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入瓮
吴起发现了火油,魏里子马上就明白了它的重要性。这会是战胜天庭的关键的秘密武器,魏里子决定依旧采取请君入瓮的打法。
第二天,魏里子调动二十万大军,加上自愿过来帮忙的民众合计三十万人,开始了一场浩大的基建工程:筑墙。
蓉城本来是稍微狭长的口字型城池,而魏里子则命令在靠近西门的地方,再加筑一道长城墙,将蓉城变成了只有一个底边的“回”字型。这样一来,就算天庭神军攻入西门,只要城墙还在灭神军手里,那么天庭军就还要再攻一次城。
由于这次新筑的城墙属于临时性的,因此,并不需要好看,只要有两个要求:一是够高,至少与现有的城墙平齐;二是够坚固,起码不能轻易被摧毁。
由于要求比较低,城墙的建设很快,石块、砖瓦甚至泥土齐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两边蔓延开来,只是新城墙的坡度相对于原有的城墙来说缓和了很多,别说天庭神军了,就是灭神军自己都能比较容易的爬上来,根本不用借助什么攀爬工具。
在开展城墙建设的同时,魏里子又将城墙包围区域的百姓全部迁走,在其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平民真空区,对外说的理由就是西门靠近天庭军,容易受到神术袭击,为了保护百姓生命安全,所以暂时要他们迁走,待战争结束再回来。
如此大的工程,东方天帝自然也收到了消息,但是并未太过放在心上。在他眼里,魏里子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在西门失守后有城墙可用,增加自己夺取蓉城的难度。可东方天帝有信心,只要攻入了西门,新的城墙一样挡不住自己。
东方天帝并没有放过这次机会,趁着魏里子大量军队在修城,不断进行攻城和骚扰,对魏里子造成了巨大威胁,甚至一度进攻到城门下,要不是守军拼着人命,同时派出仙器队进行支援,这才夺了回来,西门就要易主。
转眼七天时间过去了。守城的士兵身心疲惫,并且有着不小的伤亡,城门和城墙到处都是破损。与此同时,魏里子的城墙已经基本完工,包围内的百姓已经全部被迁走。而吴起,也回来了。随之而回的还有无数的木桶。木桶在运输过程中保护很严密,不允许闲杂人等接近,除了灭神军,没人知道是什么东西。
吴起入城之后,并没有停留休整,而是直接将木桶送到了新被包围起来的区域内和周边围墙之上,连夜进行了处理。第二天一早,这些木桶仿佛一夜之间全部都消失了。
一切准备就绪,魏里子和吴起决定进行下一步计划。
蓉城的攻防战因为夜幕的降临而暂时停止。深夜来临,万物寂静,在神军与蓉城百姓都已经入睡的时候,从西门偷偷出来一支数千人的军队,默默无声地向天庭军营摸去。
偷袭!很明显这是灭神军的一次偷袭。然而这次偷袭并不成功。偷袭的灭神军刚接近天庭大营就被哨兵所发现,虽然哨兵很快被连弩射成了刺猬,但还是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营内的天兵立即应战,很快就将偷袭的这股灭神军打得溃不成军,最后仅有不足千人狼狈逃回蓉城。
这次偷袭事件,让东方天帝很生气,但是很快通过偷袭他分析出两点情报:一是灭神军坚持不住了,必须将胜利寄托在偷袭这种手段上;二是灭神军战斗力出现了下滑,不然不可能在偷袭中那么不堪一击,虽然也造成了数百天兵的死亡,比一般凡人军队强上很多,但跟之前比有明显下滑。
基于这两点判断,东方天帝认为总攻的时候到了。
于是,东方天帝召集各部主神将,进行了总攻的部署。
首先,火部负责集中神力轰击蓉城西门,将西门彻底摧毁。
其次,水部、冰部、毒部继续对灭神军士兵进行打击,进一步降低他们的战斗力。
最后,木部、风部作为前锋,在西门被摧毁之后,攻入西门,占领城内一定的区域,站稳脚跟,为大军全部入城做准备。
布置完毕,诸神将也没有异议,便立即下去准备了。
次日一早,天气晴朗,但冬天的风依然寒冷。
天庭军队按照部署队列整齐,向着蓉城发起了攻击。只见火部发威,团团火球向着蓉城西门砸去,瞬间将那里变成一片火海。城内的灭神军不断运水过来进行灭火,但不知为何,此次灭火人数却少了很多,力度大大降低,造成火势根本无法扑灭。
而水、冰两部却集中向着城墙上的守军发威,天空突然飘落雨滴,落到灭神军将士身上后,又迅速凝结成冰,冻得他们瑟瑟发抖、身体僵硬,十成战力发挥不出五成来。
就这样,蓉城西侧经历着冰与火的考验。
半个时辰不到,火部天兵传来一阵欢呼。原来,蓉城巨大的西门经受不住大火的烧烤,终于轰然倒塌,原本熊熊火海,迅速转为火的河流,向着原本灭火的灭神军席卷而去。数百灭神军惨叫连连,成为西城门的陪葬。而城墙上的士兵则因为过于寒冷,无法挽弓搭箭,所以连有效的支援都没有。
看到西城门已破,风部和木部迅速替代了有些疲惫的火部,从城门冲了进去,与刚刚赶来的援军战在一处。
由于调动仓促,灭神军援军虽然拼死搏杀,但依然挡不住精锐无比的天庭神军,一时间被打得节节败退,很快就丢失了蓉城靠近西门的大片区域,不过好在之前已经将区域中的百姓迁走,倒也没造成百姓的伤亡。
木部和风部打开局面后,东方天帝大手一挥,随即带着其余各部人马进城。
“冲,给我拿下蓉城,活捉魏里子,全灭灭神军!”东方大帝气势如虹。
手下天兵神将亦是士气高涨,城门已破,再无其他东西可以阻拦他们,胜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