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 震怒
太许一案还未开审,可各方却都已经动了起来。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柳弛,可谁也没有料到情况会陡然转变。
柳弛死了,在大理寺监牢里中毒而亡。
御书房中,永贞帝一手抚着断腿下空荡荡的袍子,一边神色莫测的看着邬荣,而冯蕲州、李丰阑则是站在旁边。
“你说,柳弛死了?”
邬荣低声道:“是。”
永贞帝手指轻动:“畏罪自尽?”
“不是。”
邬荣抬头看着永贞帝沉声道:“臣的确是在柳弛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封血书,上面全是认罪之词,可是臣却并不相信柳弛会那般自尽。”
“先不说他被关入大理寺中之后,哪来的断肠草之毒,就说柳弛,他一直都坚称他是为人所害并不认罪,甚至于言语间一直不肯承认太许的事情是他所为,如今尚未开审,臣又一直命人封锁了外面的消息,柳弛根本就不知道臣手中已有人证物证,又怎么可能突然就畏罪自尽。”
“臣昨天夜里在发现柳弛尸首之时,在监牢外看到了蔡少卿,查出他在柳弛死前曾收买过狱中狱卒,带人入内见过柳弛,只是那人已经逃脱,臣已将蔡奇拿下禁于大理寺中,可臣无能,蔡奇怎么都不肯开口。”
李丰阑目光微闪,柳弛的死让他极为意外。
太许的事情他们都知道是谁做的,柳弛无疑是被推出来当了替死鬼。
这种时候,柳弛活着远比死了对大皇子他们更有利,有他在前扛着,大皇子就能躲在后面将所有事情都撇的一干二净,而他若是死了,才会让人生疑。
李丰阑曾经想过,暗中对柳弛下手除了这块挡箭牌,只是大理寺那边守的太严,他们根本就找不到机会,原以为只能另想办法,却没想到居然有人替他们动了手,也不知道这事情是襄王做的,还是大皇子那边犯了浑。
可无论怎么说,这对四皇子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陛下,此事也怪不得邬大人,刑不上大夫,又有八辟之言,蔡奇怕是认定了邬大人不敢对他用刑,所以才无所忌惮。”李丰阑低声道。
永贞帝闻言冷哼出声:“他算个什么东西,也在八辟之中?”
所谓八辟,乃是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若有犯者在八辟之中,议得其罪,不在刑书,无论是大理寺还是刑部都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
蔡奇虽是大理寺少卿,可功不在社稷,又以利谋于圣前,此时李丰阑一句看似劝解的话无疑是火上浇油,瞬间让得永贞帝脸上阴沉了下去。
“高峥。”
御书房旁边阴影处的地方走出一人来,那人穿着的并非是禁卫之服,反而一身黑衣,高大的身形带着满满的肃杀之意。
“陛下。”
“你亲自去一趟大理寺,朕倒是要看看,那蔡奇的骨头到底有多硬!”
高峥沉声应了一声,便直接朝着御书房外走去,一直等他离开,那围绕着房中的那股子让人难受的血腥气才渐渐散去。
冯蕲州和李丰阑早已经见过高峥,对他身上的那股凛冽煞气没太大的反应,倒是第一次亲眼瞧见这人的邬荣,不过短短两句话时间,后颈上已经浮出了抹细汗。
几人立于御书房中,永贞帝不开口,谁也不敢开口,那种沉默的气氛让得旁边的陈安连呼吸都轻了许多。
半晌后,永贞帝突然说道:“你们以为柳弛是何人所害?”
邬荣沉默不语。
李丰阑迟疑。
永贞帝看他:“有话就说。”
李丰阑这才低声说道:“柳弛身上所负之罪事关重大,更牵扯到朝中吏部官员横举,太许那边州县与之相关之人几乎死了个干净,而京中又有魏敏才背尽了所有罪责,如今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柳弛一人,柳弛一死,便是死无对证,能在此时动手的,除了真正的幕后之人,不会再有旁人。”
永贞帝听出了李丰阑话中的意有所指,不由看了李丰阑一眼,才转头看着冯蕲州。
“蕲州,你认为呢?”
冯蕲州却不像李丰阑那般有所顾忌,见永贞帝问他便直接说道:“先前微臣在刚得知太许之事时,就曾经顺藤摸瓜查到了吏部的一些人身上,只是还没有等臣查清楚其间事情,魏敏才就被爆出了贪污之事被人推了出来,揽尽了所有罪责死在狱中,让得全部线索都断在了他身上。”
“后来臣一直在追查此事,发现魏敏才死前曾和柳弛有所来往,并顺着这条线索查到了柳弛身上,并得知柳弛曾借大皇子之名与朝臣私交过密。”
“太许的事情牵涉到地方官员和朝中六部,这其中所牵涉的绝非是柳弛一人,若非有足够人脉,又有人手遍布朝堂,他们怎么可能做到欺上瞒下,将整个吏部和朝中官员任选之事玩弄于鼓掌之间?”
“若非是郭钦前往太许调查生祭之事凑巧碰到了此事,怕是这事情还不会暴露出来,而那些人便会如老鼠一般躲藏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地方,一寸寸的蚕食着皇权所覆之地,先是太许州县,再是沧州随州,从南地到京城,说不定将来更会蔓延到整个朝堂之上…”
冯蕲州的话说的直白,而永贞帝脸上的神色也随着他的话越来越难看。
太许的事情,最初只是因为修正庶尹史卫方的儿子被人拐去做了生祭的祭品,史卫方的夫人为子报仇险些打死了人,被太许官府关押,都察院因此事派人前往调查,才发现太许所属州郡官官相护,且罗万权根本就从无功名却身受官职,这才顺藤摸瓜牵扯出来吏部贩官的事情来。
如果史卫方的儿子没丢,如果不是郭钦敏锐察觉其中不对,如果不是罗万权等人行事太过猖狂,这件事情恐怕到现在都不会有人知道。
他高座庙堂之上,掌握天下大权,可在他所不知道的地方,却有人在一步步的蚕食着他的江山,以微弱之处坏他社稷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