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明末开始生存 >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才还是有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才还是有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范江进公事房时,看见自己的上司何总管垂手站在一旁,观主老爷坐在办工桌后的高背椅上,正整理着桌上文案书籍。

    看了一眼何总管,范江上前两步,躬身施礼道:“属下范江,见过道爷。”

    来自后世时空的文卫东,对手下规定,平时见面礼节,躬身施礼即可,非特殊场合和年节祭拜日,不用下跪行礼。

    文启东对着范江做了一个免礼的手势,问道:“那些进入山阳镇的人员,可有异常和不妥之处?”

    又微微一躬身后,范江答道:“回禀道爷,目前进入山阳镇的修武灾民有二十三家,大人小孩共一百二十六人,二十一家是投靠亲戚的农户,有两家是山阳镇的商户。

    前几日,这两家商户购买了镇内的商品房后,把家眷都搬进了镇内。

    目前来看,这些人都没有异常举动,有五家是佛信徒,进镇后,得知除了祖宗牌位其它都不得供奉,也都能遵守规矩。”

    对于范所长的工作,文启东是满意的,毕竟是专业人士,自从治安所成立后,山阳镇内的治安大大好转,不要说打架斗殴小偷小摸了,连平常时有的吵架声都少了许多。

    商户进镇,这是文启东特许的,一座城镇,没有商业的流通,不但居民生活不便,城镇内也缺乏活力。

    不过,商户想进山阳镇做生意,那就得守山阳镇的规矩,童叟无欺合规经营这是基本要求,经营管理费是必须要交的。

    为此,政务处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商务所,专门对商户的经营进行管理。

    刚开始,想到山阳镇来做生意的商户,一听还要交啥管理费,都打消了来山阳镇经商的念头。

    金钱的诱惑是强大的,只要有钱赚,还是有商户愿意交经营管理费,到山阳镇开店做生意。

    这些进了山阳镇做生意的商户,店铺开张后发现,在山阳镇内做生意,除了经营管理费以外,不再有有其它费用,也没有山外的那些麻烦。

    在山阳镇以外做生意,是没有啥管理费,但其它费用可不少,不光衙门、牙行来收钱,就是地痞乞丐头子你都得孝敬,要不然你的店就开不下去,哪怕你背后有官绅撑腰也不行。

    在山阳镇做生意就不一样了,每月按时交了经营管理费后,就可以安心经营了,没有衙门来不定额的收钱,也没有地痞乞丐来捣乱恶心人,生意做的很是舒心。

    让商户们唯一不舒心的是,镇内的商务所要求太严格,不但不能哄抬物价、缺斤少两,售卖的商品质量要求也很严格,胆敢不遵守的商户,店铺被罚倒闭算是从轻处理,严重的,店铺掌柜都去了矿坑。

    虽然要求严格,可只要合规经营,就没有其它乱七八糟的事找上门,生意做的很是顺心,最主要的是,山阳镇内生意好做,因为镇内的民户们都有钱。

    安定的环境,生意好做,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一方‘宝地’啊!

    现在,全家搬进山阳镇的商户已有几十家,文启东在镇内开发的一百多套独院商品房,已经卖出去了一小半,建房的费用已经回本了,剩下的都是纯利润。

    听到范江说又搬进来两家商户家眷,文启东绷着的脸松和了一些,搬进来两家人,这标志着又卖出去了两套院子。

    不提院子赚的那点钱,又进来两家有钱人,等于是镇内的消费又增加了一点,这很重要。

    一个地方是否繁华,主要看其消费能力的高低,房子再漂亮,街道再干净,居民没有消费能力,挣钱困难,这个地方就不能称之为繁华。

    镇内又搬进来两家有钱人是好现象,可进来的那二十多家农户,却是一个负担。

    不过现在,比解决这二十多家农户活计更麻烦的事,是镇外的那几百家破产民户。

    想到镇外的那些破产民户,文启东看着范江随口问道:“对镇外那些人,你有什么好建议?”

    这样的民生问题,显然,文启东问错了对象,范江支吾了半天,也没想到啥好办法。

    文启东也觉察到了这一点,就又问道:“对于现在的郑藩,你了解吗?。”

    听到自家观主把问题转回自己擅长的领域,刚才还支支吾吾的范所长,立即来了精神。

    “道爷,现在的郑藩和赵藩一样,都是只有世子而没有朝廷正式册封的亲王,现在郑王府的世子是朱翊钟。

    道爷,这郑王府如今没落了,连朝廷的俸禄都领不全,世子朱翊钟为了捞钱,很是做了一些有损皇家脸面的事。

    道爷您是想……”

    “连着山阳镇田地的那二万多亩坡地,是不是郑王府的?”

