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较量
“你,才是真正的大漠孤狼。”李皇后厉声喊道。
兰陵长公主一惊,眼露凶光,扑向李皇后。
宋昌仪上前一脚,踢飞了兰陵长公主。
兰陵长公主的拿出了藏在身上的匕首,再次扑了过来。
但已经来不及了,喝下去的毒浆,已经发作。
兰陵长公主拼命的抓着自己的脖子,眼里露出了惊恐。
“你?”
话没有说完,兰陵长公主便重重的倒在了地上。
望着倒在地上的兰陵长公主的,李皇后神色平静的离开了寢殿。
很快,兰陵长公主为皇帝殉情自杀的消息,传遍整个邺城。
李皇后感念兰陵长公主的的一片痴情,风光大葬了兰陵长公主。
高洋的突然驾崩,没能在朝野之外,引人心波动。
皇宫外依然风平浪静,但是,皇宫内,已经风起云涌。
常山王高演,在娄太后的授意下,进住皇宫,料理后事。
这一住,就住到了太子高殷继位。
因晋阳,是高家的发祥地,众臣拥高殷离开邺城,到晋阳举行登基大典。
天保十年十月十九日,十五岁的高殷,在晋阳宫宣德殿继位。
秉高洋生前遗训,杨愔、宋钦道、燕子献共同辅政。
高殷大赦天下,为安抚百官,均官升一级。
同时,少年皇帝拨乱反正,那些在他父亲手上被削了官职,甚至被关在监狱里的人,都被放了出来,恢复了职务和爵位。
年末,高殷下诏,任命太师、右丞相、咸阳王斛律金为左丞相。
录尚书事常山王高演为太傅。
司徒长广王高湛为太尉。
司空平原王段韶为司徒。
平阳王高演淹为司空。
高阳王高湜为尚书左仆射,侍中燕子献为尚书右仆射。
任命文襄帝的嫡子、河间王高孝琬司州牧。
这一份任命,虽然常山王和长广王的任命,得到了太皇太后的首肯。
但另外几人的任命,让太皇太后心里如鲠在喉。
因为在尚书台处理国家事务的,几乎是汉人。
太皇太后知道,那是杨愔这个尚书令的杰作。
太皇太后认为,杨愔这个女婿,越来越插手她高家的家事了。
高洋一死,一直潜伏在地下的各种势力,浮出水面,蠢蠢欲动。
少年天子,悄悄托人对住在大将军府的高长恭传话,让他在等一等,封王的圣旨,很快就会下来。
高长恭看着表面风平浪静的朝廷,心里却是一阵冷笑。
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已是风雨一来风满楼。
高长恭没有等到高殷的圣旨下来,假托肆州府中,忽有急事,携郑楚儿,离开了邺城。
少年天子这段时间,也没有精力封赏高长恭。
因为他的二叔,常山王高演,随他从晋阳登基回邺城后,并没有回到藩王的藩地上去。
以他之个天子年少为由,留了下来。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留下来的高演,并没有住到他在邺城的王府里。
却是住到了领军府。
领军府,自高洋登基以来,领军府就统领皇宫士卫和邺都的禁卫军。
高演手里握着禁卫军和皇宫侍卫两张王牌,轻松把握朝廷。
皇帝的诏书皇命,都要经过高演的手后,才发得出去。
同时,高演这个太傅,又掌管军政大权,军政要务,都要经他的手。
至此,高演和少年天子的叔侄关系,就微妙起来。
这让皇帝临终托孤几个重臣,马上感到责任重大。
尚书令杨愔,尚书右仆射燕子献,侍中兼秘书监宋道钦,几人秘密商议。择机要为天子夺回皇权。
有一个人,是杨愔他们必须要争取的,那个人就是领军大将军高归彦。
高归彦受宠于高洋,高洋让他任京畿府大都督,又统领领军府,可以想象,高洋有多相信他。
高归彦也不负重托,手里死死的握着这两只力量。
可是,太皇太后亲自出面,说为了皇宫的安全,也为了京畿地区安防的考虑,,撤了高归彦京畿大都督的职务,让高归彦专心守卫邺城和皇宫。
京畿大都督的职务,落在了太皇太后另外儿子头上,那就是太尉长广王高湛。
失去了一部分权利的高归彦,当然死心搭地的站在了皇帝一边。
可是,杨愔的一个举动,把高归彦推向了高演一方。
高愔一开始的出发点是好的,高殷从晋阳登基回来后,杨愔担心宫中有变,就把高归彦掌管的禁卫军,私自以皇帝的命令,留了五千人在皇宫护卫年少的皇帝。
等到高归燕后来知道这件事后,感觉自己这个禁卫军统领,还被一个汉人文臣架空,心情极为郁闷。
待高演住到领军府时。高归彦没有反对。
当然他也不敢反对。如今的朝中和后宫的格局,短短一个月,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直在幕后的太皇太后,已走到了前面。
以太皇太后的威望,很快掌控了后宫,李皇后,现在的皇太后,已被娄昭君这个太皇太后压了下去。
杨愔先压抑高归彦,后又拉拢他。这让高归彦的思想,有了活络的余地。
作为高洋另一个托孤的人,高归彦一方面参与杨愔他们的秘密商谈,一方面去静观其变。
终于,杨愔在朝堂之上,首先含沙射影力数历代藩王应守的规矩。
向常山王高演,和长广王高湛首先发声。
“长沙王,先帝临终前,曾对王说,不管怎样,都希望王不要伤害当今的陛下,因为陛下,是你的亲侄子。”
“臣谨遵先帝遗命,不敢越池半步。”
“王记着,那就好。”
杨愔当着文武朝臣的面,短短数语,让高演汗颜。
燕子献、宋道钦等人,也马上附和。
许多正直的朝臣,看到新登基的少年皇帝,先帝才驾崩,就被藩王威胁到帝王,也纷纷站在皇帝一方。
“陛下虽然年轻,但龙体天成,自幼就聪明过人,又仁厚善良。
特别是近年来,已常常代替先帝监国,批阅奏章,发号施令,已娴熟异常。”
“臣公所说极是,大齐有如此贤明之君,已是我等的万幸。”
自小礼贤下士,谦和温良的高殷,早已迎得了一些正直老臣的拥戴。
一场较量,在朝堂之上展开。
最主要的是,高演作为一个藩王,竟住在了皇宫,把持朝政,以礼仪法,都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