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义不理财,慈不掌兵
倭人有大炮飞机,有充足的训练有素的士兵,还有强大的物资资源支持,更有快捷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线。在如此情况下,我们只能凭着熟悉的地形和跑不死的精神、强有力的执行力与敌人周旋。
接下来就是体能训练,按照传久制定的训练计划,在班排长的带领下,五公里越野、俯卧撑、担石担、举石锁,热火朝天地训练起来。“快点,再快点!都给老子跑起来,最后十人没早饭吃。”一名脸上有着一道伤疤,身上穿着一件绿色军服的彪壮汉子,圆睁着双目,挥舞着手中的树枝,厉声呵斥着自己面前那群已经累的气喘吁吁,直吐舌头的新兵们。
队伍中传来震天的呼喊声,一小队一小队光着膀子的汉子,在一声声严厉的口令和刺耳的叫骂声的指挥下,有的在奔跑,有的在举重,汗流浃背地训练着。好在那些新兵是完成了新兵训练的,让传久他们省了不少事,那群孤儿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体力也恢复得不错,能慢慢跟上训练进度了。更别说那些皮肤粗糙、身形瘦弱、面带菜色的青壮们啦,好生调理上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会被将养出来!
还有满是泥泞的水坑、狭窄的独木桥、用绳子结成的网、连在一起长长的陷坑、崎岖不平的跑圈道等等,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各类训练方式,让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们都晕了头。
烈日当空,天上没有一丝云彩。火辣辣的阳光直直的照射在新兵们的身上,许多人都已经有些精神恍惚了。只不过,训练教官没有喊停,没有人敢于停下脚步。
这些新队员们虽然每天都累得够呛,可一个个都咬牙坚持下来了,为的就是每天的三顿饱饭。吃午饭在这个年月,那叫加餐,不是干重体力活,别想吃这一顿中午饭,这还是家境宽裕些的。平时一般人家都是吃两顿的,早晚各一顿,能有两顿饱饭吃,在那年月就是幸福生活了。那个时候的普通百姓因为营养欠缺,普遍都有夜盲症,这就要靠充足的后勤保障,才能够改变过来。所以传久天天肉食、蔬菜保证供应,见天还有水果尝尝鲜,就是要让队员都成了夜猫子。你还别说,几天的饱饭吃下来,大家伙都死心塌地的留下来,训练的干劲更足啦。
“嘿、哈”,在西山一片红色,村子上空炊烟升起之时,借着傍晚微风的阵阵凉意,几十名队员依然在村边平地上苦练体能,举石担的、练石锁的、还有摔跤对练的,围观的人的叫喊声震耳欲聋,惊得雀燕不敢归巢。“一二一,一二一”响亮的口号不时响起,同样是几十名汗流浃背的队员,正围着村子边沿跑圈。
“找死啊,吸我这么多血”。随着‘啪啪’的拍击声响起,在树林边端枪练瞄准的几十名队员也不得安生。大概是闻到了他们身上的汗味,树林中那个头小小的蚊子蜂拥而至。感觉到被叮咬的队员们一巴掌拍下去,那蚊子早已吸了满满一肚皮的鲜血,接下来手动了的队员不是受到教官的怒骂,就是挨到树枝的抽打。
单兵战术练习完了,传久开始班级合成战术演练。找个茂密的丛林,一个班的人先一个小时进去,后一个班去清剿,没有主次,只看哪个班走出丛林的人多为胜,谁输了给赢家洗衣服。一声声刺耳的叫骂声响起,这是在潜伏训练中被别的班找出来的队员在被队长斥骂。伪装潜伏是队中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因为传久的重视,也列入了比赛的项目,不由得各班排长不重视。
待演练得差不多了,演练部队又扩大到排的规模。战士们平常对于伪装也是极为看重,在这一不断的捉与被捉的过程中,新队员们受到了极好的教育,战术动作,由最初的僵硬、生疏,到协调、熟练。队员们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挖尽心思、绞尽脑汁的发掘出各种奇思妙想,一个个家伙俨然成了潜伏专家、突袭能手,所以被搜索出来的队员被班长骂是在所难免的了。
