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010
一刻钟左右。
“村里人纷纷离开了……”
虽然他们的心情是愉快的,喜悦的,毫不夸张说:“比过年那时候还开心”,但自己的孩子还傻愣愣看着九儿,心里感叹:“九儿这个孩子真是又乖又聪明,张大柱怎么生出那么聪明的娃,毫不意外是遗传嫂子的。”
村里的人喊了喊他们的小名
有些愿意跟爹娘回去,但有一群还是一动不动着,那些爹娘拗不过他们,就让他们跟紧点九儿,还有不许去河溪那边,去了打屁股,打的四处开花那种。
他们乖巧地点了点头。
张一海他们也叮嘱九儿好多句,毫不例外注意安全是最重要的,其他就是其次了。
张九儿对这句话已经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的境界,虽然他知道家人为他好的。
唉……这句话不能说啊!
嘤……心里苦啊!
张九儿总算看到爷爷和爹他们走了,身边就有好几个小伙伴,他们是九儿的崇拜小弟,老大都不走他们就不走。
虽然九儿不喜欢他们叫他老大,但他做的每一件事情让他们信服,他们心里默默把他当成老大对待,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比他们都小一岁。
张威的块头最大,而且说话最大声,也是最仗义的人,是九儿的好朋友之一。
那群小破孩叽叽喳喳说:“九儿,你爷爷说捕鱼陷阱是你做的啊。你好厉害呀,我爹娘总说我只会撵鸡撵鸭,总想打我屁股来的,嘤……好可怕啊!”
九儿出声道:“我没有做捕鱼陷阱,那玩意我做不来,我让我爹做的,他力气比我大多了,捕鱼陷阱倒是我想出来。”
九儿,你还能使唤你爹,好崇拜你啊!
去……一边去!
“真是一群小破孩,每天的说话都是撵鸡撵鸭,你们就不能换其他东西撵啊!这鸡鸭可是生蛋的,小心你爹娘要你们吃排头。”
张程家是猎户,他对鸡鸭这种玩意提不上兴趣,他就喜欢鹿还有野兔等等,反正谁跟他提撵鸡和撵鸭就跟谁急。
张程也是九儿的好朋友之一,他和张威喜欢耍大刀来的,他本来看不起张九儿的,这小子矮不拉几,还想成为他们的老大,简直就是放屁,但结果很残酷呀,他输了啊!
一想当年的勇气……好想哭啊!
算了……算了,做人要向前看。
反正这个老大我认了便是。
九儿,你近期有没遇到好玩的事情,让兄弟们开心开心一下。
张九儿看着无比天真烂漫,一边说:“你们觉得什么是好玩的,可别提撵鸡鸭啊,我怕被我娘亲打屁股。”
“九儿……原来你也怕被婶子打屁股。”
“对,我就是怕来的,男子汉能屈能伸,有啥不敢认的,”九儿不认为丢脸说。
张威和张程是堂兄弟,他们都喜欢武术,但他们的爹总说:“学武能强身健体还能防身,但提高不了社会地位,如果有机会宁愿让他们读书考取功名。”
“原来你们喜欢读书啊!”
张九儿摸了摸鼻子思考着,他知道哪里有学堂可以听课,就是带着一群人容易被人发现,到时候沈家村的人要找他们麻烦。
张九儿就拉着他们说起悄悄话……
一刻钟过去……
九儿就带着几个小破孩去竹林那边,至于有些小伙伴就不去了,他们对读书不感兴趣,而且家里没钱上不起学。
一路上,他们迈着小短腿走着,由于他们没爬过山,个个都气喘吁吁的,张九儿看了摇了摇脑袋说:“这个山还没爬到一半呢,那个沈家学堂可是在山顶的,你们想识字就得付出更多努力。”
张威的块头最大,应该说他最胖了,整个小胖墩似的,他弯了弯腰双手扶着树木,一副要摇摇欲坠的样子,张九儿叹了口气。
张九儿有点心累呀,这小胖墩真是胖,这块头可以顶他两个了,平时肯定没有走动过,要不胖不了那么多。
张威有些不好意思笑了……
现在未时,竹林里还是很闷热的,就是花儿开得正茂盛着,朵朵都争相开放着,仿佛告诉人们我们要雨露均沾。
未时二刻,张九儿他们总算爬到山顶了,这次来的刚刚好,他们也才午休完毕,每个人拿着一本崭新的课本,课桌上摆放砚台,还有毛笔和纸。
沈秀才在开始授课前会提问上午学到课文,这样方可温故而知新,第一:可以看下学生学习进度,第二:可以让他们再次巩固学识,但没人理解沈秀才的用心良苦,每个学子脸色无一幸免难看。
沈秀才点了点几个学子,发现他们对上午的学识并不牢固,左手里拿着一把戒尺,右手摸了摸黑白胡子,一脸严肃思考着,站起来的学子似乎被他的模样吓的摇摇欲坠。
门口蹭课的几位小伙伴也被沈秀才吓到了,他们没想到读书是那么可怕的,心里有点想退缩起来。
张程比张威大一岁,所以胆量比张威大些,但他对沈秀才也是有点恐惧感,这个夫子真的好严肃啊!
真是阿弥陀佛,各路神仙保佑我。
张程弯下头,顺着阳光就看到张九儿一副想欲欲跃试的样子,真是吓了他一跳,原来还有这种妖孽,他觉得九儿比沈秀才更加可怕才对。
沈秀才最后没有用戒尺打手掌,只是用戒尺敲了敲那学子的课桌,让他多加牢固学识,下次就不用那么简单,那学子在沈秀才注意下松了一口气,然后颤巍巍的坐下。
沈秀才收起刚刚的模样,非常认真在讲堂上宣布下午的学识,原来他们是刚入学的学童,怪不得没有被打,不过他们心里倒是紧张起来了,那群学童看起来比他们还小模样,说不定以后天壤之别了。
吾将带领大家学习《三字经》,大家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它并牢记在心中,这是你们入学的第一本书,除了族规就是这本《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