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偶遇
春花夹菜的手顿时停了一下,“嫂子,小伙家里还有别的亲戚帮衬吗?”
“旱灾瘟疫那年死的就剩娘俩了,孩子确实就像你根嫂子说的那样,还是一个孝顺的好小伙子,”黑婶子看着春花笑。
“婶子……”春花也笑开了后面的话自然不言而喻了。
“俺家草儿都十七了!性格老实又温顺的,这附近的适龄的小伙子我都打量过,俺跟她爹她爷左右掂量半天没有合适的,这不俺头发都愁白了嘛!”
“你不嫌弃他家穷呀?”狍洞娘笑着打趣他。
“穷点怕啥?说句不好听的大话,俺跟她爹手指漏点都够他们好好过起来了,当初俺来郑家有什么呀?现在俺家缺什么?六嫂是知道我的光光一个人,要不是我爹心疼我跑的快,现在还在山上给人当尼姑的,如今回去一趟我哥嫂不还扒着捧着顺俺吗?”
“只要小伙子勤快踏实不欺负俺草儿,就像嫂子说的一年种三个月萝卜就能种起来,俺家丫头婶子是看大的,他们要真是登对了她会不孝敬她婆婆吗?”
“既然春花掂量的清楚了,明天俺跟你叔回去蹚蹚水,后面再带你们两口子过去看看小伙子。”
“好嘞婶子,春花先提前给您敬个媒人酒,”春花满脸喜气的站起来,又给老太太倒了一杯红豆茶。
“没个正经样的,”狍洞娘轻轻的拍打着春花笑。
锅屋笑闹的气氛越发的热闹,商秋在边上听的津津有味的,她当初怎么没人给她左右打算呢?
杨家的院子哄哄闹闹了一天才结束,傍晚的时候几家人赶了马车回大院。
路上没别人的时候,春花把秀水村的小伙跟夫君和公爹说了。
“会不会太远了?”树疖子迟疑了起来。
“远到不是个问题,如果真像你婶子说的老实勤快,俺们就带他过来种萝卜,以后历练好了就接替我的位置收甘蔗,俺们这些老家伙都干不动了,大院得要知根知底的人才行,明天一早我跟你黑子叔一起过去看看人,草儿她们就姐弟两个得相互帮着过起来才行。”
“那听爹你的安排,”树疖子没有任何的反对话,他媳妇和他爹都是为了家里的草儿好。
晚间上床商秋把听到的话跟杨二郎说了一遍。
“玉花那是娇惯过了头,即使灾年她都是能吃饱喝足的,享福的日子过早了,你看咱麦子的为人处事,跟这几家人哪个不亲?”
“其实闺女最不喜欢跟人亲近了,人情世故生来就是立足的根本,这话还是你对我们爷几个说的,自己把自己惯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后面有的苦呢!”
商秋躺平看着上空半天,好吧!这是一个人情的世界,匮乏的物质贫瘠的知识,让人不得不生出七窍玲珑心来应对。
茶块的亲事定好,杨家又回归了正常的节奏。
一个月后老大老四背着包袱,坐船走水路进京为来年的考试做准备。
茶块田块每日天不亮去书院,天黑透了才回家,夜以继日的苦读温书。
“继业,你说他们两个是不是吃错药了?”
杨二郎伸头看半天,“不像,应该是被老大刺激了,老大写信来不是说京中有什么机巧的玩意吗?还专门给寄了样子图回来,老二摆弄了好几天,还去找了他们书院的夫子帮忙了。”
“应该是特别厉害的东西,要不然他是没什么心思读书的。”
“天都下雪了,也不知道他们三个住的怎么样?吃不吃的习惯,”商秋看着外面的飘雪有些怅然的说完。
“从小就跟俺们进山的孩子,在哪里都能活的很好,你别太操心他们兄妹了,阿秋,你想不想进山打猎?这几年为了孩子你都没怎么出府城来。”
“进山去……”商秋心有些动了。
“你去换衣服,我来把马车套了俺们马上就出城去。”
“他们兄弟俩你问问去不去?”
杨二郎来到书房拍了拍门,“茶块,俺跟你娘要进山去打兔子,你们两个去不去?”
“不去了爹,在家要温书呢!”田块不耐烦的回答到。
杨二郎简直觉得自己幻听了,不去?这是三儿子说的话呀?以前他一听进山跑的不比谁快?
“他们去不去?”商秋走过来问到。
“不去,俺们走吧!”出来套好车两个人先去了大院里安顿下来住着。
下午悠闲的背着筐进了棒槌山打了两个时辰,就在两人坐在棚子里歇息的时候,遇见村里一群半大的孩子上来打猎,一群孩子有七八个左右,杨二郎仔细看了一眼,都是他不认识的,心里猜想应该是木林村的孩子。
“六叔……?”其中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孩子,有些意外的喊他。
商秋看看那孩子,又看看杨二郎有些疑惑,看他这茫然的样子就知道他自己也不认识。
“俺爹是胡子呀六叔!”
“你是胡子跟前的老大?”杨二郎诧异不已,这孩子看着真不像杨家的孩子,杨家的不管老少都是瘦不叮咚的,他长得有点人高马大的壮实了。
“我上上个月带你糖块哥回家祭祖,怎么没看到你呀?”
