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乡村公共马车
第一百六十九章
怪物战场只在游戏时间的早十点到晚上十点开放, 抓住这最后几个小时的开放时间,玩家们坚韧地发起一的冲刺……
到现实时间十二点,游戏里本日的怪物战场开放时间结束时, 香草布丁(秦冠)团终于首度完成任务、拿下怪物战场首胜。
“哦哦哦哦——!”
从战场里出来,香草布丁全团全员站在镇政厅门口振臂欢呼,向进度只比他们差一点点的拉轰哥团示威。
拉轰哥骂骂咧咧丢下一句“明天再来”,带着小伙伴们灰溜溜走人。
“爽!哈哈哈!”秦冠得意得差没把鼻子翘到天上, 前几次被拉轰哥进度领先的气急败坏一扫而空。
“这个一档任务被我们攻克, 下把进去就要刷新战场任务了, 也不知道二档任务会有多变态。”妙笔生花心有余悸地道。
“没事,明天我们看看二档任务是啥难度,实在不行就换团长。”秦冠大大咧咧地道。
怪物战场里面随机发放的任务是按团长记录id的, 秦冠这个团攻克一档任务, 再次进去就会发布提升难度的二档任务, 除非下回排战场时换团长。
“那就不划算了,好歹我们也是一档首胜团,换了团长岂不是等于进度重置?”妙笔生花摇头,“一档任务完成就有全团加500荣誉的奖励,二档任务只会更高……这个怪物战场,固定团进度越高收益越大。”
从初级民夫到一级辅兵需要200点荣誉,从辅兵升到士兵需要400点;拿下这次的一档任务加上来回刷战场时各人获得的奖励, 他们这个团的玩家都升到了士兵。
从士兵到上等兵,需要的荣誉值是八百点——要是能拿下二档任务, 那他们这个团就全是上等兵了!
跟军需官换物资, 军衔越高好东西越多。
秦冠想到了什么, 目光灼灼看向熵不增、杨英、唐葭和伽罗这四个外援妹子。
熵不增可太清楚他想说什么了……她的反应也很直接:“如果你们血盟有位置的话, 算上我们四个吧。”
“有有有, 肯定有位置。”秦冠眉开眼笑,立即把这四个他眼馋已久的给力姑娘加进血盟。
唐葭是无脑听熵不增的话,熵不增说啥她做啥;杨英、伽罗本身对秦冠这血盟没啥恶感,跟妙笔生花关系好不说,他们血盟的桑叶落了妹子没活动时还是她们那个小团队的半固定成员之一……既然熵不增决定加入血盟,那她们也不会有反对意见。
在血盟频道跟认识的老熟人热热闹闹地互相打了会儿招呼,把小伙伴们领走去搞她们的固定队活动时,熵不增才在队伍频道里给大伙儿解释:“怪物战场散人没法玩,这个游戏模式摆明是为大团队准备的,固定团任务难度档次越高、奖励越高,军衔每升一级需要的荣誉值就会翻倍,要是不加血盟不进固定团,我们的军衔就会落后大部队。”
熵不增自己倒是有带团的本事,但她还是学生,她必须以学业为重。
“是哦,我说你怎么忽然就决定加血盟了。”伽罗妹子点头道。
杨英想了想,也点头赞同:“自己搞血盟太费力了,加别人的血盟也行,反正除了战场时段,我们还是自己队伍在玩。”
“我就是觉得,香草这个人我不太喜欢。”唐葭别扭地道,“他挺功利的。”
“功利不算是毛病,要没这种目的性比较强的盟主,血盟也很难维持下去。”熵不增笑道,“再说了,比起一些亲友团的人,香草底线高得多了。”
这话听得唐葭不住点头……确实,网游这个环境吧,看似都是“自己人”的小亲友团,其实破烂事儿并不比人多事杂的大血盟大公会少多少——为蝇头小利闹出龃龉、因为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私心搞得一地鸡毛的小亲友团818事件,多了去了。
比如她们队伍的半固定队友桑叶落了,就是因为在选择职业问题上跟原来的亲友团闹了矛盾,给人家直接踢走了。
“能兼顾比较多的人群、能带得起人数较多的团队,这样的人就算是有功利心也是能做到大面儿上的公平的,因为这类人相对会更注意形象,爱惜羽毛。”熵不增总结道,“香草再怎么说也把十几人的亲友团发展成近百人的大血盟,肯定有他人格魅力闪光的地方,唐葭你别太看轻他。”
“好的。”唐葭乖巧点头。
“小糖真乖。”伽罗妹子笑嘻嘻地轻抚唐葭狗头。
“你干啥!”
