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分化与陷阱
忽必烈这个人,是比较推崇汉文化的。他手里有一大群文臣武将,全都是汉人。
因此忽必烈并没有得到蒙古贵族们的支持。
但是忽必烈手里有兵马,而且还拥有大片昔日金国和西夏的地盘。
公元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索性在中原自立为蒙古大汗了!
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毕竟此前,蒙古大汗,可都是通过忽里台大会选举出来的。即使是走个过场,这个过场也得走,否则那就是公然对蒙古各大贵族不敬了。
阿里不哥被逼急了,第二年在漠北蒙古召开了忽里台大会,由蒙古各大贵族一致选定为新任大汗。
所以在这一时期,大蒙古国,居然同时出现了两位大汗。
从法理上来说,阿里不哥通过忽里台大会继位,是正儿八经的蒙古大汗。
可无奈的是,经历了四年的内战以后,阿里不哥被忽必烈给击败了!
成王败寇,忽必烈取胜以后,自然就成了真正的蒙古大汗了。不过这事儿也直接导致了大蒙古的分裂。
按照道理,忽必烈既然成了蒙古大汗,那么四大汗国应该听命于他才对。
但是除了旭烈兀建立的伊利汗国,是支持忽必烈的以外,其他三大汗国,都开始与忽必烈离心离德。
哪怕是伊利汗国,也在旭烈兀死后,脱离了大蒙古国的限制。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正式标志着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国彻底走向了分裂。
这也解释了为何强大的蒙古帝国,在中原只维持了不到百年,就被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赶走了。
驱逐的并不是整个蒙古帝国,而只是其中的一支——托雷家族的势力。
并且也不是彻底消灭,只是把他们赶出了中原故地,人家退回去之后还建立了北元呢。
老朱努力了一辈子都没消灭北方的威胁,还是永乐大帝朱棣把北元打灭火了的。
……
因为以上错综复杂的原因,南宋要想自保,从哪方面入手已经显而易见——支持窝阔台家族啊!
过几年拔都也要没了,金帐汗国也暂时陷入过内斗,但后来又出了有能力的大汗,还把伊儿汗国给吞了。
可是现阶段窝阔台家族肯定不会鸟南宋朝廷,毕竟再内斗,中原已经被蒙古人视作猎物,狼群内部的斗争,又怎么会跟软弱的绵羊合作呢?
必须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让窝阔台家族认识到南宋朝廷的价值。
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
七月,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
萧兵忆准备多年,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蒙哥来钻。
诱敌深入,让出了蜀地北部地区,造成了蒙军一路所向披靡的假象,实际却没什么收获。
就在这个当口,南宋朝廷联系了窝阔台家族。
打个配合啊?我们南宋方面愿意支持你们这一系,前提条件就是你们当权后不许再觊觎中原了。
因为早期南宋朝廷就与窝阔台家族接触过,当时的掌权人孛儿只斤·失烈门并未当回事。
他本是窝阔台系推举的继承贵由汗位的继承人,后来蒙古上位了,怎么会放过他?
而且失烈门自始至终都对汉位念念不忘,还曾经发动军事政变努力过一回,被蒙哥按下去了,失烈门本人也因此身陨。
窝阔台这一系本来就地盘小,此后一直缺乏统一的领导,让各个宗王意识到,这样下去就完蛋了。
直到1256年,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崛起。
东征西讨,重新整合了窝阔台汗国的资源。
要知道,窝阔台的封地并非集中在一块,而是分散在中亚各个角落,以及漠北、甘肃,在地理上就不是铁板一块。
窝阔台汗国的建立,始于海都。
海都能力强悍,与拔都一个档次,他不但想夺取中亚河中地区,还想拥有漠北草原,最后入主中原,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在海都看来,自己才是蒙古汗国的继承人,蒙哥不讲武德,破坏了祖先的规则。
但海都最终还是失败了,窝阔台汗国是四大汗国里最早消失的,就在几十年后。
而南宋朝廷此时,提出了一个让窝阔台家族的宗王们不敢置信的条件:我们把蒙哥替你们弄死!
不但替你们除掉大敌,还跟你们做生意!
蒙古为何心心念念的一直想要南下?不就是为了中原发达的经济,还有丰富的物资吗?
窝阔台家族全体表示:你们要是真能做到,我们愿意与你们合作!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窝阔台家族都快被蒙哥汗欺负死了,你们南宋要是能击败蒙哥,那我们更不是对手了!
但同时也表达的疑惑:你们真能做到?不是吹牛吧?
南宋使者表示,咱们等着瞧!
……
开庆元年初(1259年),蒙古军在合州钓鱼城下攻势受阻,数月不能攻克。
前期因为攻城,已经把蒙军携带的火药消耗一空,所以对他们对坚固的钓鱼城没了办法。
而实际上,利用这段时间,大批南宋军队已经进入蜀中,对蒙军实施了合围。
因为战线拉得很长,蒙军又在蜀地毫无收获,后勤补给成了大问题。
八月十一日,蒙哥在合州钓鱼城下,中弹身亡!
一发炮弹在离他不远处爆炸,飞散的弹片击中了他。
不久之后他就伤重难治而亡,蒙古军一时间有些慌乱。
就在此时,南宋的部队发起了总攻,各路都有军队围攻而来,打了蒙军一个措手不及。
忽必烈不愧是未来的雄主,审时度势后认定:这仗不能打了!
很明显南宋这边布下了陷阱,而蒙哥已经钻进来并且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更重要的原因是:忽必烈要回去争夺本派系的大权!
阿里不哥已经在漠北老家跳起来了!
在这个思路的驱使下,忽必烈领军毫不恋战,迅速撤退,以部分代价换取主力的安全撤退。
即便如此,此次带来的大军还是损失惨重,被南宋军队狠狠扒下了一层皮。
忽必烈带着大部分骑兵退回黄河以北,急匆匆赶回漠北老巢争家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