坐下,与她详谈起来……
张娘子和掌柜的聊得火热,一旁的谢杏儿和林松却有些不知所措。
这,两人都是毫无经验的人,实在是插不上话,索性等张嬷嬷帮着闻讯了解了。
林松家中虽已置办好,但除了首饰是他选的,其他的都是家中长辈准备的,他也没插上手。
于是两人跟鹌鹑似的坐在一旁不出声。
等跟掌柜的了解得差不多了,张娘子才转身拉着谢杏儿走到一边,避开林松商量了起来。
她问:“杏儿,你预算如何?”
谢杏儿想了想,伸手打开荷包,“我在上水县落户花了许多银钱,如今只剩这个银锭并些散碎铜钱了。”
实则还有三个银锭子,不过谢杏儿并不打算交底,更不打算为了这场婚事把安身立命的本钱都花销一空。
因此这次来府城采买东西,只预备了十两,这还是包含后面迎亲时要花销的……
于是补充道:“我同县城附近的邻居打听过了,寻常人家嫁女儿顶多花三五两银子采买东西置办席面,私底下再带些压箱底的银子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