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虞唐传奇 > 第136章 李德楷独掌朝纲(下)

第136章 李德楷独掌朝纲(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傅秋云拿到奏章,仔细看了看。他没有想到,一个内廷首领太监,居然那么的贪污腐败。

    晚上,李华照常来伺候。傅秋云看着李华,如此普通一个人,居然背着陛下做了那多事情。等到李华去往司礼监后,傅秋云立即找来几个太监,宫女问道:“你们说一说看,李华公公人怎么样?”

    那几个宫女太监,其实早就对李华有意见了。李德昭也是提前安排好,教给他们怎么样说。于是几人添油加醋,乱说一通。就连永明帝,都快听不下去了。

    傅秋云安排好一切,就等着明日朝会,与几位大臣商议一下。可是如今的禁卫军大权,在李华的手里。傅秋云找来李德昭,商议对策。

    这时,李德昭说道:“表妹,我之前可是掌管过锦衣卫跟衣林卫。这两个衙门,可是不能小觑。我以为,让陛下对他们施加恩德。然后让他们宣誓效忠陛下,还是可以用的。”

    傅秋云摇头说道:“三位大臣不会同意的,他们提议要裁撤锦衣卫跟衣林卫。其实我也想过重用他们,奈何辅政大臣们不同意。哎呀,这是如何是好。禁卫军我也没有很关键的可用之人,双眼一摸黑。”

    李德昭听罢,立即说道:“我有办法,只要陛下一道密旨。我去联络锦衣卫跟衣林卫,关键时刻勤王护驾,可以的。”

    傅秋云想了想,似乎也是一个办法。于是跟永明帝商议,给李德昭一道密旨。关键时刻,统领锦衣卫跟衣林卫,勤王护驾。

    李德昭拿到这个诏书,高兴的不行。因为他知道,锦衣卫跟衣林卫,就是自己口袋里的东西。自己可以凭借喜好,随意调遣。

    就在李德昭找曹保真商议之际,李德楷的书信到了京师。原来,李德楷到了河东道月余,跟北六镇矛盾重重。

    自从北六镇谋反平叛之后,他们就形成了宇文氏、拓跋氏为首的军事独立同盟集团。同时,不断的蚕食大唐河东道边境。自从河东道晋王起兵谋反平叛之后,大唐对河东道采取削弱军事为目的的整改。很快,河东道面对北六镇军事同盟的蚕食,也是无可奈何。

    北六镇,主要是宇文氏的冥野镇、拓跋氏的胡镇、独孤氏的南镇、李氏的武川镇、杨氏的朔荒镇、高氏的玄柔镇。他们都是军事贵族集团,常年保持军事实力。尤其是全民皆兵,父传子,子传孙,生生不息。

    起初,大唐依靠他们对付贺兰铁骑。奈何他们渐渐与贺兰铁骑融合,形成了一股大的同盟。狼兵大元帅死后,狼兵在肥狼的统率下,进驻拓跋氏的胡镇,成为拓跋氏的家兵。一时间,拓跋氏成为北六镇实力最为雄厚的军阀。

    可是拓跋氏族长拓跋万年,却是一直遵从宇文氏为首领。宇文氏宇文双雄宇文宏图,非常欣赏拓跋氏,他们也是英雄相惜。奈何宇文霸业这些年,脾气变得聒噪。动不动要报仇,起兵反对大唐。但是最后,都是被军事同盟里面的人强行压住。

    后来,宇文宏图与宇文霸业分兵。宇文霸业就往东来,逐渐开始蚕食大唐的河东道。河东道历任节度使都没有实权对付宇文霸业,上报朝廷也是被这样那样的理由压了下来。等到李德楷来到河东道时,宇文霸业的大军已经抵达并州城下。

    李德楷来之前想到了河东道的惨状,没有想到这样的惨淡。整个河东道大军不过万,训练陈旧,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如今,宇文霸业的精兵正在步步蚕食。整个节度使衙门以下的官员,个个想着如何离开此处去外地谋个好的差事。

    一时间,河东道就是一个大坑。李德楷此来,也是带着个人目的的。他首先熟悉河东道的情况,然后开始极力安排自己的亲信。可是,自从李德楷来后,宇文霸业的攻势更加迅猛了。看样子,想吞并并州以西的大部分国土。

