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明末开始生存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史县令的难题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史县令的难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史县令的奏折,经过了省布政司、通政司、内阁等几道衙门,到了崇祯手上时,奏折上已经写上了几道批语建议。

    布政司写的是:皇家御封真人,地方不敢擅专,请朝廷定夺。

    通政司里的官员看了,唯恐事情不够大,直接批上:阉党余孽,转内阁。

    到了内阁,批阅这个奏折的正好是周道登,这位啥事都不表态,谁都不得罪的迷糊首辅,一看事涉皇家,老规矩,就让皇帝来决定吧,于是在奏折上批注:请圣裁。

    这封抹黑文启东的奏折,因为是地方上的小事,这样的奏折,一般到了内阁就会处理掉的,现在层层通关后,被有心人送到了朱由检的御案上。

    史县令虽没有在奏折中明说文启东有罪,但他把文启东干的事,换了一种说辞写在了奏折上。

    收治流民,被说成买卖人口。购买土地,被说成倚仗钱财,高价购买农户的土地,使得修武县的民户失去了土地后,变成了佃户,修武县自耕农减少,没有了税源,收不上来税。

    而且在奏折中,还提到了道士私自建了一座城,一座比修武县城还大的城池,并且收拢大量流民,来耕种道观拥有的五六万亩土地。

    其实,史县令写的这道奏折,地方官员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样的手段是地方官员常用的伎俩。

    看中某个能下手的目标了,就先歪曲事实真相,夸大危害程度,取得了朝廷便宜其行事的旨意后,再以大义名分,把看中的好处收入囊中。

    只不过这样的伎俩,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朱由检不懂啊!

    朱由检只看到了奏折明面上的那些数字,几万亩良田,花费百万两银子修的城池……。

    为钱发愁的朱由检,看到一个道士都这么有钱,小心眼病顿时发作了。

    同时,在他有限的见识判断下,好像真看到了,那道士仗着皇家御封的名头,在地方上胡作非为收刮民财,令修武县城民不聊生,当地官员素手无策的情景。

    有了这样的想法,稍微犹豫了一下后,要做圣君的朱由检,还是下了圣旨……。

    整个冬季,山阳镇都没有停止建设,由于水泥和砖头的组合,在建造时,简单省事,在天气没有进入结冰前,六千米的城墙砖顺利的完成了施工。

    采用改进工艺烧制的青砖,把整个城墙都包裹一遍后,山阳镇立即变得雄浑坚固,给人一种固若金汤之感。

    建完了城墙,灾民们可不是没事了,刚买下的两万亩坡地,就是这些灾民整个冬季的主要任务。

    政务处下发了一个通知,在二万亩地的改造中,参加干活的灾民,政务处会根据记录,按灾民在开荒中干活的多少,干活质量的好坏,计算工分后,可以用工分兑换钱粮。

    一直以来,文启东都是以实物和银子对待为自己干活的人,而不是喊口号,以及搞一些欺骗性质的讲故事、许诺等虚头。

    文启东内心固执的认为,只和人谈理想、描绘前景,而不拿出真金白银的老板,都是无赖和骗子。

    几千人开荒二万亩地,在工具趁手的情况下,整个冬季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和山阳镇热火朝天的全员劳动相比,修武其它地方,包括县城,都显得死气沉沉。

    在古代,一片区域连续两年的灾荒可是灾难性的,后果很严重,整村整村的人口消失,在灾荒年景里是常有的事。

    灾荒年景,灾民最难熬的就是冬季,饥寒交迫这个词,就是最贴切的表达。

    对于投靠道观的灾民来说,在整个崇祯元年的冬季,并没感觉天有多冷,更是没有经受饥寒交迫的悲惨体会。

    虽然几千人还是住在地窝棚里,可每天都能吃饱,身上衣服也穿的很暖,每天充满希望的开垦着,以后属于自己耕种的田地,往年难熬的冬季,今年却感觉过得很快。

    有人拥有了希望,也有人收下了麻烦和失望。

    修武县衙内,史县令最近是寝食难安,每天对着手上的圣旨发愁。

    他一时脑子发热写的奏折,兜兜转转后换来了一道圣旨。

    圣旨上的大致内容是:“皇家收回凤山真人的封号,凤山观的不法事,交给有司查办。”

    皇帝的圣旨到了内阁,内阁批示,责令河南有司查办,就把这事又推给了地方。

    像这样的事,要是搁在天启朝,宫内派出太监带上圣旨,再带着厂卫直接到地方就把事情处理了。

    现在,处理事情的程序改变了,由于朱由检解散了朝臣口中,为祸地方的厂卫,对于地方上的事物,只能由各级衙门一级级的批示解决。

    皇帝的旨意,内阁批示了以后,六科给事中也没啥意见,签字同意,查办道观的圣旨就正式生效,下发到地方有司。

    查办一家道观这样的小事,当然交给当地官府,于是圣旨又传到怀庆府,怀庆府一看,你史县令想捞钱,只要不忘了给上官分成就行。

    于是,查办道观的旨意被府台大人加上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责令修武县严查不法道观,清查道观后,向府衙提交账物、人犯等。”

    就古代的交通以及衙门之间的做事推诿,史县令秋天递上去的奏折,到了冬天快过完了,才等来了结果。

    但这个结果却让他坐蜡了……。

    宣布皇家取消凤山真人称号容易,不管道士愿不愿意,你的封号也没有了,朝廷不承认了。

    而且宣旨这事也好办,要是害怕到凤山观宣旨会挨揍,就在县城内,道观开的商铺中宣旨,让葛知事代领也一样。

    可去查办道观这事就难办了……。

    去查道观,怎么查,谁去查,用县衙的这些衙役捕快吗!

