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元和中兴
带少量侍卫逃跑的仇士良当然走不掉,被生擒后,被李载丰押解着与其父李修贤汇合。
赵王李修贤遣大将率青狼军主力,留守淮西、弹压藩镇,自领五千精锐返回长安。
朝堂上,赵王世子遇袭之事,引得一片哗然。
赵王一口咬定,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针对的不仅是赵王一脉。
更是将矛头指向宦官集团,列举许多明证,检举不法。
所有铺垫完成后,图穷匕见,最后加入的一条大罪,让宦官们不寒而栗——谋反!
一股脑将大片宦官头目涵盖。
百官见有赵王府带头冲锋,早已积压的怒气瞬间有了宣泄之处,没两天,弹劾复议的奏章雪片一般飞来。
证据确凿之下,宪宗李纯只得先将部分宦官头目收押。
但宦官集团又怎能坐以待毙?
百般狡辩,同时发动全部力量,力图扳回局面。
巨大的阴云笼罩在长安城上,一场大乱即将来临。
甚至皇帝李纯也心有忌惮,私下找到赵王李修贤商量:
“老叔爷,宦官是平衡藩镇的有力武器,您这么一弄,怕是要动摇国本啊!”
李修贤缓缓说道:“陛下应该是没有饲养过兽类。狗这东西,养一只也好、一群也罢,你喂他吃食,他始终觉得你是头领。不管多凶狠,始终对主人温顺。”
“而类猫的野兽就不同,反而会觉得,它自己是头领,你饲养它是恭顺的表现。宦官集团,目前已经由鹰犬变成了猛兽,利爪已成、獠牙已现,正择人而噬。”
宪宗李纯还是非常担心,追问道:
“但藩镇如何制衡?朝廷现在军力恢复,自能镇压,可长此以往,军帑靡费过大,朝廷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这点问题还能难住萧兵忆?
后世有那么多可行的方式,早把解决问题的办法讲透了。
李修贤把早准备的条陈一交,宪宗看后精神振奋,赶紧召集大臣研究去了。
至于宦官,爱咋咋地吧!
老叔爷已经铁了心要动手,朕还能拦住是咋的……
大唐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赵王府主动干预朝政的例子屈指可数,每次都涉及到巨大的转变,其中也不乏新老君王交替的大事。
万一把皇位拦没了,朕上哪说理去?
宦官集团被大肆整顿,皇帝对此事充耳不闻,一心研究如何改革军制。
萧兵忆提出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但执行起来却需要强大的国力做基础。
之所以不怕乱,是因为这些年大唐的财政有了很大缓解。
经过多年积累,钱庄终于有条件向银行转变。
纸币的发行,极大缓解了大唐缺乏贵金属造币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干啥买卖也不如印钱来得快。
参考后世的金融制度,萧兵忆很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把宪宗乐得手舞足蹈。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宦官集团并没掀起多大浪,终究是被赵王李修贤收拾了。
老爷爷说得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国家的本质是啥?
老马总结的很到位:是以暴利为后盾的阶级专政。
这也解释了“书生作乱,十年不成”这句话。
宦官只是一群接近封建权力核心的团体,在掌握武力之前,终究还是纸老虎。
等赵王李修贤修理完宦官,宪宗马上请他出面执行军制改革。
他的条陈列得清清楚楚,经过皇帝与朝臣的研究,认为绝对可行。
当然可行,后世证明过了呀!
方案对现有的军制进行了少量修改,本质上还是募兵制。
这里就还得替唐玄宗李隆基说说话:府兵制改为募兵制,设立藩镇,他真的错了吗?
萧兵忆觉得他其实没错!
制度的设立,要因时而异,符合当时的环境。
开元末年,府兵制确实已经跟不上需要了。
半军半农的形势,无法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尤其后期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去分发了。
但府兵制确实省钱,大唐立国初期的军力强盛,可以保证战斗力,所以府兵制是合适的。
而到了开元后期,老兵都已去世,部队的战斗力达不到保卫国土的要求,募兵制应运而生。
花费得多,但也确实提高了战斗力,开元年间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就是明证。
哪怕在现代,也能找到两种军制的影子。
想想建设兵团,再想想各大军区……
但因为国力的衰退,藩镇渐渐演变成了集军、政、财一体的地方军阀,这才是失控的根本原因。
那么解决的办法就很好找了,参考现代制度就行。
握紧枪杆子、捂住钱袋子、捏住印把子。
古代的军队如何掌控?将领肯定得是自己人,但人是会变的。
中低层军官才是关键。
如何掌握这么大的群体?军校啊!
唐朝已经有了武举制度,但不被重视。
萧兵忆大力发展,提高了武举的地位,形成了完备的体系。
这比在其他朝代施行还容易些,因为大唐本身就重视军功,那都是写进律法中的。
财政大权更好办,军需采购制度,税收归朝廷所有。
最后就是军政分离,军队就干好自己份内的事,行政问题自有朝廷的官员来管。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被考虑到:粮食问题。
经过多年的良种推广,大唐现在的粮食其实很富裕。
粮食过剩其实也是个问题,说明现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了。
谷贱伤农,百姓的温饱能解决了,但种地现在不赚钱了啊。
这就需要一定的宏观调控,小集体劳作又成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给百姓留出足够吃的粮食,多余的劳动力,那就搞点副业呗。
于是几年后,各种农副产品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整个大唐百姓的餐桌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大家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种菜、种水果,院子里满地跑的都是鸡鸭鹅,圈里有猪、田里有牛,离家不远还能挖个小池塘。
各处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总之哪些地方适合做什么,报纸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不会没关系,不但朝廷公布了方法,官员还带着手下来教。
只要有手有脚,勤劳致富再不是口头喊喊而已了。
怨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