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恐怖小说 > 古代奋斗那些年 > 第165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165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曾小莲气得使劲拍了陈三郎一巴掌, 这都什么话哟!

    等到曾小莲把前儿和青杏的一番谈心说了一遍,陈三郎愣住了。

    “眼看着孩子们都长大了,”陈三郎叹气,“这人真是矛盾, 有时候看青杏吧, 亭亭玉立的, 也是个大姑娘了, 可是有时候又觉得, 好像还没多大, 啥事都要我们操心才踏实。”

    “那都是你惯的, ”曾小莲嗤鼻,“看看, 跟我谈完,这两天不就稳重了。”

    “你管这叫稳重?!”陈三郎强烈反对:“你这是矫正过度了。”

    “好好一孩子,整天连个笑脸都没有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老古板家里教出来的呢。”陈三郎心想,也就是我不知道,现在知道了,明儿也得宽解宽解闺女去,看这当娘的心狠的哟,把孩子吓得不成样了!

    结果青杏对陈三郎的一片慈父心丁点不领情,很是自恋的夸自己:“我这不挺好的, 端庄稳重!我觉得我这挺有大人模样的。”

    “你爹我难道不是大人?你看我有像你这样吗?”陈三郎苦口婆心的劝闺女:“你看看你这几天苦大仇深的样子, 没必要。你以前不就挺好的?别听你娘乱说。”

    “我这不是才开始转变有点不适应, 用力过猛很正常,等我多适应段时间就好了。”青杏依旧端着脸,“我得尽快长大。”

    “”

    好在陈三郎并没有担忧太久, 青杏很快调节过来了——陈家近来喜事多,青杏再怎么想练大人范,也不好端着张脸去吃酒席吧,搞不好人还以为她对亲事有什么意见呢。

    见闺女脸上笑容又多了起来,陈三郎终于松了口气,看了十多年闺女的嬉皮笑脸,一朝变得冷冰冰的,他看着都觉得毛毛的,甚至还有了一种强烈的请道士的想法

    同时,为了投女儿所好,陈三郎喜欢在家里谈生意上或者县里的大事——多听听大事,有大格局,不比板着个脸装大人有用?

    新县令为了全县种蘑菇的事头痛生气的消息,陈三郎自然忍不住在家里吹嘘。

    “看看,当初我说的什么来着?这全县种蘑菇要出问题!这不就应了。”陈三郎对自己当初的远见十分满意。

    “你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幸灾乐祸呢。”作为种蘑菇的第一人,青杏对陈三郎这种态度表示很不满。

    “三叔你这消息真灵通,”陈禾佩服,“这新县令来了还没多久,大家都没摸熟他性格,全都老老实实不敢多行一步呢,你连这种消息都打听出来了。”

    “县令接连喊了县里还有码头比较出名的大蘑菇商去说话,正好有我相熟的,这一来二去,我不就知道了。”陈三郎也替新县令干到头痛:“咱们村就算了,有小鹏还有我那些关系在,也还勉强能挣点钱,其他镇子,一个字,乱。青杏,用你以前说的,那叫低价恶性竞争!有些村子为了争出货的份额,打架打得狠呐。”

    “这么严重?”青杏很久没关心过蘑菇的事了,毕竟现在她的重心早就跟蘑菇远了十万八千里,“蘑菇这么快就推广到全县了?”

    “那可不,这种都是越来越快的,前面我去镇上,听姐夫说现在蘑菇价格完全是早年不敢想的。”杏花现在去镇上更频繁了,一来陈四郎一家都搬到镇上了,在镇上安了家,总得常回家看看;二来大丫生了个女儿,心情不畅,她得多回去劝慰劝慰。

    “苏县令推广种蘑菇,声名远播,直接高升到省城当官去了。可怜咱们这新县令,好处没占到,倒惹一身腥。”陈三郎觉得,哪怕自家受过苏县令的恩,也不得不说一句坑人。

    “要是这新县令能解决蘑菇销路问题,也一样能声名远播,也能高升。”青杏觉得陈三郎这话不太对,“苏县令在全县推广种蘑菇的时候,就是做了好事。”

    “还好咱家早早脱了身。”曾小莲听到现在种蘑菇这么乱,不禁庆幸自家早早有了新的出路。

    “说起来要是当初四婶不乱来,也不至于成今天这样子。”陈禾很气愤,定亲后,陈禾就开始谋划要自己过日子了,一精打细算,发现要在县城过好日子还真不容易,想到当初家里独种蘑菇时财源广进的日子,十分痛惜。

    “既然新县令这么头痛,不会怪到咱们身上吧?”青杏磕瓜子的嘴停住了,艾玛,苏县令高升了,新县令来接烂摊子,要找人出气可不就自家在眼前?!

    “明儿我找李三老爷喝喝酒去!”陈三郎淡定的表示,自家现在也是有靠山的,谁怕谁?

