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粱承谨
元和六年,凤栖宫内,一个男孩正拿着糕点在吃,糯糯的小手,软萌的小脸,可爱异常。
这人正是小皇子梁承谨。
厚厚的白色裘衣裹在身上,像极了小包子。
阮宁心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小承谨,比以往更多了一份慈爱,糕点粒粘在了小承谨的脸上,阮宁心用丝帕轻轻擦拭。
笑道“谨儿,可不能吃了,回头该积食了”。
看着这可爱天真的模样,心里却陷入了沉思。
三年前小皇子出生,取名承谨。承谨出生后,阮宁心本不该打听他的批命,会让人以为她的家族觊觎储君之位。
不过先皇在时,他父亲与司天监算是旧识,知道承谨的批命倒也不难,也能避免了引得他人猜忌。
虽然还有半句批语猜不透,但也知道,这个孩子日后必经苦难,作为母亲,能为这个孩子做的,一定会竭尽全力。
数年前,诸侯相争时,遍地称王,阮家先祖虽能征善战,智勇非凡,却只愿避世。后经游说,随先皇的先祖征战。
到了她的父亲,天下大定,先帝本欲破格封王,她的父亲没有答应,劝阻说封王不利于天下大定。
后要封侯,她父亲又拒绝了,之后更是上缴了兵权,说无战需打,以后希望有能耐的人上任,他最想要的是带着她娘亲归隐山林。
先帝不允,劝阻说,征战数年,早把他当做异姓兄弟,父亲是最大的功臣,如果不封赏,岂不是会让世人以为他打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拒不受赏也不利于对其他人的封赏。
最后,封了父亲为护国大将军,下可斩奸臣,上可灭昏君 ,并让他培养下一代的年轻将领。又赏赐了绫罗绸缎,珠宝器物,土地钱财。
先帝喜爱她,大概也有这番原因在。
可是,现在多年来身处深宫,她已明白即便不争不抢,也不能能够全身而退的,需得早做打算。
若是承谨为皇储,自然无须担忧,若是温贵妃之子梁承稷为皇储,梁承稷现在品行还看不出坏处,但温贵妃肯定是不得善了。
正在想着,小承谨已经顺着阮宁心的手势,让她擦干净脸上的糕点,把最后一口也咽了下去。
“母后,糕点好吃,最后一块,谨儿饿”。
小承谨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过来,自父皇让他跟着皇兄们学习,白日里不是跟着太傅学习,就是在武场练武。
虽然教导时对他没有过多的限制,不需要像皇兄他们一样,每样都进行考核。
但他聪慧灵敏,三岁入学,居然也不落分毫,武场定力十足,习文也能一点就通。只是毕竟还小,精力不足,饿的快,得空就跑来阮宁心这里。
他又拿起了一块糕点,往嘴里送去。
阮宁心也是知道,平时吃什么,也不会过分拘束他。
在她的凤栖宫内,没有什么其他人,这个年纪,谨儿最该自在开心。
自从小承谨出生后,阮宁心与梁晋庭见的次数也逐渐增多,梁晋庭时不时因为小承谨也会过来坐坐,帝后关系也没有以前冷淡。
起初温贵妃也会闹出点幺蛾子,要么带着儿子过来兄友弟恭,要么突然过来请安打断,或者过来请皇帝过她的凝珠殿。
阮宁心虽知道她的意图,不过是争宠夺爱。不过她毕竟是世家之女,开始的时候并不做理会。
世家修养是一方面,如果直接发作,有失皇后身份。但是次数多了,自己还好,只不过膈应,却不能让梁承谨受了影响。
之后一次,在梁晋庭走后,身边的徐嬷嬷寻了温贵妃身边嬷嬷的错处,借机发落,杖责了三十,也算警告了温贵妃,之后来的次数就少了。
梁承谨年仅三岁,就早早跟着大皇子梁承稷,二皇子梁承旭以及一干世家子弟被太傅教导,习文习武。
外界大臣倒也觉得情有可原,毕竟皇嗣不多,是该早早培养。
二皇子体弱,又因为秦妃身份,若无意外,已经与皇位无缘。皇储之位,也就在大皇子与三皇子这两人之间了。
只是梁承谨贵为皇后嫡子,又受此关注,按理也该封为太子,却又没有立为太子。
皇帝到底是如何想的,谁也不敢妄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