    接到圣旨后,史县令把县衙的衙役和捕快召集起来,宣读了旨意。

    衙役和捕快们,听完圣旨后,都跪在地上不动弹,一点没有平时抄家抓人时的兴奋和主动。

    史县令当时看着那些装死的衙役捕快,心中虽然生气,但也没有逼迫他们,因为史县令知道,查封道观这样的活,根本不是这些只能欺负一下老百姓的衙役捕快们能干的。

    史县令很清楚,查封凤山观,这就不是修武县能解决的问题,甚至怀庆府衙也无能为力,只有能调动大批官军的巡抚以及朝廷,才有力量查封拥有护卫团练的凤山观。

    对于凤山观拥有团练的事,史县令在奏折中没提,当时脑子一热,就上了一道奏折,本意只是想借助朝廷的力量,能让道观给县衙上税。

    目前来看,这个目标实现了,朝廷不但免去了道士凤山真人的称号,让凤山观没有了免税权,还下旨意可以查封道观。

    但现实是,不要说去查封道观了,就是想让道观交税,也是很难完成的一件事。

    收税的胥吏,不但没有胆量到凤山观收税,就是道观在县城内的商铺,也没有那个胥吏敢上门。

    史县令想借助本地的官绅豪强来对付道观,可一圈商谈下来,没有一家同意支持史县令,都说这是朝廷的公事,他们这些‘乡野之民’不便参与。

    不过,奇怪的是,这些乡绅虽不支持,却也不反对,有些还态度暧昧的鼓励史县令大胆去做。

    史县令从这些乡绅们的态度上看到了猫腻,越发不敢再轻举妄动,反正圣旨里也没明确查封道观的时间,慢慢拖着呗。

    为了推卸责任,史县令重新写了一份奏折,在奏折里,史县令把道观的护卫团练扩大好几倍,强调了自己的困难后,请求上级衙门处理,把事情推给了上级和朝廷。

    县城里发生的事,朝廷免去文启东凤山真人称号的消息,在圣旨到修武县的第二天,就传到了山阳镇,传到了山谷道观。

    这样的消息,对山谷和道观没有一点影响,山谷内的居民是文启东的铁杆,自家观主还不是凤山真人时,就已经跟着道爷过日子了,道爷有没有凤山真人的称号,都不影响他们对自家道爷的态度。

    山阳镇的居民,跟着文启东时,也不是冲着啥凤山真人的名号来的,除了对自家观主没有了封号有点失落外,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只有修武县的那些灾民有些波动,有一部分灾民,得知观主被朝廷削了封号,道观还被朝廷下旨查封,害怕被连累,兑换了自己干活挣得的钱粮,自找生路去了。

    对那些要走的人,文启东指示何成文和李虎,不得克扣其钱粮,不要干涉,任其离去。

    看道观真的对要走的人不加以伤害和限制,还有一部分有顾虑和处于犹豫之中的人,也领了钱粮离开。

    不得不说,大部分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和从众的盲目小心思,近四千灾民,十日内,走了一大半。

    到了最后,这种避祸的言论,甚至传到了山阳镇内,搞得少部分镇内的居民也坐不住了。

    山阳镇的居民动态,范江报告给文启东后,文启东做出了暗地里把控,但不干涉的指示。

    不过,山阳镇内的居民,毕竟和那些灾民不同,那些灾民拿着足够的钱粮,可以就近回转自己在修武的家。

    山阳镇的居民可没有近距离的家可回,要是带着钱粮去跋涉几百上千里回家,吃过行路难苦的居民,没有几个傻子觉得自己能带着钱粮活着走到老家。

    但也有一些特例,一些教派分子,因为山阳镇不让供奉自己信仰的神像,就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家的物品折卖成便于携带的银子后,离开了山阳镇,投奔自己信仰的乐土去了。

    二十天后,等事态稳定下来,政务处经过统计,修武的灾民剩下三百多户,一千多人。

    山阳镇内的居民,走了七十多户,近三百人。

    该走的都走了,能留下来的,不论是啥原因,至少是对道观存在一定认同感的。

    原本山阳镇因为容积率的问题,没有直接收纳那些灾民,现在好了,没有那么多人了。

    文启东大手一挥,不用再重新建一个城镇了,剩下的人,统统都住进山阳镇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