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太后回宫
有了卫尧的提醒,月娆不得不往最坏的方向想。
卫呈和卫尧的母妃因何而亡,太后又恰巧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两个皇子,很难不让人往杀母留子这个方向怀疑,而卫尧这些天屡次出现在她面前与她单独相处,真的只是因为巧合吗?
初六这日,太后回京,鸾驾此时已经抵达京城门口,卫尧带着朝臣和妃嫔相迎。
马车在宫门前停下,太后身边的嬷嬷掀开马车的帘子,扶着太后从马车里出来。
众人高呼:“恭迎太后娘娘回京。”
“都起来吧。”太后雍容华贵,威仪万千,看着匍匐在地上的一群人,语气淡淡的。
卫尧上前一步恭敬道:“恭迎母后回京。”
太后的面上显出几分仁慈来,“尧儿有心了。”
太后与卫尧寒暄之后并未着急往宫里走,反而在宫门处停下片刻,“哀家听闻清和的事,很是伤怀,皇帝纳了她的妹妹封作贤妃,如此也好,清和这孩子懂事贤惠,她妹妹必定不差,贤妃在何处?”
突然被太后提起,一众妃嫔纷纷投来羡慕嫉妒的眼神,但是月娆并未感到有多荣幸,反而有种被暗中蛰伏的野兽盯上的危机感。
心中如此作想,面上月娆走出人群,行至太后面前盈盈拜道:“臣妾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太后看见月娆的脸竟有一瞬间的恍惚,实在是太像了,特别是朝她行礼时的仪态,远远看去就如同沈清和刚入宫的那日,如出一辙,怪不得能从一介庶女摇身一变为贤妃。
“平身吧。”
月娆维持着宫妃的体面,温顺答道:“谢太后。”
待月娆抬起头,这才看清太后的模样,眼前的女人无疑是美丽的,岁月夺走了她的青春,但这份沉淀却转换成另一种令人不敢逼视的光华,令人不容小觑。
太后搭上月娆的手,月娆却感受到身侧一道目光在跟随着她的一举一动,是卫尧。
“好孩子。”太后与月娆相携往宫门口的凤辇走去,这对普通宫妃来说是极大的尊荣,照例,能陪伴在太后身边陪她走这段路的,只有皇后。
人群中德妃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以她的家世和位份,才是此刻最有资格站在太后身边的人。
月娆的内心远没有面上这般平静,她暗自琢磨着太后的用意,太后何尝不知道对她这般抬举意味着什么,如此只会把她推上风口浪尖,毕竟以她的身份要想坐上皇后之位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只会让她成为更多人的眼中钉。
扶着太后上了凤辇,一众人浩浩荡荡地回了慈宁宫,接风宴就在晚上,太后便在慈宁宫稍事休息。
“太后娘娘一路颠簸,太后娘娘好生休息,臣妾们先行告退。”月娆领着一众妃嫔道。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哀家知晓了。”
嫔妃们退了出去,慈宁宫中太后拨弄着佛珠,闭着眼说道:“在青,今日见到贤妃,你觉得如何?”
被太后称作在青的嬷嬷就是一直侍奉在太后身边的孙姑姑,陪伴太后从闺阁少女走到如今,早已不是一般的地位。
孙姑姑正在为太后调制檀香,闻言放下手里的香,略思考了片刻,道:“贤妃娘娘恭顺有礼,才貌俱佳,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奴婢瞧着,并非池中之物。”
太后手里的佛珠停下了转动,“非池中之物?”
孙姑姑低着头,想起在宫门处与月娆的初见,用妩媚美艳来形容月娆太俗,又有聪慧的加持,只能说天底下少有男人能拒绝得了她,这样的女子,说实话,与年轻时候的太后倒是有几分相似。
“是不是池中之物不要紧,只要她是沈家的女儿。”太后说完这句话,又闭上眼睛拨弄起了佛珠,一副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模样。
孙姑姑见此,便也不再说其他。
养心殿内。
卫尧处理完手头的事,便朝着养心殿赶来,卫呈正在批奏章。
“参见皇兄。”
卫呈从如山的奏折里抬起头,见是卫尧,揉了揉眉心,“起来吧,不必多礼。”
卫呈和卫尧自小一同长大,又经历丧母之痛,二人关系并非一般的皇家兄弟可比拟,是旁人难以相信的皇室手足之情。
所以卫呈放心卫尧为边疆杀敌卫国,被称为大启战神,皆是源于信任二字。
“今日你见了太后,可有什么不对劲?”卫呈的眉宇间有着驱散不走的阴霾,看得出他对太后的态度绝对称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是忌惮和厌恶。
卫尧道:“并未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在宫门处对贤妃娘娘十分亲热。”
贤妃?卫呈皱了皱眉头,他对贤妃没什么感情,不过是因为她与清和是姐妹,那张相似的脸也让他可以对贤妃纵容几分。
卫尧暂时按捺住心中奇异的感觉,当他说起贤妃二字,那一抹心头的不悦究竟从何而来。
“贤妃是沈家的女儿,太后恐怕是在打沈家的主意。”卫尧沉声道。
卫呈尧眼中精光闪过,“沈元正?他倒是一匹老狐狸,想要收服他可不容易。”
卫呈对沈相的态度说不清楚,只能说,他是目前为止最适合做丞相的臣子。何为忠诚?说刻薄些,在皇帝眼里,忠臣就是当皇帝需要的时候,就要殚精竭虑为皇帝考虑,皇帝不需要时,就要自觉消失,才能留一份体面。
“如此,就盯紧太后和贤妃的一举一动。”卫呈吩咐道。
卫尧应声退下,今晚是太后的接风宴,他还要趁这个机会,去查探一些事情,事关重大,他需得早做准备。