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在年代文里结婚[快穿] > 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amp;lt;ul class=tent_ul&amp;gt;

    再订阅一些, 小可爱萌就能立即看到兴奋到癫狂的我了哦~  “秋同志,茄饼我已经吃了,味道很好。另外,我为自己之前不够严谨的话向你道歉, 我的本意不是如此, 只是体谅大家日子不容易, 不能心安理得接受你的馈赠罢了。”

    说完, 他伸手递了东西过去,秋小婵低头一看, 竟然是两张全国通用的粮票,面值还不小。

    顾闻骞坚持的说,“这个请一定收下。”

    秋小婵咬着唇沉默半晌, 最后从他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中接过了其中一张,“顾同志,一张就够了, 本来我也没花费什么,都是自家的蔬菜鸡蛋, 顶多费了点面粉而已。”

    顾闻骞笑了笑, 缓缓点头,“好, 还是要谢谢你。”

    两人都是聪明人, 也都明白彼此的意思,从秋小婵收下粮票开始,就是互不相欠。

    对顾闻骞而言,上次的南瓜馅饼已经“报答”了救人的恩情,这次的茄饼超出了报答的范围, 他必须要付出等价的交换才能无负担的接受。

    而秋小婵呢,也在一点点试探对方,知道顾闻骞这样的男人,想让他真心接纳自己,仅靠一丝男人对女人的怜爱是不够的,灵魂的契合与并驾齐驱才能真正打动他。

    回家后秋小婵着手做饭,张大英惊讶于她没肉票还能买到肉回来。

    “我去买的时候刚好摊子上没人,说了几句好话那位大哥就切了块肉给我,让我别吱声。”

    “那是不错,人家对你好你得承他的情。”

    只有吃过苦的人才会明白,善意是件奢侈的东西,更多的则是麻木,跌倒的时候没人上来踩两脚就已经赚到了。

    张大英虽然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也没受过教育,但五十年的困顿足够她看透许多。

    秋小婵点头应下,又问,“妈,猪肺和骨头用来烧汤,这肉你想怎么吃,是吃红烧肉还是剁碎了做肉丸?”

    张大英的目光投向远方,变得悠远起来,仿佛回忆起了什么。

    “半斤肉,就红烧吧,你从小就爱吃的。”

    她想起十多年前,腊月队上宰年猪,那时候丈夫还活着,一家子领了五斤肉回来,当天就煮了小半锅红烧肉,儿子女儿吃的满嘴流油,后来碰上粮灾,丈夫又得了病,家里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

    好不容易等到儿子成家立业,又体验了那句“娶了媳妇忘了娘”,丈夫一走就闹分家,只剩她们娘两相依为命,那年围着灶台吃红烧肉的场景已经成了脑中为数不多的温馨记忆。

    灶台上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真正好的料理不需要过份复杂的食材,而是要将食物本身蕴含的味道调取出来。

    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顺着空气飘散开,左邻右舍全闻见了。

    “谁家今天开洋荤,这味道馋死人。”

    “是不是吕老二家,难不成家里来客人了?”

    这年头吃次肉不容易,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或者拜祭祖先的日子里才舍得买肉。

    何家小女儿何敏说,“妈,我看这味不像东面的,倒像从西面传来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她还特意跑到墙角边嗅了一鼻子,果真是秋家院里的香味,烟囱里还冒着白烟呢。

    “还真是她家。”

    何家老太太也开口了,“我记得长根的祭日是冬天。”

    “家里也没来客人啊,倒是早上有人见小婵背着竹筐去镇上,还去了趟牛棚。”

    说这话的是何敏她大娘,说完后何敏她妈恍然大悟道,“这就对上了,她们娘俩日子过的紧巴巴哪里舍得买肉吃,陈桂莲更不可能给她们这个好,所以这肉啊肯定跟牛棚的那位顾同志脱不开干系。”

    在众人眼里,顾闻骞就算是“下放”的,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是城里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从首都发来的包裹,还能没钱没票?指不定躲着吃什么好的呢。

    这秋家之前的日子啥样大家都看在眼里,怎么自从小婵落了次水后就变好了呢,经常闻见她们院子里的饭菜香,这中间没个关联谁信啊!