新兵们原本都是乡下农民,他们往日里就连肚子都吃不饱,肉就更加是吃不上了,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人一到了晚上就成了睁眼瞎。从进入军营第一天开始就大量摄入各类丰富的营养物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理,夜盲症什么的几乎全部都消失不见。再加上传久教给他们现代时空之中的一些身体锻炼方式,像仰卧起坐,俯卧撑什么的,简单,但是非常有效,所以新兵们一个个的也变得壮硕起来。不知不觉之中,傍晚悄然来临,残阳似血,霞光满天,天色暗淡下来之后,一天的训练也就结束了。
你要问为啥不练拼刺刀?在后世,家里老爷子不止一次告诉过传久,在战争年代,拼刺刀往往都是两败俱伤。从红军时期,就是吃不饱穿不暖,枪弹两缺的红军对拼刺就非常重视,所以红军的拼刺技术并不差。特别是抗战初期,八路军因为资源的严重不足,只好继续保持着这个传统,开个三二枪就得冲上去和小鬼子拼命,所以有了个三枪土八路的称号。
小鬼子因为国内资源的匮乏,所以对射击的精准度和拼刺技战术也很讲究,鬼子兵全都受过正规的拼刺刀训练,在战场上基本能都做到动作规范、刺杀凶猛。三八大盖为什么是世界上最长的步枪,除了保证其射击精度,就是方便拼刺刀的,装上刺刀足有一米六长,比中正步枪长了那么十几公分,华倭两军肉搏战,很多时候我方战士都占不了上风。
随着占领区的扩大,倭军为增加国内需求,减少运输压力,提出‘以战养战’,在各占领区疯狂地收刮各种战略物资,保证了倭军士兵的物资供给,所以倭军士兵吃喝不愁、营养不缺、体力充沛,甚至抓老百姓来给新兵做练刺杀的标靶,更有好多是从军多年的老兵,能够做到在行进间射击十中七八,绝对称得上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
而华国军队普遍的衣食无着,手中的制式枪械比三八大盖短了十几厘米,也就是说:你的刺刀还没刺到对手,敌人的刺刀就已经给你的身上开了一个大口子。单挑时以命搏命不存在谁怕谁,技术和勇敢也许可以帮你拉近点矩离,可只要一展开队形,三五个小鬼子就敢面对国军一个班的对手,攻防有序并能战而胜之,这种技战术可不是光凭一个勇敢不怕死就能抹平的。
所以那个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三个平均身高不过一米五左右的小矮子,端着三八大盖能将一个班人高马大的华国军人放倒在地。华国军队也想方设法来拉近这个距离,用大刀长矛放冷枪,直至抱着集束手榴弹或是炸药包冲击敌阵,以命换命。直到后来华国军队的拼刺战术也磨砺出来了,老鬼子们也死得差不多了,双方拚刺时的伤亡比才算拉近了些。
传久既然知道这血淋淋的经验教训,就不可能重蹈覆辙,即使现在算不上家大业大,可以用火力覆盖,手头上也还算是比较宽裕的,特别是前一阵短枪收罗得比较多,弹药也还充足,几乎可以人手一支。经过仔细研究,传久就干脆下令:尽量不要与倭军拼刺刀,如果非要拼刺时,必须是三个人一组,一个用长枪格挡,其余人用手枪和冲锋枪射击,最大程度减少己方的伤亡。不过传久也不绝对禁止肉搏,他认为面对面的搏杀,更能激起战士们的血勇,所以对精通刀术枪法的兄弟们,往往是网开一面。
“在战场上,一个指挥员要尽力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这是减少战损的主要方面。至于细微上要做的就多了,譬如士兵的战术动作是否标准,射击是否精准,士兵之间的配合是否到位,士兵是否会利用战场中一切有利的或不利的条件杀伤敌人,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平时多训练了。当然,如果为了某个较大的战略目的,需要战士作出牺牲时,也就是战士这种牺牲有意义时,士兵的牺牲就是必然的了。而且,不只是士兵,就是我们的指挥员,更要有身先士卒的精神。
“你手下的兵是人,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部队日常管理、训练,外出作战等,都要考虑到战士的承受力,都要考虑到战士的感受,要以人为本。咱们弟兄们的命,比小鬼子的命要值钱得多,不能轻易就牺牲在了战场上,战士们跟着我们出来,可不是来送死的。我们既然是他们的长官,也是他们的兄长,就要为他们的性命负责,多费点子弹没什么,无非就是多花点钱嘛,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传久的这句话很快就在队员中传开啦,这个年代,一名军队指挥官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让人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让人心里感觉暖暖的。传久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劣势,俗话说:义不理财,慈不掌兵。出身小人物的传久,还不具备那种谈笑间多少人灰飞烟灭的大气,或者说他还是没有把士兵们生命,仅仅看成是一组反映胜负局势的数字的觉悟。