熵不增笑着看她们打闹,心里面默默琢磨起这个怪物战场在这个时间点出现的用意。
所有的网络游戏都是鼓励社交、鼓励团队活动的,原因非常简单,单纯只有游戏性可称道的游戏很难长久,老玩家持续弃坑、新玩家输血不足,再好的游戏也得渐渐日暮西山。
只有把自身建设成社区性质浓郁的社交平台的游戏,才能混成常青树。
但《异界》这个游戏吧……画风一直很别致,既不清纯可人,也不妖艳贱货,反而就像是有自闭症的孤僻疯子一样——连好友名单和密聊界面都拖到开服快两个月了才放出来,换成一般网游,早就凉透了。
要说这个画风的《异界》突然想开了、晓得社交性质的重要性了,反正熵不增是不太信……这货至今为止连仓库和背包系统都没出!
“忽然之间逼着玩家走固定大团游戏路线,总感觉有什么秘密在里面啊。”熵不增轻声嘀咕了一句。
“青月,快点!”杨英发现熵不增掉队,在前面招呼了句。
“来了。”熵不增连忙收回思绪,快步跟上小伙伴们。
地球时间十一月三十日,异界时间也已进入十一月。
这天是个天气晴朗的好天气,威斯特姆周边乡下的农夫们过了中午便将家里晾晒好的玉米棒子、大豆之类的粮食收拢起来、用麻袋装好,采取人背&手推车运送等方式把装得鼓鼓囊囊的麻袋运到乡村公路边。
很快,半小时来一次、绕乡村公路走一圈后回镇上的马车,出现在道路尽头。
这种“环镇马车”,是最近才刚出现的新事物……威斯特姆没有那么多山地,大部分地区还是比较平坦的,马车能通行大部分地区,只是路面状况非常差劲,坐车的体验好不到哪儿去。
镇政厅车马司雇佣来的镇民车夫看到等在路边的乡民,老远便挥手:“这趟车坐满了,你们等下一辆!”
还试图走到路中间拦车的乡民,只得悻悻地退回去。
“怎么这么多人要进镇啊。”这些已经等了好会儿的乡民们互相抱怨着,往道路尽头翘首以盼。
不到半小时,又一辆车马司的马车出现了。
前一趟马车拉了许多人的关系,这趟车还算宽松,等待已久的乡民们高兴地把自家的货物拉上车,或吊在马车车厢上新增的大铁钩子上,或堆放到车顶、用坚固的帆布带捆住——车厢下部那层用来放货物的隔间已经塞满了。
有位四十出头、但看上去像是有五、六十岁的农夫挂好自家的几大袋玉米,似乎是担心车厢外侧的这些大铁钩子不够坚固,用口音很重的通用语向车夫问道:“这些钩子结实吗,不会松掉吧?”
车夫大约已经习惯了被问及这个问题,懒洋洋地回头道:“放心吧,这种马车是车马司特制的,整车都是好钢铁,挂东西的钩子都焊死在车厢上了,出不了事儿。”
老农夫闻言,轻轻敲了下车厢,听见金属特有的回音,新奇地道:“居、居然真的是精钢做的啊?”
“可不是呢,这种车子可别提有多坚固,贵族老爷们的座驾都不一定比咱们这车子结实。”车夫洋洋得意地来了一句,“快点上车,要出发了!”