“嗨!俺那时候跟九爷爷他们进山还没回去,这不刚下雪回来也没两天,今天进山碰碰运气的。”
杨二叔起身拉他过来,触手的衣服摸着怪单薄的也得亏身体壮实,要不非给冻病了不可。
“你这么小你爹怎么让你跟着进山?”杨二郎皱皱眉头说到。
“俺爹不让我进的,可俺爷不是病倒在床了吗?得要人伺候着俺娘没法伺候,所以俺代替俺爹进山的。”
“六叔六婶,这两个是蚂蚱叔的儿子,他们两个是螳螂叔的儿子,那个是土堆哥的小儿子。”
“六爷六奶奶(六叔六婶),”几个小伙子都朗声叫人。
“都快来大棚子里歇歇,我还以为你们几个是木林村的,”杨二郎带着商秋坐到最里边,几个孩子都纷纷坐下,还把灶洞的火拨的旺旺的。
商秋从背筐里掏出一兜子馒头放在边上烤。
“你们几个现在来是打算过夜吗?”看着也不像过夜的,连口吃的都没带衣服穿的也不厚。
“六婶,俺们打算夜里回去不留在这里过夜了。”
“那你们打什么兔子呀?兔子雪停了才喜欢刨洞好打,这下着大雪它们到处跑窜,你们根本打不到呀?”
几个孩子有些茫然的看着杨二郎,明显经验不足,就仗着经常跑山胆子大进来的。
“我们也不急着回去,就在这跟他们打几天再回去?”商秋低声询问到。
杨二郎看看自己背筐里带的小锅,又看看几个孩子,“也行吧!”
“你们几个进山也进山了,我带你们打两天兔子再回去吧!你带两个人去捡点干柴回来,你们两个去摘大棕叶把棚子里都围上省的夜里冷。”
“虫头,拿着罐子领他跟我去抱草山打水去,”杨二郎指着土堆的儿子说到,村里这些孩子他都叫不上名字。
“耙子,拎罐子跟俺六叔走,”虫头一脸兴奋的对土堆儿子挥手。
商秋坐在棚子里开始烤馍馍,螳螂家的几个孩子摘了大树叶回来,她还坐着帮忙一起编树叶围着棚给绑紧不漏风。
“六奶奶还要吗?”
“要是有就再摘一点回来,晚上睡觉不能直接躺地上,得睡在大叶子上才不会冻到人。”
“那俺们还去摘叶子回来,”两个孩子爬起身出去继续摘叶子。
蚂蚱家的孩子每人背了一捆木柴回来堆着,听说要待两天,三个孩子又跑出去每人捡一捆。
“耙子你打完水先送回去大棚里,我跟你虫头叔叔去那边山里找点吃的回去,你自己能回去吗?”
“俺能回去六爷,”耙子舀满了一罐子水飞快的跑回去了。
晚间商秋坐在火堆边烧开水等人回来,没事的时候还烫洗了不少大叶出来。
差不多等到戌时左右,杨二郎带着虫头回来,他手里拎了一串野鸡,还有几只是是洗好褪好的。
“在小溪滩都处理洗好了,直接炖了就成,”杨二郎把鸡递给她,又从背筐里找了盐包出来放在边上。
夜晚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杨二郎打开大棚门出来看了一眼,又转回树叶上坐下休息。
“给他们给几个做叶子碗吃饭吧!炖了快两个时辰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商秋递给他一摞很厚的叶子,又给了他一兜烤好的馒头。
“六叔,怎么做俺给你帮忙。”
“不用你帮忙的,”杨二郎说着话递给了他一个厚厚的树叶碗。
“一会你六婶给你舀好汤,你把烤好的馒头放进去泡着,不知道你们有这么多人,带的馒头不多,每人将就着泡一个吃两天就回去了。”
虫头拿到碗看了半天,正在他疑惑的时候,一勺连汤带肉的舀进去了。
“嘿!真不漏呢!”虫头看了顿时稀奇不已。
商秋听了只是笑,谁的碗编好了给谁舀吃的,一大碗汤带肉的泡了一个馒头,他们一顿也吃的挺饱。
吃饱喝足也都蜷缩在大叶子上睡了过去。
天刚蒙蒙亮杨二郎起身到棚外看,雪还在下就是不像昨夜那么大了,雪粒子伴着寒风吹在脸上都刺骨。
“雪停了吗?”商秋睁开眼睛问到。
“下的很小今天带他们打一波就走,感觉有大雪的样子。”
“那我把吃的都做了,”商秋打了一个哈欠,把锅放架子上开始倒水做饭。
几个孩子都在肉香中醒来,每人吃了一碗热汤饭,带着帽子跟着出发进深山了。
“阿秋,你别跟我们去了,”杨二郎转头跟她说了一声追出跟几个孩子走了。
中午商秋做好吃的等人也没回来,她把东西放在边上留着他们回来随时热了吃。
直到下傍晚大雪一阵飘下来,杨二郎才匆匆的带着他们几人回来,每个孩子身上都背了几十只兔子。
“有热汤泡馍馍吃了就赶紧下山了,”商秋给他们每人盛了满满一碗。
几个孩子又冷又饿的,端了吃的狼吞虎咽的没一会就结束了。
“俺们下山走,等雪再大一点就难走了,”杨二郎起身拿起背筐,把他的兔子都放进筐里,几人行色匆匆的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