    无奈之下,李德楷只能向自己的弟弟李德昭求救。李德昭看到李德楷的书信,简直不敢相信。于是亲自找到曹保真,想要了解河东道具体的情况。

    曹保真可是不关心这些,他最为关心就是王涛的奏章,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人单独见面,李德昭直接说道:“一切都在进行中,就看这几日哪天方便,永明帝会与几位大臣商议的。”其实这里,李德昭故意不透露锦衣卫跟衣林卫的情况,就是担心曹保真捷足先登。

    此时的曹保真,根本就等不及了。他想着尽快把李华赶下去,然后李德昭上台。趁机除掉那三位辅政大臣,自己可以坐上重臣的位置。甚至丞相,或者大学士之类的。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在曹保真焦急等待时,李德楷的第二封告急书信到了。李德昭看着书信,知道兄长很是着急。于是他没有通过武英殿,而是直接去拜会了锦衣卫的沈重。

    这个沈重,自从上次与曹保真那件事失败之后,就再也不轻易相信任何人。今日李德昭前来,自己也是躲着,让沈严亲自接见。

    李德昭看到沈重避而不见,只好告辞,直奔衣林卫夏文龙那里。夏文龙掌管着衣林卫,也是胆战心惊。陛下已经很久没有召见,自己内心属实心慌。

    这时,听到李德昭前来,立即上前迎接。二人寒暄过后,就入了座。李德昭问道:“夏大人,多日未见,忙着何事啊?”

    夏文龙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我能忙什么啊,多日未得到召见,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忙得。李公公,今日什么风,把您老人家吹了过来?”

    李德昭笑而不语,看了看四周。夏文龙秒懂,立即招呼道:“都没什么事,下去吧。”

    这时,李德昭拿出来圣旨,宣读道:“衣林卫诸位听旨,上谕,李德昭为内廷总管太监,朕特令其负责衣林卫所有事务。即日起,李德昭为衣林卫监军太监,都督衣林卫所有事务。”

    夏文龙一听,心惊了一下。但是还是拜道:“臣夏文龙,领旨谢恩。”这时,夏文龙举手接下来圣旨。打开一看,果然是大唐圣旨,印玺清晰,没有虚假。此时,已经非常清楚,李德昭接管了衣林卫。

    夏文龙站起身来,问道:“李公公,但请吩咐。”

    李德昭笑道:“夏大人,你客气了。你是衣林卫的指挥使,我只是代天子都督衣林卫。这以后办事,还是得靠你啊。”

    夏文龙立即回答道:“下官不敢,请公公吩咐。”这时,李德昭想到了河东道的事情,于是问道:“这几日,接到了河东道我们兄长的家书。好像这个河东道,不太平啊。”

    夏文龙立即明白,这是李德昭考察自己,于是回答道:“公公,我们衣林卫的密探来报,确实不太好。由于河东道裁兵太过于苛刻,造成北六镇宇文霸业一步步蚕食河东。这件事,其实几位辅政大臣是知道的。”

    “居然知道,为何不去办呢?”

    面对李德昭的追问,夏文龙站直身体,回答道:“因为晋王起兵之时,掏空了河东道的兵力财力。如今朝廷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河东道的驻军边防,抓得紧。一方面不提供兵员支持,同时财力也不救济。久而久之,就是如此了。”

    听到夏文龙的话,李德昭这才确认兄长李德楷所言不假。这时,他更加着急了,于是问道:“夏大人,何种办法可以解决眼下的困境?”

    夏文龙不慌不忙,说道:“好办,朝廷出兵平定北六镇。”

    李德昭听罢,立即摇头说道:“不可能,北六镇平叛拿得多少军马粮草,肯定打个好几年不可。不妥不妥,却是不妥。”

    夏文龙听到李德昭的话,心中暗自惊奇,暗道:“这个阉货果然长进不小,没有那么言听计从了。看来,我们可是不能随意忽悠他了。”

    于是立即上前凑近,说道:“公公,我们可以这样。由朝廷降旨,着兵部调兵平乱。其实如今有三个地方可以调兵,一个是卫州,一个是神都,一个是商州。那个温文玉大将军带领的三万精骑兵,就驻扎在这些地方。如果全部调往河东,那宇文霸业也不敢随意放肆。另外还有一个最为主要的事情,就是想办法让令兄升任河东道大都督。这个官职,不是常设官职。可是如今河东道如此窘迫情况,再适合不过了。”

