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章 落叶归根
马车到了李轲停灵的院子,薛峰看着简陋的灵堂微微皱了皱眉,可这也无可奈何,毕竟李轲身份尴尬。
薛峰上完香后,跪在蒲团上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李煦上前把他扶了起来。
薛峰看了一圈,没有披麻戴孝的孝子贤孙,没有哭丧的女眷,也没有人给他回礼。棺木虽是金丝楠木,可尺寸明显小了,戎国没有在棺椁中放陪葬品的习惯,想来棺木中没有金银玉器,甚至棺木中放的不是尸骨,而是骨灰。
越国虽崇尚俭朴,但崇尚孝道,讲究事死如事生,丧事向来比较隆重,这棺木看似金贵,可在越国,稍有余钱的百姓,礼数也比这周全。可李轲在戎国有墓地有碑,李煦也不能披麻戴孝,甚至于不能多呆,只能如此。
虽说李煦是戎国人,但他在盛京生活了好几年,这些事耳濡目染,规矩总是知道的,他从不把心事往外说,可他心里肯定不好受。
薛峰眼眶发热,喉中酸涩,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安慰李煦,也不敢去看李煦,怕自己忍不住落下泪来,只能低着头,努力平复着心情。
薛峰还没有调整好情绪,就听李煦说:“这里的事就交给乔榕少爷和格木儿去办,我们先走吧。”说着就拉着薛峰出去了。
两人都没有说话,默默上了马车。等马车走了一小段,李煦才哑声说道:“不用太难过,母亲能回到越国,已是万幸,她若在天有灵,也能瞑目了。”
薛峰点点头,“嗯”了一声,薛峰刚想问回哪里,又突然想起那个四进的宅子,便立刻道:“还记得你上次看中的那个四进的院子吗?当时你是顾虑到身份问题,不能买,现在你是戎国亲王了,买一个四进的院子也算相得益彰了。”
李煦听到薛峰这样说,眼睛一亮,道:“那,围墙上能开个门吗?”薛峰有些害羞地点了点头,李煦握住了薛峰的手,用拇指轻轻地在薛峰的手背上摩挲着,眉宇间的阴霾总算是烟消云散了。
薛峰现在住的院子是薛三多给他买的,这院子和另一条街上的那个四进的院子有一小段只隔了一道围墙,当时两个月前,听说这个四进的院子要卖,李煦就心痒难耐,可惜北城的大院子太打眼了,李煦没有资格买,薛三多和薛峰虽然银子够,但官位低,也没敢买。
薛峰见李煦心情好了一些,又继续说道:“我明天沐休,我们一起去把那个院子买下来吧。”
李煦柔声道:“好,可是我手上银子不太够。”薛峰立即道:“银子我有,对了,你现在是亲王了,手上有些产业也无妨,你之前给我的地契房契我一起拿给你。”
李煦立刻道:“不行,那是我给你的聘礼,不许还。再说了,去县衙更名又要花一大笔银子,我现在可没什么银子,你就当是给我省些银子吧。”
薛峰无奈地摇摇头,道:“行,听你的。不过,虽然你母亲已经去世好几年了,现在重新下葬了,还是百日后再动土吧。”
李煦愣了一下,又皱起了眉头,薛峰知道李煦又在担心李轲的身后事,便开解道:“你放心,乔榕虽是个大夫,可做事素来周全,你母亲的事,他料理好的。你现毕竟是亲王,这事交给乔家做,皇上也会睁只眼闭只眼,等你母亲安葬了,我们再去祭拜。”
李煦看着薛峰,轻声说:“我听你的。”薛峰又想到李轲过世的时候,李煦正在逃亡,那时李煦还小,也是形势所迫,一路上生吃马肉也是有的,薛峰便提醒道:“虽然你不能披麻戴孝,但还是要斋戒聊表心意,我们一起吃一百日斋饭吧。”
李煦十分感动地道:“我吃斋饭就好,你不用。”薛峰微微一笑道:“你不是说送了聘礼给我吗,按理说,我应该陪你斋戒的。”说完薛峰的耳尖就红了。
李煦笑着答应了,薛峰又道:“还有箜儿,她素来佩服你母亲,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见过你母亲,她如今虽然怀着孩子,不能来祭拜,但若不告诉她,想必她会伤心的。”
李煦便问:“那我们亲自去告诉她,还是写信给她。”
薛峰叹了口气,说:“她从江南回来以后,一直多灾多难地,她要好好养胎,我们毕竟是办白事,还是避着她些,写信和她说一下就好,我们最好百日后再去见她,再不济,也要避忌七日。”李煦温柔地说:“好,都听你的,你回去就给县君写信吧,也和徐大人说一下,让他不要来拜祭,一切都等县君生了孩子以后再说。”薛峰点点头答应了。
薛峰知道李煦家的厨子不会做素斋,早就让薛平去酒楼买了素斋,等两人回到李煦住的地方时,薛平也带着素斋回来了,薛峰便道:“这一百日的素斋我们就吃酒楼的,我爹给了我很多银子,那个院子我买下来送你,就当是嫁妆。”薛峰害羞地低下了头,就算李煦听力过人,最后两个字的声音小得几乎没听见,李煦知道薛峰害羞,便“嗯”了一声。
等两人吃完斋饭,便边喝茶边说话,李煦说了自己对李怡然和吴氏的安排,薛峰便道:“李家兄弟跟着林大人应该无碍,等大赦天下了就能回来了,李家小姐……也是命苦,确实该好好照应着,她当初自愿进万花楼,就是不想欠林家太多,如今你做了亲王,他们在京城也算有了依靠。”
两人闲聊了几句,薛峰就去了李煦的书房写信,李煦则帮着磨墨。
等薛峰写好了信,李煦就派人送去了安定侯府。
安定侯府,林挽箜收到信后就和徐毅一起读了信。看完信就一直长吁短叹,徐毅朝春桃使了个眼色,春桃就带着丫鬟们出去了。
徐毅见丫鬟们关上了门,就抱住了林挽箜,小声安慰道:“不着急,等逍儿出生了,我们就一起去拜祭李轲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