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唐风云 > 第十五章 九鼎之谜(一)

第十五章 九鼎之谜(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这样过了几日,法源每日行功疗伤,再加上界文辅以药石相助,面色日见红润,眼神愈发光亮,身体终于逐渐康复起来。

    这日一早做完早课之后,法源吩咐界武把玉林领了过来。看着师祖身体康复,玉林也禁不住高兴,满脸带笑:“师祖身子大好,咱们徒孙们也松了口气。”

    法源也微微笑了笑,道:“好孩子,你靠上前来,让我瞧一瞧。”

    待玉林靠上前去,法源仔细端详起了玉林,随后问道:“看你现在气色不错,步子也稳健不少,近日可犯昔日旧疾?”

    玉林琢磨了一下,回道:“师祖不说,我这几日倒是忘了以往常常有的胸闷气短和四肢无力之感了。”

    法源又道:“你坐下来,伸出左手。”待玉林伸出左手,法源为其搭起了脉。摸了一会脉,法源面露疑色,又伸出右掌催发内力推向玉林丹田,等收了掌,向界文问道:“你怎么看?”

    界文回道:“玉林回寺那晚,我就查看了他的身体,之前他体内经络断裂,如乱发纠缠,毫无头绪,而现在却通顺流畅,甚至于他体内竟有一丝内力,可是他之前并未修什么心法。”

    “还有一个事情你或许不知,玉林的经络好像异于常人。”法源又道:“我催发了一些内力从他的丹田沿着经络流转,但发现真气在他体内行进很快,比常人要快上很多。”又对着玉林问道:“再说说你在那岩洞里到底经历了什么?”

    玉林挠挠头,道:“那洞里没什么异常,就像那日所说,被漩涡卷进去时便没了记忆,等醒来后,就发现自己身处岩洞,洞里里面漆黑一片。再后来我就借着火石之光在洞里摸索了一番,除了那两个鼎和一些断木碎石,别无他物。后来引着了火,就捉了一条鱼烤了。”怕被师父们和师祖责备,玉林没敢说“吃”,只敢说“烤”。瞅了瞅法源的脸色并无异常,又道:“那也只是普通的黑鱼,不过是个头大了一点。师祖,我当时实在腹中空空,饥饿难忍,才吃了那条鱼。”

    法源摆摆手:“无妨,那洞中后来就没发生什么其他的经历?”

    玉林又想了一想,拍了下脑袋:“对了,等填饱了肚子,大概是太疲倦,就歪下来迷迷糊糊睡着了。梦里隐隐约约好像看到了那两鼎内壁上的图画动了起来,也不知是不是做梦,反正真真假假的,后来自己站了起来去模仿着图里之人做起了动作。再醒来后就开始找出口,直到最后地震逃了出来,此外再没有其他特别之处。”

    法源又问:“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在鼎中刻有多幅图画,现在可否画的出来?”

    玉林道:“我尽力试试。”于是备好了纸墨,在纸上画了几幅便停了笔。

    众人伸头望去,面面相觑。只见玉林腆然一笑:“平常不太擅丹青,这画出来的,可能形似而神不似。”

    界武拿起纸张看了一看,哭笑不得:“你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法源摆摆手又问道:“你还记得在哪里落水吗?又是在哪里脱的困?”玉林答道:“应该是在百骨滩一带落的水,但具体位置,就不清楚了,两位师弟或许记得。”

    界武道:“我也曾问过他们,但那两小子当时只顾着缩在舱里,具体哪里落的水,与你一样,也是不清不楚。”

    “地震之时,我从进水道逃出来的,但在摸到通道尽头时,已耗尽了腹中气息,呛了几口水后,便憋晕了过去。等再醒过来时,被人拖上岸边,不知道究竟被水冲了多远。师祖,要不带上师弟他们一起再过去探探?或许另有发现。”

    法源沉思了一会道:“不急,今后找个时间再过去一趟。”接着又对界武说道:“既然玉林身体已经复原,想是应该可以习起武来,虽然他已经十三岁,但总不算太晚,你可以试着教授他一些内功心法。”又对三人道:“玉林在那洞中的经历,不要对人说起,如有泄露,恐会招惹大麻烦。”

    界文不解,问道:“师父,那洞中有什么神秘,不过有两个来历不明的鼎,况且现在又都损毁了,难不成其中有何要紧之事?”