    听完夏文龙的建议,李德昭瞬间就清楚多了。这些事情,他一个内廷太监,是无论如何都知晓不了的。衣林卫暗中掌管全国的军事情报,对于这些兵力部署,了如指掌。

    主意已定,李德昭离开了衣林卫夏文龙家里。此时,他还是需要再去锦衣卫沈重府上。因为他也是迫切需要,除掉李华。而锦衣卫,就是最锋利的刀。

    李德昭再次前来,让沈重心生疑惑。如果再次不见,恐怕说不过去。于是吩咐下人,在会客厅相见。沈重故意在下人搀扶下,走了出来。看到李德昭,立即拜道:“李公公,多有得罪。这几日身体不好,在家休养。”

    李德昭看到他这一个病恹恹的样子,很想笑。但是,还是十分关切道:“沈重大人,身体要紧啊。一定要注意保养身体,你可是大唐的重臣。”

    沈重一听,咳嗽几声,回答道:“李公公谬赞了,自从彭洛指挥使离开后,我就是一人撑着锦衣卫。如今,风雨飘摇。陛下的圣旨,也是很久没有得到了。听闻朝廷要裁撤我们锦衣卫,真是这样,我们沈家只能回乡种地了。”

    “哈哈哈哈,沈重大人开玩笑了。这不,圣旨到了。”说完,立即拿出来圣旨。沈重见状,立即跪下来听旨。只见李德昭念道:“上谕,朕特令李德昭都督锦衣卫诸事。凡锦衣卫上下,皆为其号令为从,钦此。”

    沈重听罢,立即山呼万岁。接过圣旨,看了看,令人收下。接着,李德昭说道:“沈大人,以后还望您老人家多多帮助我啊。”

    沈重立即说道:“哪里哪里,我们为李公公号令,莫敢不从。”

    看到沈重如此说话,李德昭也不藏着掖着,说道:“其实裁撤锦衣卫,最早是李华李公公提出来的。不过没有想到,居然得到了三问辅政大臣的支持。如今,陛下得知李华徇私枉法,贪污受贿,非常气愤。这不,这几日就要办了。你也是知道,禁卫军被李华收买的七七八八了。陛下担心禁卫军不受控制,所以到时锦衣卫可是要出面立功的。保不齐,接管禁卫军也不是没有可能。”

    沈重听罢,立即说道:“李公公,我们锦衣卫听从你的安排。”

    李德昭靠着圣旨,搞定了锦衣卫跟衣林卫两大最有权势的衙门,心里美滋滋的。到了皇宫,立即投入到伺候陛下的活上。这边李华,早就对李德昭动不动去伺候陛下感到不满。这不,又看到李德昭伺候永明帝。就上前参拜道:“陛下安康,李公公,你就不要在此伺候了。新来的几个公公好像不懂规矩,你去管教一下。”

    李华如此当着永明帝的面呵斥李德昭,让永明帝很是不满,说道:“朕让舅舅在此伺候,你怎么不去处理那些事情?”

    李华一听永明帝的训斥,立即跪倒在地,说道:“哎呀,陛下,奴才哪里敢指挥李公公啊。这不是新人的管教是李公公亲自管的事情嘛,所以就叫他去了。”

    “朕决定,此事由你去办。”说完,永明帝气愤的走了出去。

    等到李德昭跟永明帝出去后,李华怒道:“什么玩意啊,居然可以把小陛下搞得团团转。哎呀,看你栽倒我手上,我不整死你。”

    三日后朝会前,李德昭给永明帝伺候更衣,傅秋云也在。这时,也没有什么其他人。李德昭见状,突然说道:“表妹,大哥来了消息。那个河东道很是惨淡,财力,军力不支。北六镇的宇文霸业,已经蚕食到了并州城下。大哥说再不发兵,河东道危矣。”

    傅秋云不解道:“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河东道好好的,怎么就危险了?”

    “哎呀,表妹,他们三位大臣可是欺骗你们。河东道并州大部分土地进入了宇文霸业的地盘,如今河东道危险。大哥在那里苦苦支撑,可是没有人员跟财力,如何支撑?”

