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六十五章身如白珪
辰霜自入了峒关,几日来总有不祥的预感。
起初她以为是萧怀远出征后战况不明所带来的忧虑。但此时他已平安归来,只是伤了一条腿。
再后来,她料是担心只带了极少兵马前去营救他父帅的长风,谁知少年戏耍了回鹘骑兵,只受了些皮外伤便又完好如初地回到她身边。
直到她看到了桌上那封既熟悉又陌生的信。方才明白,兵者行军,最该怕不是敌方,而是远在京城的无上意志。
她没有选择,于亥时来到了约定之地。
春寒料峭,边塞狂劲的风将掩着缺月的流云吹散了些许。
辰霜紧了紧身上的鹤氅,望着寒风沙尘中,盈盈而来的一袭朱紫华服之人。
张令诚仍是满眼笑眯眯,独身一人,未有随者,却让等在那里的辰霜脊背一凉,如临大敌。
“辰霜姑娘,安好。”他倏然掩住了嘴,又道,“小人死罪,是该改口称呼为,清河公主殿下。”语罢他作势要下拜,却被辰霜提了起来。
她巡视四周,见只是几个巡逻的守城将士,沉声道:
“张大人叫我来此,不会只是为了亲自请安而已吧?”
“殿下之智,小人莫能及也。”张令诚抹了抹嘴角,擦去了一些浮粉,笑道,“不怕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和殿下,此时可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呢。”
辰霜蹙眉,不改漠然的神色,睨了他一眼道:
“继续说。”
“殿下当初在宁州闹那么大动静,你说,掌印大人怎能不查查殿下的底细呢?既然掌印大人查得,那萧怀远自然也查得,左不过,慢几个月罢了……”
辰霜抬眸望了望天际聚散不定的云层,忆起了今日她在医治萧帅时,他那欲言又止的神情。最末,他只幽幽道了一句:
“长风是个死心眼的孩子,萧某若遇不测,还请姑娘保他无虞。”
当时辰霜心思在治伤上,以为他说的是自己的腿伤,只是信口回他道:
“萧帅吉人天相,必能安然无恙。此腿疾不出半月,便能痊愈了。”
她彼时并未留意一个父亲的絮絮叨叨之言,此刻回味良久,其中深意自现。
萧怀远似是对自己的命运早有预料,甚至,他一早便已知晓她的身份和来意。然而,他虽已知她所为何人、所行何事,一言一行间却仍视她如常,不曾有过谄媚或是轻慢,更不曾阻她逐她,仍许她常伴长风左右。
那么,长风知道吗?她心下已大约猜到了答案。
辰霜望着身旁一脸期待的张令诚,淡淡道:
“你要我做什么?”
“殿下果真爽快。与聪明人谈事,就是舒服。”张令诚凑近了她,嗤嗤笑着的嘴咧得更开了,“小人想和殿下做个交易。”
辰霜狐疑的目光掠了他上下,耐着性子听他继续说道:
“今日斥候来报,回鹘兵于甘州不满五千,且皆为老病残幼,羸弱无备,列阵于前,极为杂乱。咱家想令萧怀远再度进攻,却被驳回。如此克敌良机难再,河西军竟避战不出。”
辰霜不假思索,低斥他道:
“回鹘人狡诈多防,况且主帅已受腿伤,谨慎稳妥起见,确实不宜立即出兵。”
张令诚也不恼,只是皮笑肉不笑道:
“诶,殿下此言差矣,兵贵神速,怎能经得起如此拖延。我已上呈奏报于圣上,言明峒关对局,胜算在握。只需殿下,如此附议而已。”
张令诚竟是要她串供。
辰霜捻着他这一说法在心间盘桓良久,终是悟出了一丝动机。张令诚和圣上所想,无非是收兵权。愈早击退回鹘人,解除边患的危机,长安便可愈早名正言顺地收河西的权——就像他们对付陇右崔氏和朔方李氏一般。
圣上怕是早已将河西视为卧榻之侧的威胁。
辰霜心中漠然,嘴上冷笑道:
“老君阁不涉军政,只言实情。监军大人如何令圣上相信,是你的本事。我为何要随你淌这一趟浑水?”
“交易交易,必然是有可易之物。”张令诚从锦边怀袖中取出一份奏报,双手递上:“殿下请过目。”
辰霜接过,展开一阅,指尖颤抖。
耳边传来张令诚不怀好意的低笑:
“殿下为那萧长风诊治如此之久,未必看不出来他的毒来自何处吧?”