    当然,关键是新来的县令不像苏县令那样大有来头,这才是陈三郎不慌的主要原因。不过对着家人,他自然不会说这些,不然威严怎么立的起来呢?

    有了前面陈三郎说的这事,青杏在回村里参加陈苗婚宴的时候,就忍不住打量村里的情况。

    目光所及,家家户户都在屋子旁边搭了菇棚,由小及大,这才一个村子,放眼到全县去,菇棚的数量该有多少?也难怪新来的县令要头痛了。

    青杏这一刻深深为新县令鞠了一把同情的泪水,这可真不是个好差事!

    青杏的乌鸦嘴很快就灵验了,新来的县令找陈三郎去说话了!

    说来也巧,新来的县令也姓苏,不过同姓不同命,这位倒霉的苏县令既无高门背景,又差点运气,真真是从到了衙门开始就恨得牙痒痒。

    但是问题越来越严重,他至少要在这干三年,再头痛也得面对。找蘑菇商摸情况、派自己带来的心腹去市场上摸情况、找衙门一众下属讨论一顿操作后,情况是了解了,但是都拿不出什么有效办法,说来说去无非是加强管理不许无良商人压价、加强建设码头方便运输,但是都治根不治本。

    最后,苏县令带来的师爷出招——找陈三郎!当初献计前任苏县令助其高升,现在是不是也该为现任县令排忧解难?

    “你们不知道,那叫一个悬啊!”见完县令后,陈三郎晚上就吹嘘上了,“我一见县令面容冷峻,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当即大喊一声:县令,小人有话说!”

    说完这,陈三郎停住了,端过茶杯喝水润嗓子。

    “县令没为难你吧?”陈禾十分担心,“这新县令跟以前的苏县令完全不同,整天板着个脸,衙门好多人都被训斥过。”

    “这新县令真是过分,关三伯什么事?当初咱们献出了独门法子,那牺牲可大了去,现在他自己解决不了问题,还怪上我们了!”杏花也瞪眼,显然都为陈三郎感到担忧与不平。

    “爹你快说吧,这种时候吊人胃口干嘛!”青杏见陈三郎这会还有劲头在这活灵活现的表演,就知道问题不大。担心不至于,但是好奇还是有几分。

    “当时我就想,县令找我还能为了什么?肯定是蘑菇的事”

    “挑重点的说!”曾小莲把陈三郎的茶杯拿走,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话。

    “急什么急,这不想着给你们讲清楚一点”陈三郎说着见媳妇闺女都怒视自己,声音越来越小,“我就跟县令说,我去帮忙联系商队呗,还能咋办,总不能让我把全县的蘑菇都买了吧。”

    “我那拜把子兄弟,反正他那商队现成的,也收点蘑菇去卖呗,还有李三老爷那里,也可以收,”陈三郎说到这自得一笑:“我把李三老爷一抬出来,县令脸都不板着了,我说什么,不用担心!”

    “本来就不关我们的事。”陈禾仍是不平,“没事,反正咱们村里的蘑菇也要卖,到时候就去村里收,一举两得了。”

    “那可不行,县令说了我找的商队不能只顾着自家,我想着咱村有小鹏在,我去不去收关系不大,就答应了,包了另外几个村子的蘑菇。”陈三郎补充到。

    这下,除了陈禾气不平,大家都有些不舒服了,“县令有些霸道了吧?”

    “没事,我都是算过的,不勉强,”陈三郎见大家脸色不好,把听来的另外一个消息缓缓道出:“县令的意思,还会继续扩大码头,可能还要拓宽河道,这对小鹏来说,可是个好机会。”

    码头越大,管事地位自然越高,陈鹏前程自然也就越发亮堂了。

    “咱家总得说来,也算是占尽了蘑菇的好处了,”青杏感慨,早年挣了不少钱,后来献计得到县令的嘉奖大大提升了社会地位,现在还能靠着它给陈鹏铺路,真可谓物尽其用了,“爹,你到时候收蘑菇的时候,可别像那些无良商人那样使劲压价。”

    “放心吧,像你说的,咱家在蘑菇上得了这么多好处,哪里还能干那些丧良心的事?不说亏本倒贴,至少不会让那些种蘑菇的白辛苦。”陈三郎跟青杏一个想法,“种蘑菇,不容易啊!”

    “是这个理。”曾小莲赞同到。

    “谁不是挣辛苦钱呢,三伯你也别给的太多。”杏花知道三伯一家都是心善的,忍不住劝到:“也就是现在蘑菇种植推广时间不够长,才这么乱,等时间久了,嫌挣不到钱白辛苦的,自然就不会种了,哪里需要你们填补。”

    “当然,我也不是心硬,”杏花怕大家误会自己,“但是这生意可不就这样,买买卖卖,货少卖家挣,货多买家挣,自古就是这么个理。”

    “杏花姐想得远、想得深。”青杏觉得杏花现在真的了不起,市场供需关系都给琢磨透了,大有前途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的支持,笔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