    其实秋小婵落水前的几天秋家就吃的挺好,起码每天都能吃上鸡蛋,但人一旦有了自己的猜想就会一个劲的往那个想法里钻,且排除万难的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妈,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就是这段时间秋家的日子才好起来的,那秋小婵连性子都变了。”

    何敏比秋小婵小两岁,算得上是同龄人,作为邻居又都是姑娘,关系应该很好才对,但因为秋小婵相貌靓丽,从小就讨人喜欢,何敏一直暗暗嫉妒她。

    记得五岁的时候,何敏去秋家玩,看见周家的瑞明哥哥也在,带了好些吃的给秋小婵,看的何敏可馋了。

    秋小婵给了她两块糖果,何敏吃过后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好吃的东西,吃在嘴里又甜又香,秋小婵告诉她那是牛奶味。

    何敏吃完了还想吃,可不好意思再要,那时候她就想,自己只有两块,秋小婵有一大铁罐呢。

    她还听见周家哥哥说,“小婵,这是我托二叔特意给你买的,你要是喜欢吃下次二叔回来我还让他带。”

    “不用了瑞明哥,我妈说糖吃多了会蛀牙,这些已经够我吃好久了。”

    何敏多羡慕啊,别人不放在心上的东西却是自己怎么样也得不到的,她虽然不懂什么叫云泥之别,但当时的心情却是如此。

    后来周家被斗,周家哥哥意外没了,秋小婵再也不是地主家的儿媳,过的比她还不如,何敏的心这才平衡,但如今看着秋小婵越来越光彩照人的模样,甚至跟首都的顾同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连,何敏的心再次不平衡起来。

    六月末,厨房里温度比屋外高了五度不止,汗水早就沁湿了后背,秋小婵却丝毫不觉得热,奶白色的猪肺大骨汤咕噜噜的滚动,酱赤色的红烧肉也收好了汁,撒上一把青色的蒜叶盛出,色香味俱全,口水不自觉的分泌,这是长久吃素的后遗症。

    红烧肉、大骨汤、油麦菜,还有一叠自制泡菜解腻,小方桌上都快摆满了。

    张大英笑的怅然,拿着筷子不知道怎么落才好。

    “今天这顿比过年还丰盛。”

    秋小婵夹了筷肥瘦相间的红烧肉放进她的碗里,“妈,你先尝尝这肉味道怎么样。”

    张大英尝了一口后点头,“恩,真不错,这是我吃到过的最好吃的肉。”

    秋小婵噗嗤笑了,“妈,你可太会夸我了,还有这个汤,多喝汤养胃的。”

    张大英看着女儿忙前忙后很是孝顺,这一刻她是非常幸福的,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痛苦一样。

    母女两正吃着饭,木门“啪”的一声被人狠狠推开,秋小婵转身,就见陈桂莲怒容满面插着腰站在院门口。

    “呵,听人说我还不信,原来真躲在家里吃肉呢,这日子过的比我还好,肉都能吃上还用我们天天吃糠咽菜的出粮食养你们,打的好算盘啊。”

    张大英嘴里的肉顿时不香了,她知道儿媳是专来找茬的,今天肯定不能善了。

    一晃到了七月中,天气越来越炎热,村里进入了短暂的农闲,这天大喇叭里说了个好消息,县放映队下乡,晚上在队里的打麦场上放两场电影,上尧村几个大队的群众都会来。

    这年代没什么娱乐活动,听到有电影可看大家非常高兴,又是在自家大队,不用背着板凳、椅子走远路。

    喇叭里通知的时候秋小婵正在井边洗桑葚,是打猪草的时候在河边发现的,她用桑叶包了半包。

    野生的桑葚又大又甜,比秋小婵以前在水果店里花大价钱买的还要好吃,胜在新鲜水灵。

    “小婵,晚上队里放电影你也去看吧,小姑娘多出去走走,不能整天闷在家里。”

    秋小婵原本就打算去,她边吃着桑葚边点头道,“嗯,等天黑了我去看看,妈,你去不去?你要去的话我提前给你占个好位置。”

    张大英摇头道,“我就不去了,要是碰上你嫂子准有气受,不如在家待着清净。”

    队上的妇女们都爱串门、唠嗑,相比而言张大英就是股清流,否则也不会拿捏不住儿媳,这年代的婆婆具有天然的威严,很多儿媳嫁到婆家后是要收挫磨的。

    贺大娘就说过,张大英为人太实诚,一上来就对儿媳掏心掏肺的好,没树起婆婆的威信,纵的儿媳不知天高地厚,不把婆婆当回事,要是刚结婚的时候给了下马威立规矩,说不准又是另一番模样。

    但人生从来没有如果,人的个性是很难改变的,除非像秋小婵这样换个芯或者经历巨大的人生变故,否则该是什么性子就是什么性子。

    等到天色擦黑,秋小婵跟张大英说了声后,没高兴带板凳就往打麦场去。

    麦场在村头的方向,离牛棚并不远,一路上本大队的,其他队上的,像赶集一样的多,跟秋小婵独来独往不同,其他人多是结伴而行的。

    到了麦场,场上乌泱泱一片,场地边上拉了白幕正在调试放映机,今天的电影是经典的《英雄儿女》、《地道战》,秋小婵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曾经在电视上瞄过两眼,具体内容已经毫无印象了,她找了个边上靠后的位置站好,环视全场,没有看见她想找的人。  ,请牢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