“既是圣意,老君阁阁主宋柏池明知圣上多年来如此看中河西,还私自令殿下为萧长风解毒。此乃欺君之罪,知而故犯,罪加一等。”
“我已在此份奏报上言明前因后果,不日便可送往长安……殿下觉得,圣上看了,是会先杀宋柏池,还是先动萧长风呢?哈哈哈哈哈。”张令诚终是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辰霜心间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顷刻间被烧成了灰烬,随着夙夜不息的朔风吹散于天地。
她似是等了这样一个逼她抉择的时刻已是许久,最终等到了,反而心如止水。
师父和河西军之间,她只可取其一,再无两全之法。
脑海中,闪过几个扭曲的画面,朝她温润微笑的少年身影渐渐淡去,隐没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俄而,见她不语,张令诚上前一步,又掏出一份文书,殷切道:
“小人已备好了笔墨,唤来了信鸟,只需殿下照此文书撰写一份即可。”
张令诚猜得不错,她会选谁,一目了然。
久之,辰霜望着那份当着张令诚的面一字不差照抄下来的奏报。上言,河西军如何面对羸弱敌军,仍是拒不出兵,请圣上定夺。
她甩了笔,阖了目,任由张令诚取走了那份奏报,塞入了老君阁的信鸽管槽之中。鸟儿展翅声振振,飞向深不可测的天际,再难追寻。
“谢殿下成全。小的这便告退了。”
张令诚走后,辰霜久久立于肃杀的寒风之中,身体麻木已无知觉。她一步一步走进卧房,手中攥紧了,是那方老君阁金印。
月光溶溶,笼于案前。长夜常有,光阴难再,而浮光掠影之下的纷繁世人,不过百代之过客。
她在朗然照人的月色之下,又挥笔写下另一封书函。最后,按下金印之时,一滴泪跟着落下,幽幽化开了赭红如血的印墨。
若不能救你,我便来殉你。
河西军在峒关修整了数日,没等到回鹘人来攻城,等来的却是长安源源不断前来的信使。
圣上一连发了数道圣旨,一封比一封言辞激烈,道道金牌要求河西军即刻出关抗敌。
大帐之中,众人默默无声。
多日来,出征与否,将士中已陈述遍了个中利害,此时已是言无可言,只恨不能亲自入长安当面禀明圣上。
阅毕了第十二道圣旨,河西众主将望向主座上的大帅。
萧怀远面无表情,长叹一声,心中已有了定夺,他欲扬手之时,却听人群中传来一声疾呼:
“父帅!回鹘主力盘踞在何处尚且不明,如此铤而走险实乃下下策……”
萧怀远瞧见了长风不顾众人阻拦强行出列,掀袍跪地向他祈求。他别过头不去看,转而背手闭目道:
“不必再说了。圣上心意已决,我意亦如是。”
他又何尝不知道,此事乃是明知不可为,却非要为之。忠言劝诫既然已拦不住圣意,他只得放手一搏。
长风望着父帅的背影,心中凄凉,无可辩诉,只得道:
“那么,就请父帅允我同去!我必不能让父帅独身涉险……”
“不可!你必得留在峒关,替我看好峒关。”萧怀远倏然张开双目,眸光凛冽如那利刃出鞘。
峒关是凉州最后的防线,没有任何投机可言,没有一丝一毫的冒险,必得万无一失。
而长风,是他萧怀远的独子。他在,河西萧氏才在。生死存亡之际,萧怀远自认,他此一世虽早已许国,但仍存一丝微渺的私心,他不愿独子随己冒险出征,萧氏一脉,必得有人继承。
河西萧帅出征之时,入万千兵马阵前,他拖着还未痊愈的伤腿,在众人极尽悲哀的瞩目下缓缓跪于大地,朝着东边拜了一拜,握拳道:
“我乃大唐边将,蒙受圣恩,死生不惧。此去一战,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诸人见状,纷纷随之跪地,振臂同时高呼道:
“吾等誓死追随萧帅!”
“誓死追随萧帅!”
“不破回鹘终不回!”
辰霜从经久不息的梦魇中惊醒,一望窗外黄沙漫天,已是入夜时分。
自那夜送出信后,她隔日便体力不支,昏倒在了房内。
一旁正在施针的夜心见师父终于醒来,喜极而泣道:
“师父,你昏睡了已近多天了。吓死我了……”
辰霜轻抚冰凉的额头,擦去一侧层层密密的冷汗,接过夜心递来的汤药,小声问道:
“萧帅是否还在营内?”
“萧帅今日已出征回鹘了。”
“什么?”辰霜一惊,手中的药碗瞬时跌落在地。刚煎起的滚烫汤水撒落了她一身,皙白的双手被灼伤霎时起了红肿,她也不觉痛,只是忽然抓着一旁惊呆的夜心问道:
“那长风呢?”
“长风将军尚在峒关。前几日每日都要来看师父好几回,这几天许是军中忙碌,还未曾来过。师父你别动了,我去给你拿烫伤药……”
她微微松了一口气,定了定神,蹒跚着从榻前坐起,双脚想要踏地,一时竟连站都站不稳。
却见夜心跪倒在一旁,俊俏的小脸直掉两行清泪,诉道:
“师父,你为长风将军那药,已消耗太多……夜心虽然愚钝,也能参透一二。师父,这样下去你身体迟早会……”
“住口。不许再提此事。”辰霜按住她的嘴,摇头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不可有第三人知道。否则,我没你这个徒弟……咳咳”
“夜心在这世间,只有师父一个亲人了。师父千万珍重身体。呜呜呜……”夜心一时绷不住,大哭了起来。辰霜不忍,轻声安慰道:
“死生有命,我自有主张。你既入了我的门,便该深知我的道。”
她的道是什么?
她从前自知杀孽深重,为了心中海晏河清之道,生杀予夺便是理所应到,哪怕早已为此入了炼狱,亦是不胜欢欣鼓舞。
可却有一人,只身穿越那重重业火而来,捂热了她逃出宫后早已冰封多年的真心。
从此,此心不再餍足于杀戮卫道。
然而,命运波光诡折,就在她想要向他递上她的真心之时,却不知那颗心早已沾满血腥,定会为人所厌弃。
塞外广阔无垠的夜空中,远处几道亮光划破了墨云密布的苍穹,顷刻之后,如有惊雷阵阵。
辰霜回首向天外望去。
那是,鸣警焰!
她一眼认出,因曾在那日被河东围困时,见过郦州失守时朔方军遇袭时所发的同一种示警焰。
此时的焰火约在峒关西侧至少数十里之地。那个方位……是萧帅抗击回鹘的河西军。待辰霜明白过来,心中已是如有擂鼓大震。
不妙,中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