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南流景(重生) > 第21章 献礼

第21章 献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胤国力强盛,建国百年,民风还算开放,男女大防并未看得太严重。是以晚宴上众人皆端坐于殿前,有不少男女同席。

    酉时已过,众人早早地便进了万寿堂,这是皇家宴席宾客之处。

    王家坐于末席,不远处便是林守业独自一人的席位,看起来竟有几分寂寥。见月不忍看去,便在殿中搜寻林家大房的席位。林守成是从二品大员,席位还算靠前,林璐小脸绷得紧紧的,腰也绷得挺直,见月见状不禁一笑,想来是被赵氏耳提面命过的。

    林珏与裴氏倒还算安好,时不时耳语几句,看来感情极好,赵氏满意地看着子女,眉眼中似有疲态。见月忍不住叹口气,这几日的确是辛苦赵氏了。

    随着皇帝身边总管太监几声又细又长的各种“驾到”,众人都停了交际,纷纷跪地拜倒,口中连声的“万岁”“千岁”。按规矩,底下的人是不能直面天颜的,那是大不敬。

    陛下声音沉稳,朗声道:“平身。”

    众人这才谢恩起身落座。太后坐于上首,陛下与贵妃一左一右在下首处。皇后早些年便去了,中宫空缺,后宫中以成贵妃为尊。

    陛下开明,说了几句客套话,大都是承蒙太后恩德等等。刚坐定,便有黄门道:“匈奴、北凉、楼兰来使觐见——”

    小黄门声音拉得老长,众人齐齐看向万寿堂门口,三国来使一同见礼是怎样的一番盛景。

    最先入场的是匈奴王孙呼延顺,此人生的魁梧,看着便肌肉发达。身着深棕色的匈奴服饰,脖子上还挂了几串五彩的石头项圈。他不大会汉话,在陛下面前行了个匈奴的礼,身边的汉人翻译在前翻译了几句。

    见月听不大清,毕竟是末座,且来使觐见,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是代表两国和平交好的象征罢了,私底下的事,谁又说的清楚呢。

    她眯了眯眼,仔细打量前方这人。

    正是这位呼延顺,武功高强且颇有心计,前世后来匈奴与大胤的战争中便是他以一当十,威震大胤。

    匈奴将十余件上好的兽皮献与太后,还带来了几十只烤全羊。太后笑吟吟地接受,连声夸赞一番后才将烤全羊分与全场众人。

    有些权势心机的都连声附和称赞,但更多的是在观望,仔细观察太后与陛下的一举一动,不放过每一个细微表情。生怕自己错过什么从而错判了局势。

    林见月反而有些无聊,她从不沾朝局。生意可做,甚至可以尽力从政治争斗中浑水摸鱼捞些好处,可她却从不愿意主动去沾染这些东西。

    她不是不懂,只是疲于应对。

    旁人都支起耳朵,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想将一切有利信息都能为自己所用。见月百无聊赖,总归都是毫无新意的送礼阶段,反正没人看她,她在角落也无所谓,渐渐将僵直的身子活动活动,轻轻地转了转脖子,甚至听见了一声清脆的咔嚓声。

    声音一响她顿时打了个激灵,猛的反应过来自己在宫中,还是不能随意的好。幸好各位大臣及其家眷们都在附和太后的赞美,如今已经进行到楼兰辅政大臣卢因这边了。

    见月还是有些懒懒的,悄悄拿起筷子夹了一口眼前造型精致的小食。

    微微抿开,心里一阵失望,又是个没什么味道的汤汤水水。却骤然一惊,浑身汗毛竖立。

    ——有人在看她。

    方才只是怀疑,但此刻感觉格外强烈。她顾不得礼数,直起身子环顾四周,并未发现有异常之处。可她绝不认为自己在多想,那道视线跟随许久,却不能得知是从何方而来。

    见月心中烦躁,一口郁气从胸中吐出。想不通的事便不再去想,还没等她注意力回到前面贵人们的谈话,便冷不丁的被点名。

    “宣——兵部侍郎王保次媳,翰林侍读学士林守业之女王林氏——”

    片刻前——

    万寿堂内,太后满意地收下贺礼,贵妃娘娘捧着说了几句场面话,好一副其乐融融的场景。

    各国使者落了座,匈奴的呼延顺好酒量,连饮三杯给太后助兴,引得些豪爽的武将连声叫好。赞道王孙阔气,英雄非凡。

    上了歌舞,也是教坊司特意为太后寿辰新排的舞曲,数十名舞姬扮作仙女捧着寿桃献与太后,太后连连点头。

    陛下跟想起什么似的,对贵妃笑了笑,有心赞扬道:“母后今日寿辰如此开心,你家侄儿功不可没,当赏。”

    原也是家常话,陛下声音也没压着,便被坐在前方耳尖的楼兰使者卢因听了去。

    此人三十余岁,身高八尺有余,身形却纤细,留着半脸棕色的胡子颇有些不像样。他用着蹩脚的汉话问道:“贵妃娘娘如天仙般,想必娘娘的侄子也是一表人才,这才让太后欢颜。”

    此言一出众大臣皆附和,“贵妃娘娘国色天香,成世子自然也不差”云云。

    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卢因能听见,前方的王公贵族自然也听到了,但知内情的都识趣地闭口不言,不知内情的还在观望。只有卢因这样有心讨好大胤陛下的才会这样贸然开口。

    不少人在下方窃窃私语,不知成贵妃侄子如何便讨了太后欢心,连陛下也转了态度。要知道前几日陛下在朝上好一顿发火,狠狠地斥责了成侯教子无方。

    成贵妃自然不好让自己的侄子推上风口浪尖,便转移了话题,“若说讨太后欢心,成轩那小子算不得什么,还是那王林氏秀外慧中,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这便宜白白让轩儿占了去,母后可要好好补偿王林氏。”

    王林氏?

