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通篇第十五章山春鸟飞过檐下软语多
山春鸟飞过,
檐下软语多。
山山横翠薇,
出林野花坡。
人生不如意,
月光落书桌。
得到皇上赐婚,当天邓通即要赶回家中,将这事情告知自己父母,才从皇上宫里出来,他只剩着轿宇,为了不在宫里喧嚣,皇上允许他只坐轿子,邓通对皇上那可就是一个忠贞不渝。轿子路过太子府旁边的那藏书阁,不知什么原因,阴差阳错,那窦好正从里面出来,眼明手快的邓通从轿帘的缝隙间看到了她,心中惊诧。原也从旁人口中知道她在皇后宫中,没有想到她竟如此自由自在,在这宫里,还一个从藏书阁里洒脱走出,看她光景大不似从前那般单纯温柔可人,眉宇间多了几分知性的优雅,仿佛格外的动人。不觉脑子里出现那天在自家书楼解下腰间的玉佩,撕裂自己身上一块衣服包好扔进她家花园时的场景,她那时候,两眼天真,满脸烂漫的样子……连忙叫停了轿厢,掀开帘子钻出下地,那窦好先不以为然,想这宫中什么车马轿厢那么多,成日的来来往往,站在那里原来想待轿子走过,见轿子停下来,下来的人竟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他,一下惊呆,没有动弹。邓通也只管站在前面等她,面带微笑。两人终是相见:“这些日子还好吧?不是说你在皇后那里吗?”“出来有些时候了,太子爷允许我单独自由出入这藏书阁,已习惯了。皇后单独赐我宅子就在那楼的旁边。”见她手里拿着一卷东西:“这些日子忽然对乐谱比较有兴趣,这不拿了准备去那乐坊共同探讨学习演奏。”“是那水边的乐坊吗?”“是的。”“姐妹们见过几回,目前熟悉了。”邓通颀喜,忘了烦忧:“过些日子我会送些钱去给她们,也好助大家共同努力。”“我过会儿去告诉她们。”沉默片刻,只见邓通双眉紧锁:“你这是要出宫去?”邓通硬着头皮将家里催婚,皇上赐婚之事统统说与她听了。话音刚落,只见她小心翼翼站稳脚跟,否则已经趔趄倒地也不一定。心里悚然后悔说过的话:“你自快去吧……”刚要转身:“我也曾想过……可是皇上那里早有安排……”“你去吧。”两个怏怏而别,谁知道这一别就是几十年,这个是后话了。
这邓通转身回到家中,告诉父母皇上的赐婚,邓家上下立即张灯结彩。择日用八抬大轿去将那黄夫人的侄女黄氏抬到了家里,邓通念父母辛劳,与他们同住。这黄氏原本是黄夫人远房亲戚,进了邓家不算下嫁,又见邓通一表人才,官位至上大夫,更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自觉风光无限。
新婚之夜,邓通尽显男人魅力,那黄氏自是喜欢无尽。不久即怀了邓家子孙。邓通自然是皇宫,家里从不耽误,官位在身自然享受品格待遇。宫廷内外是人都会羡慕,那些恨得牙痒痒的人自然也有。可是权力之下,谁又敢张牙舞爪。再说邓通万般谨慎,决不与无论朝廷内外与己无关的人事多半句言。不卑不亢,遵守礼仪。皇上越发的喜欢他的为人处世的性格。一天也离他不开。时时若碰到朝廷上不顺心的事,心里烦忧,邓通尽管劝其至心平气和的。
不久,邓通做了父亲,夫人黄氏在邓家亦是尽职尽责的贤妻良母。孝顺公公婆婆,抚育孩子,对邓家上上下下的人无不关怀备至。她心里只记得新婚之夜邓通告诉她的话:“我娶了你,从今以后绝无二心,终生都不会纳妾。”从那之后,邓通言行一致,待到他们有了第二个儿子都是如此。邓通将大儿子取名东皋,二儿子九皋。从朝廷到家里,一派风调和顺的过了几年。
再说那窦好女,一心一意住在皇宫里过着一个人的孤寂的生活,随着时间推移,仿佛知悉她的人都把她忘记了似的,有一年她家里忽然发生变故,是她的父亲去世。为了这个,她向皇后要求回到自己家去与母亲同住,尽孝,皇后立即准她出了宫。豆蔻年华早已过去,如今的她已是满腹诗书,歌赋、琴棋书画的才女。
从皇宫回来与母亲相依为命。认识她的人都把她忘记了似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从皇宫回来与母亲相依为命。从此深居简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不与左右邻居往来,虽与邓通为邻,但从未谋面。除了专心伺候体弱的母亲,就是读书写赋,她写的赋文,可以与当时长安城中书写诗赋的大家比美。由于父亲去世,家里没落,只能用这一技之长维系生存。长安街上的乐坊,青楼多有来买她的作品,用以传唱。到她家门上求写赋的络绎不绝。这天,一个乐坊的老板向她求赋:“我是才开始不久的乐坊,希望有一美作能让我们从此潮起来。我们乐坊女孩儿多,都是弹拨的乐器,女孩儿家,我们希望要关于男女情爱的作品,这样更能打动人。”接下来这个业务,窦好潜心修炼创作起来,再说她们家也需靠她的这些创作收入维持啊。这天,她拿着自己的作品读与那乐坊的女老板听:
“一片叶子,三两珠儿滴,数秋雨。秋雨鸟无栖,夜半花落衣。秋雨鸟无栖,夜半花落衣。荷塘清秋月,长夜伴雨眠。帘前菲菲雨,掀帘滴落声。踏雪清欲翠,明月独自盈。山深无人语,一潭碧水清。莫嫌二月早,柳枝己鹅黄。南山去采菊,身披梨花絮。汉家宫阙冷,梨花带雪飞……”
那乐坊老板已经听得半痴半醉:“好文章,好文章!”拍起手来。“我立即带回让谱了曲今晚便可开唱。”拿了文才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