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华夏股神
15:00,沪深两市的股票交易市场,准时结束,不多一分,不少一秒。
下午一点开盘后,黄栌就开始出手,悄无声息地,开始缓慢建仓。
先是分批分次,三三两两、零零碎碎地购买,自己关注良久的几家矿产与军工类股票。
两点过后,仓位已达两成,黄栌就不再隐忍,大手笔进行了一轮疯狂的买进。
海量的资金,立即将这几个股票拉成了一柱擎天之势,看了看仓位已达六成左右,这才在临收盘前的几分钟,停了下来。
前段时间,考虑到拿了一年之久的几只贸易类股票,获利已经高达230,就于昨日全部清仓,而后准备进行一次大范围的结构调整。
盈利,最大的敌人就是贪婪,知足,是股市中获利的要决!
知足常胜!
这就是黄栌自己的人生信条。
不管帐面上的浮赢,再多、再大、比率再高,也不过是一种自嗨的方式而已。
只有获利了解,落袋为安,才是最稳当、最明智的做法。
况且,一年的时间,又一次两倍以上的获利,今年的任务和目标,已然达成。
看了看面前办公桌上,那五块液晶显示屏上,花花绿绿的k线图,黄栌站起身,伸了伸腰,扭了扭胯,用手按了按早已经酸痛的脖子:
“一个人的精力果然有限,单打独斗真的是不行了,今后一定要想办法,招募一个信得过的操盘手才是。”
黄栌自言自语,走出了交易室。
刚刚松上一口气,一阵困意就突然袭来,索性就走到休息室,躺在宽敞的沙发上,休息了起来。
这一觉睡的非常安稳,醒来之时,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六点半。
顺手拿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口已经凉透了的铁观音后,黄栌起身出发。
耐不住一位相识二十余年的股友,多次相约,今天,准备前往“益佳贵宾楼”赴宴。
地址在广佛市浔峰区。
黄栌,自我国开办股票期货市场后,最早就入市的一名投资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五万元进入股市。
任凭你再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尽的遐想,你也无法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到2015年年底时,持有的股票市值,已经高达五十多亿元。
从五万元到五十多亿元的股神,他的年均复合回报率在90以上。
在股市,像他这样从不失手能赚到钱的投资者,只有一个可能,他就是神,此外别无可能。
多年来,数不清的国内国外媒体,先后都对他进行了大篇幅的新闻报道,并且还被国内多家媒体,尊称为“华夏股神”。
而且还有不少机构和富豪,请其代为进行股票期货投资操作,亏了与他无关,赚了就抽取一定比率的佣金。
至于比率,则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之间,具体就要看黄栌的心情了。
关系好的,来个友情价,关系一般的,那就只能是无情的最高点。
平均而言,其手中掌控的资金就多达上百亿,据说,每年光抽取的佣金,就能高达数亿元。
再加上自己的股票,每一年,他的直接收入就达十亿元左右。最难为可贵的是,此人行事低调,还特别热心公益事业。
1998年的大江水患,他直接汇款五千万元人民币。
2008年的川纹大地震,他个人匿名损款一亿元人民币;
2010年玉署地震,他托人送去五千万元人民币;
…………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他一贯的行事作风。
就是这样的一位经济方面的专家,任谁也想不到的是,他的业余爱好竟然是军事。
并且,他特别热衷并擅长的是古代军事。
从战国秦与汉,到唐宋元明清,他对于每个朝代的军事装备,关卡设置,守将等级等等,都是特别的清楚。
他还在闲暇的时间里,先后写出了五六本军事著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将这些以前的军事谋略,留于后人,以供参考。
虽然他的著作无法与历史上《孙子兵法》等著作相提并论,但是聪明的人都知道,他的著作,更讲究实际,更加的务实。
简单一句话,那完全就是一本我国历史上,最全最杰出的军事布阵图。
此人,如果出现在古代,绝对是一位称职的军事专家,一名优秀军事顾问。
一个在债券市场摸爬滚打二十几年的人,竟然还有着如此令人惊叹的一面,着实让人敬佩。
来到益佳贵宾楼,三楼的豪华包厢后。
刚一开门,本次东道主,自己的好友黄芩,马上就起身迎接:
“黄哥,这盼星星盼月亮,可终于把您给盼来了。”
“几十年的交情了,都是自家兄弟,况且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子人,你这也太外气些了吧。也怪我,下午交易时间来了一翻辞旧迎新,这才来的晚了些。”
黄栌倒也谦谦有礼,一番客气到。
是的,也正因为两人都姓黄,所以黄栌与黄芩走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亲近的。
“黄老板今天开始建仓了?这可真是天时地利,只待我人和了。好好好,今后,黄老板可一定要带带兄弟一把,你吃肉,让我喝点汤就行。哈哈哈。”
听闻第三人插话,黄栌这才发现,宴席的次宾位置上。
此刻,还坐着的一位气场强盛、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头发梳的铮光油亮,面带微笑,主动地打声招呼后,就站了起来。
发觉自己并不认识之后,黄栌是眉毛一拧,满脸疑团。
“对不起,黄哥,事先没有给你说明,来来来,我郑重地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老乡,来自西江的胡董。”
听着黄芩首先是介绍着自己,一旁的胡董不由地昂起下巴,脸上似乎涌现出骄傲两个字。
但是也仅仅是瞬间,胡董却发现黄栌,是看都不看向自己,似乎才想起来今天宴席的缘由,连忙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