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回到安史之乱当王爷 > 第111章 反击

第111章 反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极殿,百官上朝,李倕第一次参与上朝,他对一切充满好奇。

    他第一次穿着深红色麒麟纹朝服,手持玉笏跪坐在左边首位,他身后便是庞大的武将集团。

    太子身穿淡黄色舞爪金龙朝服,手持玉笏跪坐在右边首位,背后是文官集团。

    皇上坐定,李辅国刚喊出一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文官集团里闪出一人,义正词严地启奏:

    “臣启奏,听闻昨夜陛下酒后发下圣旨,太子今后仍为太子,以后由杞王摄政,想必定是陛下酒后乱了方寸,才说出这违背礼制、违背祖训之言,请陛下收回成命。”

    说话的是礼部侍郎杨绾,他是弘农杨氏的后人。

    “臣附议。”文官集团里又走出一人,丰王李珙,他是太上皇第二十六子,原为北庭支度使。

    礼部尚书贾至也走出朝班启奏说:“陛下,自大唐开国以来,从未有此等荒谬之事,于情不合,于理不合,”

    跟着不停有大臣跳出来,言之凿凿,掷地有声。

    李倕只在影视上见过文官发难,此时忍不住偷笑起来,想不到这帮读书人还挺有意思。

    背后的李光弼见李倕身体抖了几下,以为他在为此事担心,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文官们身上,往前探身压低声音说:“殿下宽心,他们翻不了天。”

    皇上还没说话,李辅国跳出来说:“放肆,君无戏言,尔等怎敢在这太极殿上胡言乱语。”

    “司空此言差矣!”颜真卿走出朝班等着李倕说,“历朝历代也没有此等荒唐之事,杞王确实功在千秋,但太子就是太子。”

    昨夜紫宸殿宴会,颜真卿等人并没有来,此时出来让李倕心中一沉。

    尚书右丞王维也走出朝班说:“陛下,若开此弊端,遗祸无穷,太子威仪何在,杞王三番四次领兵来西京,有胁迫之嫌,水淹洛阳死伤百姓无数,若是杞王摄政难以服众。”

    刚才还在偷笑的李倕现在笑不出来了,几位大佬像商量好似的一一站了出来,他身后的武将集团早就按奈不住,李倕回头怒视,瞬间将要说话的众人压了回去。

    李亨微微点头说:“诸位爱卿说的有理,不过昨夜是朕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定,”

    ”臣等请皇上收回成命,以正太子之位。”

    颜真卿说:“若是陛下一意孤行,今后大唐社稷将陷入无休止的劫难,诸王皆可带兵入西京,那时陛下是不是又要设立摄政呢?杞王殿下,你说呢?”

    “启禀陛下,臣无话可说,陛下圣明,一切任凭陛下做主。”

    坐在李倕身旁的永王李璘早就按奈不住,站出来说:“启禀陛下,诸位大臣言过其实,正所谓太子之位有能有德者居之,太子曾为广平王之时先在清渠大败,折损数万朔方军,又冒进洛阳,使我军陷入敌军包围,试问他还有何脸面待在太子之位上。”

    “既然永王殿下说到德,”颜真卿见武将集团终于有人出来反驳,战意滔天,“微臣斗胆,替洛阳死伤百姓问一问永王,他们有何过错?”

    “打仗必然要死人,安庆绪那厮先扣留百姓,我军粮草不济,兵力不足,不宜久战,中书侍郎也是领兵之人,难道这点都不懂吗?”

    “不宜久战?此前杞王殿下与贼兵对峙三月有余,又作何解释?杞王曾说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为何到关键时刻又放弃洛阳百姓?”

    礼部尚书贾至补充说:“陛下,臣听闻杞王攻陷洛阳之后,为了祭奠死去的百姓,身穿斩衰丧服,连着七日前往万象神宫,一路广撒瘗钱,此举有违礼制,大逆不道!”

    “斩衰丧服只有历代皇帝殡天时穿着,如今皇上身体康健,敢问杞王此举有何用意?”

    永王李璘还想争辩,手上玉笏被人按住,李倕正感激的看着他,同时他脸色严峻的扫了武将们一眼,没有他的命令,不准任何人冒头。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将皇上说的难以招架,他为难的看着李倕问:“杞王,洛阳之事该如何解释?”

    “陛下赎罪,”李倕跪倒在地说,“洛阳之战,安庆绪裹挟百姓,臣苦心经营三个月,决不能功亏一篑,对于身穿斩衰一事,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是天下的根本,洛阳一战百姓死伤惨重,臣不得不出此下策安抚百姓。”

    李亨点头说:“不错,叛乱未定,民不聊生”

    “陛下,微臣不敢苟同,”颜真卿言辞激烈,“圣人说过民为贵,杞王为何不另想他法,偏要选择最惨烈的战术?杞王岂不知尊卑有别,臣等本不愿多想,身为皇子何必穿着斩衰,何必使用瘗钱?殿下屡次兵围西京,结合之前种种,意欲何为?”

    李倕傻眼,想不到火力全开的颜真卿这么厉害,这不是变相说自己咒皇帝死吗?他这是要把自己好不容易收到的民心和圣心都夺走吗?

    一时间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藏在文官里的李泌终于走了出来,向皇上启奏。

    “陛下,中书侍郎言过其实,他原本驻守平原郡与叛军屡次交锋,知道叛军凶残,百姓疾苦,想要平定叛乱必定有所牺牲,臣以为,牺牲洛阳百姓消灭叛军主力对天下有利,否则史思明不会投降。”

    李泌又转向颜真卿说:“民乃天下根本,君不见关中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叛乱以来死难百姓何止百万,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知道还有多少百姓遭难,中书侍郎,若你是领兵之人,该如何决策?”

    他话锋再转:“陛下,杞王在洛阳身穿斩衰,一路广撒瘗钱正是为了皇上着想,为了大唐社稷着想,表明皇上重视百姓,臣听闻杞王祭奠七日,百姓人人感动,感念皇上,若此时责难杞王,叫洛阳百姓,天下百姓如何看待皇上。”

    太极殿上陷入短暂的平静,李亨看了大臣们一眼说:“洛阳之事杞王功过相抵,此事便揭过去吧。”

    “殿下,臣有一言,”李倕和李泌对视一眼跪下说,“昨夜臣思虑良久,太子终究是太子,臣不能担任摄政,请陛下收回成命,另外,昨日发生行刺一事,护卫紫宸殿的左神策军办事不利,还请陛下重新任命左神策军的将领。”

    左神策军一直控制在程元振手中,换做平时李亨想要撤换太子等人必定反对,此刻杞王大军就在西京城外。

    颜真卿等人还想争辩,李亨难得严肃的说:“爱卿不必多言,紫宸殿乃后宫,后宫归皇后管辖,朕意已决,将左神策军交给皇后调派,此时不准再议,另外应杞王之请,收回昨夜圣旨。”

    散朝后,李倕领着武将们和李泌肩并肩走在前面,他们和文官们泾渭分明。

    李泌叹口气说:“殿下,如今朝中形势已然明朗,他们要保卫太子,捍卫礼制,这西京臣怕是待不下去了。”

    “那更好,凤翔随时欢迎先生。”

    “殿下,”李泌严肃的说,“若是中书侍郎等人启奏撤藩将殿下调回西京呢?”

    “谁挡我的路,我就灭了谁。”

    李泌面露喜色说:“微臣有一事还请殿下恩准。”

    “先生说哪里话,有事尽管吩咐。”

    “此次回凤翔务必带上微臣的家人,另外在武功郡布置一万鬼面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