    法源悠悠一叹,道:“这可能涉及千年多来一个大秘密。”见众人面露迷惑,法源道起:“传说上古尧舜之时,洪水滔天,大禹之父奉命治水,但历九年而水不息,帝舜继位之后处死了禹父,又命大禹顶替父职,继续治水。大禹借神力,先是厘定高山大川,再以跛步趟出水道来疏通洪水,使百川各行其道,东流入海。”

    趁师父喝口茶的功夫,界武道:“不过是些虚无缥缈的传说,何足信也?”

    法源接着道:“因治水有功,大禹继了舜位,之后又铸了九鼎,以镇华夏。随后夏传商,商传周,那九鼎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等到了东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因九鼎是代代相传的国柄,象征天命,各个霸主皆欲夺之,以号令天下。但因争霸的各国相互掣肘,九鼎始终在周王的手中。再到后来周王见没了收复天下的机会,便下旨要融化九鼎,要玉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俱焚。却没想到楚国安排了内应趁乱偷走了两个,可人算不如天算,在将铜鼎运回楚国的途中,于泗水之上遇大风掀翻了船,两鼎也掉入水中下落不明。这些故事在史书上都有记载。”

    界武道:“既然都有记载,那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呀?”

    法源道:“九鼎融了七个,剩下的两个始终沉在水底,只要能找到并持有这两鼎,就能象征天命所归,是以历朝历代都有人在寻找这宝物。而且,关于这鼎,却还有另外一个大秘密。”

    “哦?还有东西?”界武好奇心起。

    法源道:“听说大禹铸鼎时,在九鼎上刻了不同的功法,既有神仙之法以搬山移海呼风唤雨,也有人间之法以强身健体长生久视。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欲习神仙之道以长生不老,派了徐福渡东海求灵丹而不得。这时有人根据书上的蛛丝马迹,发现九鼎的秘密,甚至考据出鼎落之处正在泗水某处,于是上书了皇帝,征调民夫秘密打捞,只是最终无功而返。到了秦末,英雄四起,楚汉争霸。刘邦先入了咸阳,得到秦皇秘录。等安定了江山之后,也开始寻找起这侥幸留存下来的两鼎。”

    界武问道:“秦始皇都没找到,这刘邦怎凭秘录里的一面之词,就要大费周章的去寻找呢?”又嘟囔着:“反正换做是我,是不会凭书上的一面之词就这样劳师动众。”

    界文道:“依我看来,那泗水河百骨滩附近的岩洞里,玉林碰到的那两个铜鼎,很可能就是那九鼎中留存的两个。而如果始皇帝到泗水这边去找的话,刘邦很可能会知晓,要知道那时刘邦虽不过一个小小的亭长,但却是泗水亭长。”

    法源道:“正应如是,若始皇帝到了泗水寻鼎,千万人马吃喝日用的,时任泗水亭长的高祖刘邦应当负有相应的供应之责,说不定甚至曾经在过现场。刘邦之所以想找到这两鼎,一是握有国柄,以证天命,二是如那鼎上刻有神功,一旦练成了,即便不能长生,也应该可以益寿。当皇帝的,谁不想多做几年天子?就这样,这个秘密一代传了一代,一朝传了一朝,成为了各朝皇室最大的机密。”

    界武奇道:“既然是皇室的大秘密,师父,你怎么知道的?”

    听到界武的提问,法源看向了地面,神色悲伤,过了一会,抬起头道:“今日所说之事,你们要守口如瓶。”

    ps:本章节根据一些历史故事,做了些杜撰,大家看过之后,请一笑了之,切勿当真。

    (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