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太后懿旨
凤明渊带着张玉婉从皇宫出来 。
前脚刚回到将军府,后脚宫里赏赐就到了。
看着一屋子琳琅满目的赏赐品,护国大将军府众人懵了。
“这是啥情况?”
凤明渊这才把今日的事情细细讲了。
“救太后?太后娘娘现在怎么样了?”张氏着急的问。
“娘,别担心,太后娘娘她老人家没事了。”
“太后娘娘就是年纪大了,身体出了一些问题,不能受大的刺激。”
“否则,发病的话就会很危险。”
“像今儿这种情况,多来几次,可能大罗神仙也救不了啦。”
张氏年幼时,就和太后娘娘很亲近。
这会儿一听说太后娘娘身体不好,心里很难受很着急。
“娘想找机会,去看看她老人家。”
“嗯,娘,你别着急。今儿在宫里的时候,太后娘娘还叫女儿常去宫里陪她。”
“等有机会咱就进宫,看她老人家去。”
“好。”张氏点头。
夜深了,凤明渊临走时,看着张玉婉心疼的开口。
“婉儿,今儿原本是想让你出去走走,没想到遇上这种事。”
“让你担惊受怕了,我心里很过意不去。”
“不过,也幸好带你去了。不然,皇祖母恐怕过不了今儿这道坎。”
“婉儿,多谢你救了疼爱我的皇祖母。”
“今儿这件事也提醒了我,这人屡次下手都是稳准狠。”
“咱们凡事要小心,你出门时必须带上凤雪和凤雨。”
“嗯,我知道了。大叔,你也要处处小心。”
“好,我走了,你早点歇息。”
因为白天经历的事。
张玉婉松懈下来后,就感觉浑身疲惫,稍加洗漱后更爬上床睡着了。
慈宁宫。
凤瑜听说太后的事,匆匆进宫探望太后。
凤瑜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自家老娘,没发现异常后才开口。
“母后,您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有的话,您可别瞒着啊。”
“母后已经没事了。”
“谢天谢地,幸亏有婉儿那丫头。母后,您没事儿臣就放心了。”
凤瑜脸上露出了笑容。
“阿瑜,母后终于在你的脸上看到笑容了。”
太后开心的看向,这个最放心不下的儿子
“母后看到你的笑脸,母后就啥毛病都没了。”
“阿瑜,天可怜见的。青儿回来了,你终于不再一个人孤零零的。”
“哪怕母后哪天突然走了,母后一定是安心的笑着走的。”
“今天在路上出事,母后都一直坚持着不想走。”
“因为母后还有你的婚事,这个心愿未了。”
“过些天,等母后身体恢复好了,母后就给你操持婚事。”
凤瑜握着自家老娘的手哽咽:“母后,儿臣不孝,这些年让您担心难过了。”
“往后余生,儿臣一定好好过日子,不再让您为儿臣担心。”
“阿瑜,你能这样想,母后就是现在就走了也无憾了。”
“母后,您一定健健康康的,长命百岁才行。”
“好,母后争取活到一百岁。”
“阿瑜,母后今儿答应,给渊儿和婉儿那丫头指婚了,你皇兄也没有意见。”
“嗯,儿臣知道了。”
“阿瑜,婉儿都快是你的女儿了,你对这桩婚事有没有意见?”
“儿臣没有意见。渊儿和婉儿两个都是好孩子,他们在一起挺般配的。”
“你没意见就好。”
母子俩叙话到半夜,凤瑜留宿慈宁宫。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一个宣旨公公就从皇宫出来,一路到了护国大将军府。
“护国大将军府众人接旨。”
众人忙跪下。
宣旨公公抖了抖手中懿旨。
“太后娘娘懿旨:玆有护国大将军府外孙女张玉婉,端庄聪慧,温良敦厚,品貌出众。”
“与雍王凤明渊堪称天造地设,特指婚给雍王凤明渊作正妃,待及笄后完婚。”
“谢太后娘娘恩典。”
张玉婉磕头谢恩后,举起双手接过懿旨。
“恭喜张小姐。”
凤雨塞了一个荷包在公公手中:“公公辛苦,去喝杯茶。”
宣旨公公推辞了一下,接过塞进怀里。
然后抬头看向张玉婉。
“张小姐,来时太后娘娘要咱家,传你们一家四口入宫喝茶。”
“好,请公公稍等。”
张玉婉一家四口稍作收拾后,便随宣旨公公一同入宫。
慈宁宫。
张氏领着几个孩子,跪地给太后行礼:“拜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皇太后高兴的抬手:“快起来。”
几人恭敬起身。
“昨儿听闻娘娘身体欠安,青儿就想进宫看望娘娘,今儿娘娘可感觉好些了?”
张氏看着眼前,明显比当初老了一大截的老人,声音哽咽,双目垂泪。
“青儿,快过来让哀家看看。”太后也激动流泪。
“皇祖母,请你别太激动。”张玉婉及时出言提醒。
“哀家高兴,没事的。”
张氏走到太后跟前,像多年前一样,跪着趴伏在太后的膝盖上。
“娘娘,青儿想您了。”
太后颤抖着手扶上张氏的背。
“青儿,哀家的青儿啊。这些年苦了你了,那杀千刀的害得你和阿瑜好惨啊。”
“娘娘,您别伤心,青儿这不是回来了吗?”
“以后青儿会常常进宫来陪着娘娘。”
“好,好!”太后抹去脸上的泪水,高兴的道。
良久后,张氏才把几个孩子一一介绍给太后。
“大丫头长得真水灵,过些日子,哀家帮你寻摸一个好的人家。”
看着几个孩子,太后越看越是欢喜。
张玉兰忙屈膝行礼感谢:“多谢太后娘娘。”
太后又把目光转向张玉柱:“好孩子,快来哀家跟前,让哀家好生瞧瞧。”
张玉柱乖巧的走到太后跟前。
“太后祖母,您看起来比张家那老太婆,好了太多太多,柱儿喜欢您。”
“柱儿,不可无理。”张氏赶紧提醒。
太后不乐意了:“青儿,别吓着孩子。”
“哀家看这孩子挺好,长得粉雕玉琢的,很是讨喜。”
“余嬷嬷,把东西拿上来。”太后吩咐身旁老嬷嬷。
很快,宫人端着个托盘走近。
太后从托盘中,拿了三块一模一样的白色玉佩,递给三个孩子。
“这是哀家的见面礼。”
几姐弟行礼谢过,收入怀中。
“青儿,柱儿这孩子启蒙没有?”
张氏笑眯眯回答:“娘娘,柱儿在张家湾上过几天私塾,现在也能认几百个字了。”
太后闻言直点头,高兴的看向张玉柱。
“柱儿,想不想去国子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