可当他作为领导人,站在这个位子上,把这种来自小人物灵魂深处的不忍与慈悲拿出来的时候,这种劣势就转换成了一种优势。这种把兄弟的利益放在前面,斤斤计较每一个队员的生命的仁慈,便成了待人亲切热诚,爱护队员等现象有血有肉的具体表现出来时,在队员中无意间树立了一个近乎于完美的领导人形象。
这时的华国农民最实在,只要有人对自己好,没二话,要纪律有纪律,要行动有行动,刀山火海照样跑上个来回,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这句话传进了队员们的耳朵,真有章连长比爹妈还亲的感觉,在这不光吃得好,穿得暖,打仗拼命的时候连长还想着心疼大家的小命。不管给与多少的利益,可能都抵不上平凡生活中的一份尊重的分量更重,所以这些个兵们牢牢地记在心里。更让传久没想到的是,后来只要是有新兵入队,那些老兵们都会把这句话拿出来讲一遍,很自觉地替长官给新兵蛋子们洗脑。
转眼十天的体能训练结束,根据训练的成绩,传久集齐人马,正式宣布编制:
连长:章传久
副连长:章传金
一排长:章传金(兼)下辖三个班,每班十五人
二排长:章传明 下辖三个班,每班十五人
三排长:章传兴 下辖三个班,每班十五人
四排长:章传勇 下辖三个班,每班十五人
警卫班班长:章传富 下辖二十人
卫生队队长:秦寿生 队员:玉花、玉兰等十个女孩子
运输队队长:章传信 队员四名,汽车二辆
骑兵队教官:巴特尔 队员:巴根、朝鲁、那日松
炊事班班长:于德海 队员七人
传久招集排长们开会,要求他们抓紧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明确地告诉他们:日本人快来了,离打仗的日子不远了,要努力刻苦的训练队员,尽快形成战斗力。要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来教育队员们,让他们明白:现在的战斗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家人亲友不受外敌的侵略残害,是为了现在好不容易过上的吃得饱、穿得暖的日子不被打断。
并交待说:“我要去陕西一趟,大约一个月左右,我不在期间,内部事务由传金负责,对外由传兴、秦寿生负责”。二天后,传久带着传信,驾车直奔济南与刘局长汇合,哦,现在不是局长了,是富豪老刘啦。路上人不算很多,车却不少,应该是消息灵通的人士知道形势不妙,举家搬迁的。一路紧赶慢行,也走了好几天才到了西安,同刘夫人、小姐欢聚一堂,也认识了刘家大公子刘金贵和三姑爷程玉书。
刘金贵是个中校军官,在保安司令部任职,表面看上去大大咧咧的,一付豪爽的军人作派,可传久在他的眼神中,多次看到一闪即逝的精芒,觉得他是个扮猪吃虎的角色。程玉书则是在省部工作,一副温文尔雅的斯文人模样,话不多,可一说就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显得有些锋芒毕露。据他自己说是搞党务的,可传久认为他一定是中统,十足象是一条毒蛇。这郎舅二人倒是配合默契,经常绕着圈子套传久的话,非常关心传久的思想动态。传久只好将原来对老刘说的那一套,又复述了一遍,才勉强打消了这二位的怀疑。
与他们打交道,传久是时时小心,处处提防,要不就以小卖小,装疯卖傻,要不就小心谨慎,就连聊天时话都得在嘴里转三个圈才说出来,反正是只要不抢我的钱,不动我的人,什么主义啦、党派之争啦,一切与我无关。和这二位周旋了几天,觉得心很累,就向老刘告辞,老刘和刘小姐取笑传久是急着去见小媳妇,传久也苦笑着默认了。刘金贵和程玉书对视一眼,心里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这小子是只深藏不露的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