    “这……,属下不太清楚,各地藩王的田地,除了册封时圣旨定下的,藩王府其它的土地,很多都是当地衙门还有当地官绅借名占下的。

    那处坡地,以属下的判断,可能是当地衙门借着王府名义占下的,本想以后发卖获利,也可能是地不好,还是啥原因,现在被撂荒那了。

    这个需要找一个本地的积年老吏,再翻一翻他们手中的白册才能知道。”

    听到这狗屁倒灶的事,文启东不禁为崇祯默哀,从这一斑而知全貌,交税的农户纷纷破产,土地的归属在朝廷正式的黄册上不显示,却把握在胥吏自己造的白册手中,他这个空壳子皇帝,确实不好干啊!

    有了范江这个体制内的人指点,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找本地的积年老吏,这事交给葛知事就行了,和胥吏打交道,葛知事出面比他这个凤山真人出面还好使。

    于是,文启东喊进来一名杂役吩咐道:“去,到县城把葛知事叫回来。”

    随后,文启东又对范江交代道:“看今年的年景,家无余粮过不下去的人会越来越多,你要密切关注外来势力对山阳镇的渗透,斩断外来黑手的同时,对那些勾结外贼的人,决不能手软。

    另外,事情要在刚出苗头时就解决掉,绝对不可以为了功劳而放任养患,不论是谁,胆敢养患求功,到时不但无功,道爷我会直接判他死罪。”

    做出这样的决定,文启东知道会造成治安所权力越线,但在乱世中,小恶重罚也是保持一方稳定的最好方法,特殊时期,只有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王道。

    至于何总管的工作重心,还是山阳镇的建设和农闲时节土地的开垦和改造,这是山阳镇的根本,这个工作重心,几年内都不会改变。

    说道山阳镇的持续建设,文启东站起身,对着屋内的人说道:“有紧急事情需要处理的,就去办自己的事,没啥急事的,跟我到镇外看看。”

    说完,文启东径直出了自己的公事房,向外走去。

    何成文和范江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随同三名公事房的杂役,跟在文启东身后,陪同自家观主视察山阳镇。

    一行人没有在镇内多停留,而是直接向灾民聚集的镇南门而去。

    离山阳镇南门还有一百多米远,民团的团总李虎就迎了过来。

    李虎是原棒子队的老队员,在棒子队时,人看起来中规中矩,没有啥出彩的地方。

    到了修武后,特别是在山阳镇建设时期,在维护治安和护卫工地物资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组织和带兵能力。

    早就对他有关注的文启东,单独把他叫过去谈话,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表明身份留下来,二是不用说话,离开道观。

    到了修武后,看到了道观对流民的安排,李虎不再藏拙的本意,就是想留下来,并谋求一个好的位子。

    果然,李虎不是普通的流民,他是宣府镇边军的一名把总,前年被调到辽东作战时,在一趟押运粮饷的途中,被后金兵偷袭,丢了粮饷。

    本来被后金兵偷袭,丢了粮饷也不是啥大罪,至少不会是死罪,可同他一起逃得一命的总兵府书办,私下里和几名逃兵商量,要把丢失粮饷的所有罪名都堆到他头上。

    这样一来,等回到总兵府,李虎必死无疑。

    左右都是一死,李虎一咬牙,杀死了书办和二名兵丁,本人也不敢回兵营和老家,改头换面成了逃兵。

    还有点本事的李虎,不愿意上山为匪,逃走时,身上还有一些银子,就没做那杀人夺财的事,本想着到江南投自己的一门远亲,谁知,到了保定府,不小心丢失了身上的路费。

    文启东收治流民时,已经饿了二天的李虎,已经处在了善于恶的心理边缘。

    被车队收治后,他混在流民的队伍中,本想既然有吃有喝,就跟着车队,到了怀庆府再作打算。

    文启东手发天雷杀死匪众的神通,让他心里产生了敬畏,在大名府境内,看到收治流民的道爷会腾云驾雾后,李虎就决定留下了。

    既然想留下,读过几年书识得字的李虎,立即一改收敛藏拙,显露出自己的本事,很快就被时时关注流民队伍的文启东发现,终于如愿以偿的混成了山阳镇独挡一面的团总。

    能带领二百多人,装备精良的民团,可比他在宣府镇边军中任把总威风。

    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威风是来自于观主老爷,面对神仙一般的观主老爷,李虎可没有军汉的鲁莽,反而很是心细。

    不等文启东走到近前,李虎就快速跨出两步,一个立正,行了一个文启东定的握拳平胸礼,同时声音简洁有力的说道:“属下李虎,给观主老爷见礼,民团正在维持灾民次序,请观主老爷指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