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海棠
次日,一大早,沈怀希和沈大山上了山,到寺庙门口,二人才得知,那个小公子早在昨晚就已经离开,沈怀希很伤心。
二五零安慰道:“主人,没事的,他是男主,以后你们还会见面的。”
沈怀希一言不发的和沈大山离开了,路上,沈怀希说道:“爹,您能把那个坠子给我吗?”
沈大山从怀里掏出坠子递给沈怀希,道:“以后爹给你办嫁妆,给你买个坠子,这个玉铜钱有啥好的,爹给你打个金的!”沈大山并没有多想,只当是女儿喜欢这个吊坠。
沈怀希将坠子收好道:“那女儿就谢谢爹爹咯。”
回到沈家,沈家还是格外的热闹,众人排队打着水。
“凌子是不是明日就回来了?”朱大嫂问道。
“唉,这次苦了凌子。”村长媳妇江婶叹着气道。
沈怀希和沈大山看着满院子的人,沈怀希叹着气喃喃道:“不知道这什么时候是个头。”
沈老头一大早的就去地里死心的看着庄稼都枯萎。
“大山,你们回来了,怎么样了?”沈氏见二人走进堂屋问道。
沈大山失望的说道:“那位小公子走了。”
刘彩凤张着嘴巴结巴道:“走…走…走了?”
“庙里的僧人说昨晚就走了。”沈大山继续说道。
“这也太着急了吧,大晚上就走了。”沈氏说道。
沈青青想了想道:“许是想家了,他都在这里好些年了。”
沈氏点了点头道:“这孩子,回家也好,哪有孩子不想家呢。”
白板听到那个长得很好看的男孩走了,喵喵道:“你不伤心吗?”
沈青青疑惑的看着白板,白板继续喵喵道:“他不是你见过最好看的吗,这下走了,不可惜吗?”
沈青青捏了捏白板的脸,轻声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嗯!青青姐姐说的对,有缘自然再会见面。”沈怀希看着沈青青道。
“瞧瞧你们,认过字,看过书,就是不一样,说话一套一套的。”沈氏满脸欣慰的说道。
沈怀瑾摇头晃脑的插进来道:“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刘彩凤惊喜的看着沈怀瑾,道:“怀瑾,这可是你第一次在我们面前说这些。”
沈青青捂着眼睛,不忍直视,沈明月也低着头,沈怀希直言不讳道:“哥,你这…”
沈怀瑾骄傲的抬起头颅道:“不要太迷恋哥。”
沈怀希黑着脸道:“不是,我们说的压根不是一个意思啊。”
“什么?”沈怀瑾愣住。
“你们说些什么呢?”沈老头走了进来道。
“没什么,爷,就是听大伯父和希希说庙里的小公子走了。”沈青青回答道。
沈怀希没心情和沈怀瑾拌嘴,道:“是啊,走的太快了,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沈青青想了想,脑海里也没有关于他的名字,只有他身边另一个人的名字,朔风,朔风,他是怎么从小和尚变成小随从的呢?
沈家午饭,吃的是黑面馍馍,这黑面,沈青青不知道这是什么面,反正吃起来剌嗓子。
屋内,沈怀希将坠子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低头看着坠子,我们什么时候再能相见呢?
沈青青带着白板在村子里溜达,见到依旧干裂的地,道:“这一直不下雨也不行啊。”
村口,聚集了很多人,沈青青走上前去。
“府城的人都没事,人家有水库,哪像我们,麻镇全靠一口井撑着。”沈二条津津有味的说道。
“原来受苦的只有我们啊。”另一个人说道。
“不过,有个好事,昨日我去镇上做工 ,见粮价逐渐下来了,而且县令还在统计一些流民。”沈二条又说道。
“二条哥,你找着工作了?”沈青青凑了上去道。
沈二条挠了挠头,道:“害,就是在翠楼做小二。”
“翠楼?那不是…”旁边有一个大叔说道。
沈青青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毕竟有幸去过一次。
“听说里面有一个姑娘名叫海棠,长得可美了。”那个大叔继续说道。
沈二条羞红了脸,道:“长得确实很好看,她的歌声才是最美的。”
那个大叔羡慕的看着沈二条道:“你这工作还挺美。”
沈二条摇着头道:“叔,我二条啥人,你还不清楚嘛,而且翠楼出了名的,里面好多姑娘都是只卖艺不卖身。”
那个大叔酸溜溜的看着沈二条道:“我还没听过唱歌和看过跳舞呢。”
沈二条嘟囔道:“那你还知道海棠!”
那个大叔又说道:“这不是听说吗,海棠今年才十二岁,好像下个月就要结裳了。”
沈青青疑惑道:“结裳是什么意思啊?”
那个大叔看了看沈青青道:“瞧我们刚刚当着青青说了些什么!”
沈二条笑了笑说道:“结裳通常是在女子满十二岁时由家族中的长者主持的,它代表着一个女孩子的成长,代表着她正式告别了幼年的时光,从此后她将不再被视为一个孩子,将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沈青青点了点头,沈二条摸了摸沈青青的头说道:“你离结裳还早哩,你小姑都还有三年哩。”
沈青青懵懵懂懂的点着头,算了算沈明月结裳的日子,道:“小姑年初满的九岁,明年年初就十岁了,后年年初十一岁,大后年…”
沈二条点了点头道:“没错,就是大后年。”
那个大叔看了看沈青青道:“害,咋们农户人家都不搞这些什么结裳,都很少有人把女儿留到十五岁嫁人。”
沈青青愣住了,旁边一个婶子道:“隔壁村不是有个穷到吃不起饭的,直接把女儿卖给人家做童养媳。”
那个大叔点了点头道:“只有那些有钱的人才讲究什么结裳,及笈,农户人家大多数的女儿都是十三四岁就嫁出去了。”
沈青青可不想自己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被嫁出去,问道白板在一旁忍不住喵喵道:“十三四岁这不是还是孩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