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赵云:我更想做游侠
望着天边,红霞满天,暮日垂悬,谁能想到,刚刚还是阴云蔽日,雨雪纷纷?
见过此等异象,赵云心中对张裕之多了几分敬畏。
接风宴并没有持续多久,张裕之目前很多打算都没有告知他们,不过大家心中多少有数,只是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
裴元绍和周仓二人,原本是一个被赵云一枪带走,一个差点被带走的结局,如今在张裕之的翅膀煽动下,反而成了赵云堂姐夫。
所以张裕之在平复激动之后,并没有在宴席间表露出,想要招揽赵云的心思,不过这心思大家都知道。
毕竟张裕之找这一位白马、白铠、白璎银枪的小将,可是找了很多年了。
宴毕之后,张裕之安排他们就在青云山上休息,毕竟客房也是相当多的。
回客房路上,裴元绍用左肩撞了一下赵云,道:“云弟,某的主公厉害不?”
“可愿意为某主公效力?主公他可特别欣赏你。”
“玄义哥,张公子确实非同寻常,只是云之志向非沙场。”
赵云微微摇头,他虽然不知道,为何张裕之会知道他的这些特征。
只是这七年多陪伴童渊左右,赵云更想成为一代豪侠,童渊走四方的潇洒,以及童渊曾讲过劫富济贫的事迹,都让年少的赵云所向往。
赵云之志并非是沙场建功业,拜相封王侯,而是锄强扶弱旅,潇洒走天下。
张裕之躺在床上,望着屋檐,在思索着,自己带来的改变。
这个世界有一定的修正性,但是自己若是过于主动干预,恐怕很多东西都有变数。
裴元绍就是最好的例子,记得七年前初见,就是一个傻大粗,如今不止情商有提升,智商也有不少提升。
酒宴散场的时候,裴元绍还告诉张裕之,赵云他爹已经答应,以后让赵云的亲妹妹嫁给张裕之。
裴元绍还说,这赵氏之女貌似天仙,眼神清澈,以后一定是一位倾国倾城的仙女。
张裕之无奈扶额,这裴元绍,人家姑娘才十一啊!
裴元绍这种行为,简直就是“以下犯上”,张裕之觉得必须惩罚他!
你不是娶了老婆嘛,我这就再让人再给你安排一个,这些年,张家可收揽了不少孤儿!
有了这些关系,张裕之暂时也不担心,赵云以后会成为敌人。
如今,这灵帝还会在中平六年去世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过了几日,幽州传来消息,幽州牧响应灵帝诏书,愿意调拨1000匹马,果然打了折扣。
老家父子对视一笑,如今汉统衰弱,皇帝诏书大把人阳奉阴违。
“老爹,幽州牧那边开口一匹马多少钱?”
“唉,普通战马要价三万钱一匹。”
张裕之考虑后还是想买,马匹不止是骑军这么简单,今后南迁,马匹可是重要的畜力,若是全靠人力,很多物资难以运输,也很容易被卡死。
张家收拢耕牛,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耕牛也是可以作为拉车的畜力使用。
而骑兵一人需要配给两到三匹马,至少还需要找幽州牧买六千匹马,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加上北方也有乌桓也有异动。
这支骑军支出太高了,张裕之突然想到一个人。
“老爹,派人联系一下都亭侯公孙瓒,试试走他的路子。”
“好,为父这就派人联系,要是能用粮食交换就好了。”
灵帝给的一卫骑兵编制实在太诱人了,中平元年,乌桓就作乱一次,公孙瓒直接用三千骑兵,就把乌桓初次叛乱给镇压了,成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老爹,抽个时间,让裴元绍带你去赵家坐坐,赵家长子赵云,武艺无双,很适合带领骁骑卫。”
“怎么,富贵儿你没把他拿下?看来还得你爹亲自出马!”
“赵云不仅武艺出众,其才智也颇高,又哪有那么容易屈身张家?”
“说到底,咱们张家也只是青州有点势力,这天下士族暂且看不上我等。”
张裕之看得也比较透彻,若是没有足够的名望,哪有随便三言两语,就可以折服一个人的。
赵家在淳于县城安家,虽然来到北海,很多人都没了自家的土地,赵家庄还有一手打铁的技艺。
在淳于附近几个县,都开上了一间铺子,主要锻造农具、厨具,修缮兵刃,日子也是过得风生水起。
来到北海如今也快月余,赵云也发现此地百姓,神情放松,眉间松了几分,时而洋溢着笑容。
赵云了解过,这里所有的土地都是张家在管理,所有的田地产出,张家要收走至少五成,听起来很夸张。
张云一开始以为,张家如此行事,应该会导致百姓怨恨才对,为何这些百姓反而十分尊敬张家呢?
这里每年产量都是亩产三石以上,秋冬还有小麦种植,小麦亩产大约一石多一点,算下来一年普通百姓每亩地有两石粮食。
最离谱的是,这里的新垦荒地,居然能亩产两石往上!
这让赵云感觉自己仿佛是井底之蛙,赵云年幼时也曾跃于田间,庄中丰年才得两石多产量。
自己师傅隐居之所有两亩地,一年仅产一石左右。
这乱世之中,耕于北海,不用担心流贼匪患,每日有粟米粥吃,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张家收成的粮食,北海王不在意,留小部分,剩下由张相安排运往洛阳,献于灵帝。
灵帝大喜,允了张家在北海的肆无忌惮,甚至张家大张旗鼓,从常山收拢百姓,张家依然无碍。
可为什么张家就能保证这北海产粮如此丰裕?
直到除夕之后,新春到来,赵云终于知晓了的答案。
今年的新春不如往年,春雨迟迟不见踪迹,若是换做其他地方,恐怕有些聪明人已经开始屯粮。
春雨不至,地不肥,收成欠佳,导致粮食上涨。
北海不一样,多年来已经成为传统,今日青云山脚,一座搭建好的祭台,有许多百姓闻声前来观赏。
其中不乏常山国迁徙而来的百姓,一开始这些百姓是有些担忧的,但随着这几个月,同其他地方人打听得知。
虽然政令是要收走五成产粮,但是每亩地至少会给百姓留一石半的粮食,只要稍稍勤奋一点,完全足够日常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