    李德昭说吧,就对陛下说道:“为今之计,就是赶紧调兵过去。我听说温文玉大将军又有三万人马,布防在京师周边。现在,他们防谁啊?还不如就此调往河东,震慑宇文霸业。”

    永明帝此时转身问道:“娘,真的有三万大军在京师周边布防?”

    傅秋云立即说道:“是,温文玉大将军担心京师安危,特意调来的。”

    “可是朕上个月不是御批了五万人马轮换京师防务,如今,不需要这三万精兵了。不然就此调往河东,震慑宇文霸业。”

    听到永明帝如此说话,傅秋云很是震惊,说道:“哎呀,我们的小皇帝越来越像圣君了。”

    朝会散去,三位辅政大臣留下,与永明帝再次商议事情。温文玉汇报了最近的调兵布防问题,却是没有提一点河东道的事情。永明帝年幼,直接问道:“温文玉大将军,为何不调京师附近的三万精兵支援河东道?朕听闻,宇文霸业的大军已经逼到了并州城下。”

    永明帝此话一出,三人都是震惊不已。那个司礼监大太监李华,不知道是不是吃错药了,立即说道:“陛下听那个人胡说,没有的事情。老奴一直盯着司礼监,河东道一切太平无事。”

    “李公公,你是什么想让朕知道就让朕知道,不想让朕知道的,就不要让朕知道?莫不是,你要做这个皇帝?”永明帝有点生气的说道。

    这句话,着实让李华吓个够呛,慌忙跪下道:“陛下,奴才绝对没有这样的想法,奴才可是不敢了。”这时,永明帝立即把王涛的奏章扔了出来。对三位大人说道:“你们看看。”

    此时的永明帝,在他们眼里还以为是小孩子。然而永明帝此时已经什么都懂了,跟着老师们也学习到了很多权谋之术。倒是李华跟三位辅政大臣,还以为他是靠着傅秋云来做这个傀儡皇帝。

    傅秋云看到那封奏章,也是慌了神。原来,他们每次交谈,永明帝都是知道的。而李华干的那些事情,永明帝也是看在眼里。幸好李德昭没有明目张胆的为自己徇私舞弊,不然,也是成为永明帝眼中的坏人。

    永明帝看到傅秋云几次想把李华的事情抖搂出来,可是没有很好地机会。所以今日,自己亲自出面办理此事。

    李华知道王涛在搞自己,他本来以为靠着几位大人可以保住自己的位置。不想今日,一下子全部抖搂出来。李华当即瘫软在地,几位大人也是头上冒汗。

    傅秋云见状,立即派人通知李德昭。李德昭这边,带领锦衣卫快速进来,拿下了李华。李华还未反应过来,就被锦衣卫用黑布蒙上,秘密带走了。

    三位辅政大臣一看锦衣卫出面解决李华,不由得身后冒汗。他们知道,永明帝已经接管锦衣卫了。

    接着,永明帝宣旨道:“李华身为首领太监,欺瞒朕,还贪赃枉法。特令锦衣卫秘密处决,李德昭升任内廷总领太监,司礼监大太监。”

    李德昭听令圣旨,立即跪拜叩谢。范明城本想阻拦,可是贺知奇拉着他,暗示他不要说话。接着,永明帝问道:“温老将军,河东道的事情该如何处理呢?”

    范明城知道,这件事已经兜不住了,于是参拜道:“陛下,我与温老将军商议过,调卫州、商州、神都合计四万人马,即刻入驻河东。对于这指挥将帅,恐怕需要再做打算。毕竟这四万人马,需要一位好的主将啊。”

    李德昭见状,立即参拜道:“陛下,奴才有话说。”永明帝看到李德昭要说话,就说道:“好,李公公,你说一说看。”

    李德昭接着说道:“陛下,诸位大臣。奴才的哥哥李德楷现在就在河东道任节度使。前些时日来家书说了具体情况,其实就是宇文霸业欺负我们河东无兵。如果我们四万大军入驻河东,相信宇文霸业自会退兵。毕竟,我们和宇文霸业也都是不想再起战争。既然这样,那么就不需要四万人马选派一个合适主帅。河东道节度使李德楷,可以胜任大都督之职。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永明帝听罢,立即说道:“正合朕意,传旨河东道,李德楷任河东道大都督之职,全权负责河东诸事务。”

    三位辅政大臣一时间哑口无言,只能叩谢皇恩,领旨照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