    陛下也不想扫了兴,抚掌而笑,“那便宣她上来好好为母后说说这礼好在哪儿,若说得好,自然有赏赐!”

    “宣——兵部侍郎王保次媳,翰林侍读学士林守业之女王林氏——”

    突然被点名,见月猛地一惊,周氏轻咳一声,暗示让她赶紧起身。她急忙起身,走到席前行跪礼。

    “妾王林氏,拜见陛下,太后娘娘,贵妃娘娘。”见月伏在地上,用余光努力看清周遭景象。在她出神时,三国来使竟都已经觐见完毕。她心中暗暗懊悔,再这样重要的场合竟然出神了!

    季如风神色淡淡,心中却好笑。她这样子一看就是毫无防备,宫宴之上计策还未完成竟然就敢出神,好大的胆子!也不知当日是哪来的底气与他商议计策。

    林家众人皆是不安,不知为何陛下会宣她上前,林守业一口酒没上来哽在喉咙咳了半天才好。

    “不必多礼。”成贵妃忙让她起身,要说还是自己的私心,为了庇佑自己家人而让一女子毫无防备地上前。这样想着,眼中便更柔和了些。

    陛下命人将成家的贺礼送了上来,“母后得了此物很是欢欣,还派人说与朕。朕见此物也十分文雅,不错。”

    成轩在下方暗自得意,却也有些烦躁:这样好能得陛下青眼的机会竟让姑母拱手送与他人!

    太后笑着不语,眼神却一直看着那物,显然是很满意。成贵妃见状也笑道:“王林氏,我那侄儿说这样好的礼是从你娘家金玉坊所购,听轩儿说,这物是你所设计的?”

    “回娘娘,是妾。”林见月微微抬头,算是受了贵妃的赞赏。成贵妃原本见方才她有些慌乱,心中还怕她是否会不知礼数,别乱了寿宴。如今见她这样稳重,不多嘴多舌邀功,仪态也端庄,倒是个好的。

    “哦?哀家原只知是林家物,却不知是你这样能干,”太后闻言更生兴趣,“你可说说,描画此物时,你心中是何想?”

    见月道:“妾原构图之时便是随伯母去静安寺礼佛,见佛像庄重令人敬畏,却少了悲天悯人的柔和。心中憾焉,保佑我大胤百年昌盛的佛像怎能不爱怜世人?便日思夜想几日,将这佛像画于纸上。却又遗憾不能亲眼得见,便命人打造了出来。”

    太后心中满意,那物下端是花盆形状,半人高的枝丫开着点点山玉兰花,端庄肃穆却又典雅万分。树下一敞着肚子的弥勒佛,笑口常开。看着令人心生愉悦,却又不会失了威严。

    更难能可贵的是,山玉兰花花盆枝干皆由金所制,瓶身的金有九成,颜色却不太晃人眼,反而古朴秀丽。花皆是由玉雕成,镶嵌着点点珍珠,莹润柔和。瓶身还镶嵌着难见的南香珠,就连叶子都栩栩如生。

    纵是太后不喜金银那等俗物,也不由得为此惊叹。

    “哀家见这佛珠,可是迦南香木所做?”

    “回太后娘娘,是。”见月恭敬道:“此物与妾娘家贺礼,恰是一株香木所制。”

    太后往侧方斜了一眼,便有女官将林家大房的贺礼带了上来。

    其中之一便是那迦南香木嵌金珠手镯。

    太后原也喜爱此镯,却只是在献礼之时浅浅看了一眼,没有仔细留意,如今一看竟大藏玄机。

    她将手镯递给陛下,笑道:“好一颗七窍玲珑心。”

    “王林氏,你可说说?”成贵妃见太后与陛下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有心引着她往下说。

    见月盈盈一拜,朗声道:“回娘娘,此物里衬为金制,外嵌由小金珠制成的两个‘寿’字。一圆一方,口边又加上了金累丝乳丁纹,更称太后娘娘威仪。”

    贵妃娘娘看这手镯,赞道:“陛下,臣妾还是从古书中见到的做法,没想到此女竟能还原。这种工艺极其精巧,要将迦南香挖出空槽,再镶嵌金珠。若稍有不慎木头便会断裂,极其费心力与时间。”

    陛下闻言也道:“赏,林家有心了。”

    林守成与赵氏忙携子女拜谢陛下,林守业刚顺气,便又担心女儿面圣是否会有不顺,如今见状很是欣喜。还好女儿知分寸懂进退,没有在宫宴之上惹来灾祸。

    可他没有注意到,贵妃身后的成轩正用不甘的眼色恨恨地盯着林见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