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从崇祯皇帝开始 > 第二十一章 内阁人事变动

第二十一章 内阁人事变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自十二月以来,京城的朝堂是变幻莫测。

    阉党制造的冤假错案被平复之后,不少人认为这将是东林党人即将获得重用的信号。

    于是又是一批朝官上疏,请求起复韩爌、钱谦益等东林党的大佬。

    但跟之前一样,这些奏疏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朝官之间无秘密,黄立极和施凤来两位阁老极力阻挠杨涟、高攀龙等东林党人获得身后名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就传了出去,在朝官中传得沸沸扬扬。

    有心人将这件事和之前的起复得不到回应一事联系了起来,认为这是两位阁老任人唯亲,打击异己的表现。

    之前连番的整治,让言官们都学聪明了,弹劾的水平大涨,没有依据的事情绝对不拿来朝堂上说。

    为了达到一网打尽的目的,这伙人没有直接对黄立极动手,而是集中力量先弹劾施凤来和张瑞图两人。

    其中的理由,一个是安插亲属为官,这两位的儿子都在中书科任职,是从七品的中书舍人。

    另外一个是利用职权在老家侵吞田地逃避粮赋,还给出了大抵准确的数据,精准到亩。

    这是遥指通州清查田亩一事。

    背后的人拿这一点做文章,居心险恶。

    如果朱由检不处置内阁这两位阁臣,那以后再想像通州这般清查田地,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如果处置,那就坐实了朱由检想要打击士绅的用意。

    兔死狐悲之下,整个士绅阶级说不定会联合起来反对朱由检当皇帝。

    况且这样还完成了打击政敌的目的,黄立极等人下台后,东林党的声势将会大涨。

    “真是一番好谋算啊。”

    文华殿内,朱由检看着曹化淳提交上来的卷宗,忍不住赞叹。

    东林党这些人以为自己做的隐秘,孰不知道一切都在东厂的监视之中,并且经过推断分析之后,整理成册递交到了朱由检这里。

    曹化淳询问道:“皇上,需要将这些人抓起来吗?”

    谋划人名单上面包括詹事府的一位少詹事、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以及通政使司的右参议,余下参与弹劾的言官有十余人。

    这些算是东林党在朝中的代表力量之一。

    朱由检摇摇头道:“曹大伴,水至清则无鱼,朕需要有人时不时地出来把水搅浑,姑且先留着吧。”

    与其培养新的斗争势力,还不如留着这帮东林君子充当打手。

    说完之后,朱由检拿出施凤来和张瑞图的上疏自辩请求辞官的奏本,用朱笔划上“准”字。

    内阁分成孙承宗和黄立极两派,二者之间时不时的明争暗斗,已经开始影响到了行政效率。

    朱由检知道,有政治派别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团和气是不可能的。

    但在现在改革的这个阶段,朱由检只需要一个声音,正好利用这次弹劾的契机,把黄立极、施凤来和张瑞图三人踢出内阁。

    在朝为官的这些人,几乎没有谁的屁股底子是干净的。

    东林党的人也许并不知道,关于黄立极等阁臣,东厂几乎有比他们手中更详细的证据。

    这是曹化淳在上任之初就已经开始做的事情,几个月下来已经初见成效。

    按照两京十三省分类,东厂对每一个有品秩的官员建立了档案,而且正在不断完善关于他们的资料。

    品秩越高的官员资料就越多。

    毫不夸张的说,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只要朱由检想要撸掉谁,两天之内东厂就可以拿出他们犯事的证据来。

    东厂和锦衣卫,是朱由检维持自身权威的两大利器。

    ……

    施凤来和张瑞图都没有预料到,这次请辞竟然会直接获得了批准。

    按照惯例,对于这种一品大员,皇帝多半要三番挽留才会准许,以示恩赐。

    像施凤来两人这样当天提交辞呈,当天就获得同意的例子,在大明二百余年的历史上是很少见。

    如此一来,施、张二人便成为了朝堂的笑话,不少朝官茶余饭后拿这件事出来消遣。

    觉得朱由检薄情寡义的朝官也不在少数。

    当然,这并不影响东林党人庆贺这次弹劾获得胜利,这些人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乘胜追击,继续弹劾黄立极。

    只不过这件事后,黄立极就告病在家,当天就把辞呈书递交了上去。

    黄立极是真的病了。

    自从孙承宗入阁,黄立极从首辅降为次辅之后,这件事就成为了他心中的一根刺。

    孙承宗担任吏部尚书以来,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完成了各部各省下面的职位变动,将忠于黄立极的班底都调离了重要岗位。

    方法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黄立极想找碴都挑不出毛病来。

    在这样的形势下,黄立极的威望大减,不少人纷纷向孙承宗靠拢。

    首辅加上吏部尚书的身份,加上皇帝朱由检的信任,若不是内阁还有施凤来和张瑞图的支持,黄立极根本对孙承宗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如此一来便隐约形成了双方角逐拧巴的局面。

    黄立极知道这样的方式会让皇帝心里不喜,但他之前以为,这样更有利于朱由检掌控内阁。

    为此黄立极在内阁是兢兢业业,几乎是全力在处理手上的政务,并等待有朝一日孙承宗出现了错误,他好借机翻身上位。

    但万万没想到,朱由检竟然直接将施凤来和张瑞图驱逐出了内阁。

    黄立极是又急又气,心里暗骂年轻的君王不懂得平衡之道,若是让孙承宗一家独大,岂不是架空了皇权。

    在这样的打击下,黄立极心灰意冷,加上又不慎感染了风寒,便彻底病倒在床榻上了。

    请辞的奏本还是黄立极的长子代笔写好递交上去的。

    黄立极这么自觉,朱由检倒是为其挽留了一些脸面,下诏驳回了这封请辞。

    况且黄立极是立过功的。

    当初是黄立极大力推荐由朱由检来承嗣大宝,继任皇位,这情分朱由检还是记着的。

    黄立极很快又连续上了三封请辞奏疏,态度非常坚决。

    朱由检又是两次驳回后,在第三次准许其告老还乡,并加赠少保,也算是给黄立极留了一份体面。

    内阁一下子离去了三位阁老,只剩下孙承宗和李国木普二人。

    不少认为自己有资格入阁的官员心思开始活泛了起来,让门生故吏上疏,建议遴选合适的朝臣入阁参与机务。

    朱由检没有拒绝这个提议,下令由吏部递交名单上来,择日进行会推。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