老农夫连忙手脚并用地爬上车……
这种限载五吨(轮胎负重和车体结构限制)的特制马车,当然不是这个世界的产物,而是来自于g省某机械厂。
杨秋用景区马车的名义特别定制,车身是拖拉机的货厢改的,加了个顶棚、车厢内加了两排人造皮蒙木头做成的竖排座椅(限载六人,不过多几人也塞得进去),轮胎沿用四不像拖拉机的轮胎,驾驶位也是四不像拖拉机的驾驶舱。
不用装发动机(不装车头),单辆成本约为四不像的一半,而杨秋愿意给四不像价格的三分之二(一辆农用四不像全新出厂价2w左右)……于是厂方就非常愉快地按杨秋的要求加了顶棚货架、车身挂钩货架、底盘货架,用料要多厚道有多厚道。
这么魔改出来的特制马车,那难看的程度就别提了,但是反正乘客不会在乎,所以没所谓……
这种车身足够坚固耐操的马车,载满货物后得动用两匹健壮敦实的独角灰马才拉得动——此处应当感谢那支曾经袭击了湖畔村的索克里商队,要不是这支商队“友情”赞助了两百多匹独角灰马,车马司还没法这么快推出便民利民的乡村公共马车。
等人都上车,坐在驾驶位(驾驶舱没装前挡风板,不然就太拖拉机了)的车夫一甩马鞭,两匹健壮敦实的独角灰马便动了起来。
车厢里挤得跟罐头鱼似的乘客们熟练地拉开车厢上的拉门窗户,感受着深秋的凉风,就算被糟糕的路面颠簸得摇摇晃晃,也挡不住农夫们愉快的心情。
往年要运粮食进镇可是个辛苦活,一家人天不亮就得出发、到镇上每个人都得累成狗,现在有这种人坐只要一铜币、货物不超过五百斤也只需要付一铜币的马车,可别提多省事。
威斯特姆镇上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上下客车站,不过进镇的农民目的地都是镇中大道的收购点,所以这些马车的终点站也都是镇中大道。
镇中大道南段、靠近城门方向,从126号到131号的门店,全是面向农户的收购点。
马车停稳,老农夫便招呼儿子下车,两人一块儿把挂在车厢外侧大铁钩上自家的几麻袋玉米卸下来,父子俩一块儿往收购点内搬。
农夫们卸货时,收购点附近的治安队员会走过来,站在马车不远处,虎视眈眈地盯着所有路过的人。
搁在以前,进镇卖粮食的农民会不会被人顺手牵羊偷走一麻袋玉米半袋子大豆啥的,并不归民兵们管;但现在吧,如果出现盗窃情况而抓不到小偷,那治安队全员都得扣奖金,这可没谁受得了。
老农夫的目标是126号门店农产品收购点,这处收购点的负责人是位性格爽朗的年轻男性文员,老农夫早前进镇缴税时和这位文员说过话,觉得这位文员是位好人,不会克扣他家玉米的斤两——这种事情在马库斯男爵的管家管事儿的时候,是很常见的,一百斤玉米上了人家的称,最多只有八十斤。
“八十四斤大豆,六铜币一斤,合共是五个银币零四个铜币。”老农夫家的货过了称,126号门店的文员便拿着个本子,快速地给老农夫父子算账,“322斤玉米,因为没脱粒、带着核,只能给你们算07个铜币一斤,合共是225个铜币,两个银币和25个铜币。”
“诶,玉米不脱粒的话价钱不一样吗?”老农夫吃惊地道。
“是啊。”文员点头,“我们收玉米是用来打玉米粉的,没脱粒的玉米要去除毛重,还要多加一道工序。如果你们愿意自己脱粒再卖的话,仍然是一铜币一斤。”
接着,这位文员指了下旁边的空房间:“那里有脱粒的工具,你们可去先过去脱粒了再来结算。”
老农夫不由一阵迟疑……他们父子俩个一起给玉米脱粒,这么多晒到干透的玉米半天功夫不一定干得完,要是留在镇上过夜,那花销可就大了。
“算了,就这么卖吧。”老农夫只得忍痛道。
文员很理解这些农夫不愿意花钱在镇里住宿的心情,给他们父子俩结算了货款。
“现在天色还早,你们要是不急着回去的话,不如留我们这儿打个零工?”算好钱,文员看了看父子俩标准劳动人民的体格,又热情地招揽道,“玉米脱粒一小时的工钱是两个铜币,去镇中大道新工厂区那边打零工的话是一小时三个铜币,主要是干些清扫和搬运机器的体力活,我们还包一顿工作餐。”
老农夫惊得眼珠子都鼓出来:“给玉米脱粒还有钱赚?!”
在乡下,给晒干玉米脱粒这事儿吧,大家都是免费互相帮忙的,唯一的好处是能把自己脱了粒的玉米核带走,拿回家当柴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